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黄埔区初三毕业生综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初中化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2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7题,共85分)

1、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B.用MnO2区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蒸馏水区别NH4NO3和NaOH两种白色固体

D.用盐酸区别氧化铜和铁粉两种黑色固体

2、

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

A

Cu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uO

Cu

在空气中灼烧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aO

CaCO3

加入足量蒸馏水,过滤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天然气   C.黄铜 D.新鲜牛奶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可作电极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炼钢 D.活性炭吸附色素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

6、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1

A.②是非金属元素  

B.上图共表示4种元素的粒子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显-1价

D.从核外电子排布来看,①②④都是达到稳定结构的离子

7、

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的酸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稀硫酸性质的描述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C.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8、

下图是测定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

A.该反应是将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

B.b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

C.a点表示反应中HCl和NaOH的质量刚好相同

D.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Na+、Cl-、H2O

9、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净化方法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过滤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碘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需大量补充

D.有的指甲油中含有少量的甲醛,青少年应尽量少用

10、

下列是部分物质的转化关系图:

1

以上各步转化肯定没有出现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

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蜡烛燃烧

C.浓硫酸使木条变黑 D.冷却硝酸钾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12、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使干燥石蕊试纸变红色

D.铁丝在空气中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的Fe2O3固体

13、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氢原子、氧原子发生改变,变成氢分子、氧分子

B.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铁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D.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混合后分子变小了

14、

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鉴别N2和CO2

证明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铵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方案一

用燃着的木条

加稀盐酸

看外观

加过量碳酸钙

方案二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澄清石灰水

加硝酸银溶液

加过量氧化钙

15、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可以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C.中国古代字画经久不褪色,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CO和C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16、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都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B.原子核都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不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7、

已知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复合化肥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二氢铵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复合肥料  

B.磷酸二氢铵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32

C.磷酸二氢铵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磷酸二氢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气体产生

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

18、

(9分)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铁及其合金常用作于铁锅等炊具,主要利用了铁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___。

(2)铝在空气中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铝不会进一步被氧化。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氧化膜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会生锈,生成铜绿(一种不溶于水的绿色粉末,化学式是Cu2(OH)2 CO3)。推测铜生锈的反应中反应物除了有铜和氧气外,还有______________。根据铜绿的组成推测它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

(4)若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比较铁、铜、镁的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

A.FeSO4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D.Na2SO4溶液

(5)将铁粉放入含有Mg(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19、

(5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1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计算48gA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g。

(3)若有n个A分子参加反应,则生成物中的碳原子总数为 个。

(4)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8分)在除杂质的操作中,为了将杂质完全去除,通常需加入过量的除杂试剂。为了除去NaCl样品中混有少量的Na2SO4和MgCl2,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提纯NaCl的流程图:

1

(1)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除去的阳离子________(写离子符号),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试剂Y的化学式是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Ⅰ、Ⅱ、Ⅲ都要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1、

(6分)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

A.植物油 B.蔗糖   C.面粉   D.硫酸铜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硬水对生产、生活都有不良影响.要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__来检验.

(3)实验室中要将50g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需要蒸馏水的质量____,这些稀硫酸可与___________氧化钠完全反应.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22、

(5分)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t1℃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_________。

(2)将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t1℃时升到t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

(3)t2℃时,将50g的甲物质溶解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来温度后,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精确到0.1%)。

(4)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最简比为___________。

23、

(4分)

(1)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_____________,并不断_________。

(2)下图是课本上的一个重要探究性实验,

1

请说出由该实验得出的两个重要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5分)

24、

(8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

1

这瓶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

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

(2)为确定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探究,最终确定这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请只用2种试剂完成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广东省广州黄埔区初三毕业生综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初中化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17题,共85分)

1、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B.用MnO2区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蒸馏水区别NH4NO3和NaOH两种白色固体

D.用盐酸区别氧化铜和铁粉两种黑色固体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A中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A错误;B中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不能催化水分解,B正确;C中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钙固体溶解放热,正确;D中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稀盐酸与铁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正确。故选A。

2、

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

A

Cu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uO

Cu

在空气中灼烧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aO

CaCO3

加入足量蒸馏水,过滤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把需要的物质除去了,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A中铜不能与硫酸反应,错误;B中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正确;C中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同时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把需要的物质除去了,错误;D中氧化钙和水反应,把需要的物质除去了,错误。故选B。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天然气   C.黄铜 D.新鲜牛奶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故选A。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可作电极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炼钢 D.活性炭吸附色素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等。A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物理性质;B是利用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属物理性质;C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属化学性质;D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属物理性质。故选C。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一,A错误;蒸发时要边加热边搅拌,B正确;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C错误;检查气密性时要注意“一浸、二握、三看”,但该装置中有长颈漏斗,空气会从长颈漏斗逸出,D错误。故选B。

6、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1

A.②是非金属元素  

B.上图共表示4种元素的粒子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显-1价

D.从核外电子排布来看,①②④都是达到稳定结构的离子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②的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氯元素属非金属元素,A正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故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①③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故属于同种元素,故共有三种元素,B错误;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显+1价,C错误;由2层以上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稳定结构,故①②④都是达到稳定结构,但④没有得失电子属原子,D错误。故选A。

7、

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的酸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稀硫酸性质的描述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C.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酸中只有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和硝酸均不能与氯化钡反应,D错误。故选D。

8、

下图是测定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

A.该反应是将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

B.b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

C.a点表示反应中HCl和NaOH的质量刚好相同

D.a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Na+、Cl-、H2O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溶液的起始PH<7,故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稀盐酸中,A错误;b点溶液的PH>7,表示氢氧化钠过量,那么溶液中的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两种,B错误;a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7,C错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D正确。故选D。

9、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净化方法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过滤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碘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需大量补充

D.有的指甲油中含有少量的甲醛,青少年应尽量少用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水的净化方法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能将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A错误;物质的着火点是固定的,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B错误;碘元素过多也会导致甲状腺肿大,C错误;甲醛有毒,D正确。故选D。

10、

下列是部分物质的转化关系图:

1

以上各步转化肯定没有出现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分解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的是化合反应;氢氧化钙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属复分解反应。故选C。

11、

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蜡烛燃烧

C.浓硫酸使木条变黑 D.冷却硝酸钾饱和溶液析出晶体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苹果腐烂发生的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蜡烛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化学变化;浓硫酸使木条变黑是浓硫酸将木条中水脱去了生成了黑色的碳,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化学;冷却硝酸钾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是物质的溶解度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D。

12、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使干燥石蕊试纸变红色

D.铁丝在空气中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的Fe2O3固体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A错误;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错误;二氧化碳气体不可以使干燥石蕊试纸变红色,C正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错误。故选C。

13、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氢原子、氧原子发生改变,变成氢分子、氧分子

B.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铁原子之间没有间隙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D.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混合后分子变小了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水通直流电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但原子的种类不变,A错误;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铁原子间的间隔很小,B错误;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D错误。故选C。

14、

某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鉴别N2和CO2

证明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鉴别硝酸钾和氯化铵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方案一

用燃着的木条

加稀盐酸

看外观

加过量碳酸钙

方案二

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澄清石灰水

加硝酸银溶液

加过量氧化钙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中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支持燃烧,错误;B中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要检验碳酸钠的存在可用酸或氢氧化钙溶液,B正确;C中硝酸铵和氯化铵均是白色固体,错误;D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于氢氧化钙是过量的,故带入了新的杂质,错误。故选B。

15、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可以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C.中国古代字画经久不褪色,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CO和CO2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A错误;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点燃,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一氧化碳,B错误;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能,D错误。故选C。

16、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都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B.原子核都由中子和质子构成,不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氢原子中不含中子,B错误。故选B。

17、

已知磷酸二氢铵(NH4H2PO4)是复合化肥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二氢铵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复合肥料  

B.磷酸二氢铵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32

C.磷酸二氢铵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磷酸二氢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气体产生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复合肥,磷酸二氢铵易溶于水,A错误;磷酸二氢铵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6:64=3:32,B正确;磷酸二氢铵中氢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正确;磷酸二氢铵含有铵根离子,铵根离子与碱性物质混合会产生氨气,D正确。故选A。

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

18、

(9分)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铁及其合金常用作于铁锅等炊具,主要利用了铁具有优良的_____________。

(2)铝在空气中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铝不会进一步被氧化。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氧化膜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会生锈,生成铜绿(一种不溶于水的绿色粉末,化学式是Cu2(OH)2 CO3)。推测铜生锈的反应中反应物除了有铜和氧气外,还有______________。根据铜绿的组成推测它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

(4)若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比较铁、铜、镁的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

A.FeSO4溶液    B.NaOH溶液     C.稀硫酸   D.Na2SO4溶液

(5)将铁粉放入含有Mg(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导热性 (2)4Al+3O2===2Al2O3

(3)二氧化碳和水(或CO2和H2O)  绿色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蓝色

(4)A和C   (5)Mg(NO3)2和Fe(NO3)2

【解析】

试题分析:(1)铁及其合金常用作于铁锅等炊具,主要利用了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

(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氧化铝:4Al+3O2===2Al2O3;

(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铜绿与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碳和水,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产生大量的气泡;

(4)镁、铁位于氢的前面,能与酸反应,铜位于氢的后面,故可加入稀硫酸,通过比较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来判断;

(5)铁的活动性比镁弱,不能将硝酸镁中的镁置换出来,铁的活动性比铜和银强,故能与硝酸铜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由于银的活动性较弱,故铁先将银置换出来后再与硝酸铜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于铜和银均不能与酸反应,故是铁过量,即铁将银和铜完全置换出来了,故滤液中存在的溶质是硝酸镁和硝酸亚铁。

19、

(5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1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计算48gA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__g。

(3)若有n个A分子参加反应,则生成物中的碳原子总数为 个。

(4)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
【答案】

(1)B、C   (2)36g

(3)n   (4)CH4+H2O1CO+3H2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水和一氧化碳属氧化物;

(2)48g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48g×12/16×100%=36g;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反应前碳原子的数目为n个,故生成物中碳原子的数目仍为n个;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表示为:CH4+H2O1CO+3H2。

20、

(8分)在除杂质的操作中,为了将杂质完全去除,通常需加入过量的除杂试剂。为了除去NaCl样品中混有少量的Na2SO4和MgCl2,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提纯NaCl的流程图:

1

(1)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除去的阳离子________(写离子符号),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试剂Y的化学式是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Ⅰ、Ⅱ、Ⅲ都要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Mg2+ MgCl2+2NaOH = Mg(OH)2↓+2NaCl

(2)Na2CO3

(3)HCl 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

(4)过滤  玻璃棒

【解析】

试题分析:(1)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故是除去镁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 = Mg(OH)2↓+2NaCl;

(2)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的目的是除去硫酸根离子,由于氯化钡是过量的,而该实验中最终要得到得失氯化钠,故还要加入一种一种将氯化钡除去并且生成的是氯化钠,故试剂X是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3)滤液M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要加入稀盐酸,稀盐酸与它们反应均是生成氯化钠;

(4)通过操作2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故操作2是过滤,操作1是溶解,操作3是蒸发,均要用到玻璃棒。

21、

(6分)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

A.植物油 B.蔗糖   C.面粉   D.硫酸铜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硬水对生产、生活都有不良影响.要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__来检验.

(3)实验室中要将50g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需要蒸馏水的质量____,这些稀硫酸可与___________氧化钠完全反应.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考点】
【答案】

(1)B、D (2)肥皂水 (3)195g,40g

【解析】

试题分析:(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蔗糖和硫酸铜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

(2)检验硬水还是软水用肥皂水,软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硬水中泡沫较少并会产生大量的浮杂;

(3)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g×98%=20%x

X=245g  ,那么加入水的质量=245g-50g=195g

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质量比=98:80,即可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

22、

(5分)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t1℃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_________。

(2)将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t1℃时升到t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

(3)t2℃时,将50g的甲物质溶解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来温度后,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精确到0.1%)。

(4)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最简比为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升高温度(或加入丙物质或蒸发溶剂)   (2)乙

(3)44.4% (4)4:9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方法有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

(2)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升温后,它们的溶解度变大,它们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而升温后丙的溶解度变小,故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乙,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3) t2℃时甲的溶解度为80g,即80g甲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50g水中只能溶解40g甲,故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90g,溶质的质量分数=40g/90g  ×100%=44.4%;

(4) 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g,甲溶质的质量为80g,溶液的质量为180g,质量比=80:180=4:9。

23、

(4分)

(1)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_____________,并不断_________。

(2)下图是课本上的一个重要探究性实验,

1

请说出由该实验得出的两个重要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搅拌

(2)①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有空气(氧气)

②可燃物的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解析】

试题分析:(1)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

(2)该实验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5分)

24、

(8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

1

这瓶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

实验员老师告诉大家,该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氧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碳酸钠中的一种。

(1)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可能是氧化钠,理由是_______。

(2)为确定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继续进行实验探究,最终确定这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请只用2种试剂完成实验并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考点】
【答案】
(1)氧化钠不能与水共存(或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2)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取少量上述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如果溶液不变色,说明该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②再取少量上述无色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如果没有观察到沉淀出现,说明该溶液中不存在硫酸钠。

【解析】

试题分析:(1)该药品是溶液,而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2)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呈碱性,故可去少量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若无色酚酞变变色,说明该溶液不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由于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可取少量上述无色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没有沉淀生成则证明不是硫酸钠,那么只能是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