1、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难”、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
A. 统一全国
B. 定国号为元朝
C.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D. 灭亡南宋
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请根据提示写出书籍名称。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_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________
(3)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_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5)清代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著作是:________
3、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并作答。
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明经两科考试,正式设立了每年举行的常贡之科。隋炀帝时又添设了进士科。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土缀行而出喜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四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抽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回答科举制的选才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科举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科举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科举制度的作用。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明代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这种变化有什么消极影响。
- 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工作,类似...
- 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是()A.诗B.词C.曲D....
- 下表为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
- 2012年4月黄岩岛事件发生后,南海问题再度成为世...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材料二苏州...
- 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
- 下列对宋朝北方一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 资本主义萌芽在清代继续发展的表现有()①手工工场分...
- 《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重合的历史时期是()A....
- 《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因为它()A....
- 连线题。A.《本草纲目》a.吴承恩B.《天工开物》...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清朝统...
- 下列关于长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城是生态环...
- 戚继光自幼痛恨倭寇横行,十六岁时曾慷慨赋诗说()A...
- 今天我们大力提倡环境保护,追求人与自然相协调,明朝...
- 下列关于秦兵马俑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再现了秦朝...
- 列举建立金和后金的女真族首领。
- 按照发明的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①指南针;②...
- 2009年,中国多个省份进行了“省直管县”试点。现...
-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①南洋②印度洋③红海沿岸④非...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
- 下面不是唐代的诗人是()A.孟浩然B.张九龄C.陈...
- 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金为清,是在()A.163...
- 在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是()①秦朝...
- 回答与明清文化有关的问题(1)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
- 福州工艺“三宝”中有“一宝”被誉为“天下惊无双,人...
- 唐太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写《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A.明朝初期B.清朝初期C....
- 以前的朝代大都有修建长城,而清朝为什么不修建?为什...
-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二中七年级(上)期中历...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收复...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课原始的农...
-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春秋争霸课时训练
-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七年级(上)期...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一课先...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三课...
-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矿中学七年级(上...
-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文化艺...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十四课...
- —黑龙江大庆五十一中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历史...
-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七年级(上)期中历史...
- 山东省临沂市太平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
-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唐代的中外交流同步...
- 山东省威海市开发区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繁荣与...
- —江苏苏州高新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统一多...
- 人教新课标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二课...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十课蒙古族...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江南...
-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五单元第十九课文字的演...
-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三单元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 —山西农业大学附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贵州省黔西南州牛场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
- 华师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十二课科...
- —福建省晋江市安海片区七年级下期期中考试...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七年级(上)期中...
-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七年级(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