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调研测试卷

初中物理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5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

1、

如图所示,物体S经透镜L在光屏M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1

A. 透镜L对光一定有会聚作用

B. 光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C. 透镜L不动,物体S远离透镜,则光屏M也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D. 若透镜不动,将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2、

小明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刻度尺哪种最合适

A. 量程15 cm,分度值0.5mm   B.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3m,分度值1mm

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且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 1 m/s   B. 2m/s   C. 1.5m/s   D. 2. 5m/s

4、

四种声波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5、

如图所示,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图中的

1

A. 2   B. 3   C. 4   D. 5

6、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1   2   3 4

A. 手影﹣平面镜成像   B. 摄影﹣光的反射   C. 投影﹣凸透镜成像   D. 倒影﹣光的折射

7、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 人们根据音调可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8、

图是张家港市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1

A.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9、

下列有关数据的估测,明显错误的是

A. 正常人心跳频率大约1 .2Hz左右

B. 客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约80m/s

C. 教室门高度约2200mm左右

D. 张家港市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40℃左右

10、

下列四个成语都是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其中物体运动快慢最明确的是

A. 一日千里   B. 离弦之箭   C. 姗姗来迟   D. 风驰电掣

二、填空题(共9题,共45分)

1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的河岸上行驶,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__(虚像/实像),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m/s.

12、

为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4s收到回波信号,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m.这种方法________(能/不能)用来测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13、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在两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__,分界面的________侧是玻璃.

1

14、

雾霭天气可致天空出现一大一小两个太阳,这种被称为幻日的现象,是大气中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产生原因是雾霭天,空气中漂浮物较多,这些漂浮物沾上云层中的水汽,当太阳光射在这些漂浮物上后发生___便形成了幻日现象.形成雾霭天气的首要污染物是PM2. 5 ,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 μm(合___m)的颗粒物,单个PM2. 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

1

15、

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液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放出/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人体受伤部位的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16、

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是利用____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在森林中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____镜,它能使太阳光________.

17、

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很大.

18、

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很快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本题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9、

长江居世界河流长度第三位,全长约6300______.初二某学生的身高约1. 72 ______.(填入合适的单位)

三、实验题(共7题,共35分)

20、

为深人研究光学规律,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

(1)如图所示,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玻璃中.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________,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____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_________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华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2)根据小明和小华的研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填“√”、错误填或“×”)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________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________

(3)根据小明的探究和已学过的知识,请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小明喜欢看星星,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你呢?有一天晚上,小明突然想:星星为什么老是眨呀眨的呢?难道它们能一会儿发光,一会儿又不发光?不可能!那又是为什么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明搜集了下面这些光现象,或许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①在野外围着篝火火烧烤,隔着篝火会看到对面的人在晃动.

②哈哈镜前会看到自己大变样.

③夏天,可以看到柏油马路上好像有一股水气在上升,隔着水气看到对面的东西在晃动.

(1)你觉得小明搜集的这些现象中,现象_______(填序号)与星星眨眼睛相似,都是光的______现象

(2)你知道星星为什么眨眼睛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想像:假如你在月球上,能看到星星眨眼睛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纸板面射向镜面,在F纸板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___.

23、

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1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为了减小误差,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的时间(30T).丙同学是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做的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

2

(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可知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与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4、

在练习使用刻度尺的实验中:

1

(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宽是__________cm.

(2)为了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小明与同学交流后确定了测量方案.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表格的设计(不需要填写实验数据).

2

表格中第一行依次为: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一张纸的的厚度、________.

25、

如图所示,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图所示:

12

(1)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__(运动/静止)的;

(2)气泡运动50cm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______些(快/慢).

26、

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

(1)如图甲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只有用_____色光屏(白/黑),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

(2)根据甲图可知,三棱镜对______(红光/紫光)的偏折能力强一些.

(3)如图乙所示,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则______光在凸透镜中的焦距大.

四、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27、

从南京到上海的K1158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1所示,从南京到上海的G7013次高速动车时刻表如下表2所示.

1

(1)由南京到上海,乘坐G7013次高速动车比K1158次快速列车节省的时间为多少?

(2)G7013次高速动车的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单位用km/h)

(3)若长为150m的G7013次高速动车以50m/s的平均速度通过全长为3200m的大桥,列车全部通过该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答案】(1)3h;(2)200km/h;(3)67s

【解析】(1)G7013次高速动车的全程时间2

K1158次快速列车的全程时间3

节省的时间:4

(2)G7013次高速动车的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

5

(3)通过的距离为6

7

答案:(1)3h;(2)200km/h;(3)67s

点睛: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列车通过桥梁时通过的距离为桥长加上列车的长。

【题型】计算题

【结束】

34

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用时100s,火车全部在隧道中运行用时60s.求:

(1)火车行驶的速度;

(2)该隧道的长度.

28、

从南京到上海的K1158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1所示,从南京到上海的G7013次高速动车时刻表如下表2所示.

1

(1)由南京到上海,乘坐G7013次高速动车比K1158次快速列车节省的时间为多少?

(2)G7013次高速动车的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单位用km/h)

(3)若长为150m的G7013次高速动车以50m/s的平均速度通过全长为3200m的大桥,列车全部通过该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五、作图题(共3题,共15分)

29、

请在图中物体与人眼间(虚线框内)添上合适的透镜,使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

1

30、

图中,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向空气,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1

31、

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1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末调研测试卷

初中物理考试
一、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

1、

如图所示,物体S经透镜L在光屏M上成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1

A. 透镜L对光一定有会聚作用

B. 光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C. 透镜L不动,物体S远离透镜,则光屏M也应远离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D. 若透镜不动,将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 如图物体S经透镜L在光屏M上成清晰的像,所以透镜定为凸透镜,故透镜L对光一定有会聚作用是正确的;

B. 凸透镜成实像时,是倒立的,所以光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的正确;

C. 根据物距增大,像距减小的规律,若透镜L不动,物体S远离透镜,则光屏M应靠近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错误;

D. 根据光路可逆的特征,若透镜不动,将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正确。

选C。

2、

小明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刻度尺哪种最合适

A. 量程15 cm,分度值0.5mm   B. 量程10m,分度值1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3m,分度值1mm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要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而差异应当是比较小的,所以应选择分度值小的刻度尺,量程应稍大于身高,所以D刻度尺最为合适。

选D。

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且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 1 m/s   B. 2m/s   C. 1.5m/s   D. 2. 5m/s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平均速度为:1

因为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只会小于1.5m/s,故只有A是可能正确的。

选A。

4、

四种声波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 甲、乙图中,两声音的振动次数和振动幅度相同,所以音调和响度相同,A正确;

B. 甲、丙的振动次数,即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不同,故B错误;

C. 乙、丁的音调相同,但振动方式不同,即音色是不同的,故C错误;

D. 丙、丁的振动幅度不同,即响度不同,故D错误。

选A。

5、

如图所示,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图中的

1

A. 2   B. 3   C. 4   D. 5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人眼看到水中的筷子,光由筷子射出经过水面折射,进入空气,再进入人眼中,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正确,ABC错误。

选D。

6、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1   2   3 4

A. 手影﹣平面镜成像   B. 摄影﹣光的反射   C. 投影﹣凸透镜成像   D. 倒影﹣光的折射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 手影一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A错误;

B. 摄影一是凸透镜成像,为光的折射,B错误;

C. 投影一凸透镜成像,由光的折射形成,故C正确;

D. 倒影一为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D错误。

选C。

7、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 人们根据音调可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体在振动,A正确;

B. 人类的听觉是有范围的,只有在20-20000Hz的频率范围内人类才可以听到,所以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是错点的;

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 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故D错误。

选A。

8、

图是张家港市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1

A.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零下摄氏1度”故A错误;

B. 最高温为3℃,故B错误;

C. 雨的形成眩要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 雪的形成过程中为凝华,凝华放热,故D正确。

选D。

9、

下列有关数据的估测,明显错误的是

A. 正常人心跳频率大约1 .2Hz左右

B. 客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约80m/s

C. 教室门高度约2200mm左右

D. 张家港市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40℃左右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 正常人心跳频率大约1 .2Hz,则1min跳动72次,符合实际;

B. 客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约80m/s,合288km/h,不符合实际;

C. 教室门高度约2200mm左右,合2.2m符合实际;

D. 张家港市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40℃左右,符合实际。

选B。

10、

下列四个成语都是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其中物体运动快慢最明确的是

A. 一日千里   B. 离弦之箭   C. 姗姗来迟   D. 风驰电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 一日千里有相应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物体的速度,符合题意;

B. 离弦之箭;D. 风驰电掣,也都表明了很快的意思,但具体有多快,不能通过计算表明,所以不够明确,不符合题意;

C. 姗姗来迟,表明了来时的状态,比较慢,但不知相应的路程,时间,不能得出到底有多慢,不符合题意。

选A。

二、填空题(共9题,共45分)

1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的河岸上行驶,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__(虚像/实像),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___m/s.

【考点】
【答案】

  虚像  0

【解析】

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平面像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汽车在水平的河岸行驶时,车与水面的距离不变,则倒影相对于汽车是静止的。

答案: (1). 虚像   (2). 0

12、

为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4s收到回波信号,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m.这种方法________(能/不能)用来测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考点】
【答案】

  3000  不能

【解析】

该处的深度:1

由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利用超声波不能测量地月的距离。

答案: (1). 3000   (2). 不能

13、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在两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__,分界面的________侧是玻璃.

1

【考点】
【答案】

  OG  30o  左

【解析】

如图,1,且2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

根据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则OG为折射光线,EO为入射光线,OF为反射光线.3为反射角等于30°。

4为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当光线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AB左侧是玻璃。

答案: (1). OG   (2). 30o   (3). 左

14、

雾霭天气可致天空出现一大一小两个太阳,这种被称为幻日的现象,是大气中产生的一种光学现象.产生原因是雾霭天,空气中漂浮物较多,这些漂浮物沾上云层中的水汽,当太阳光射在这些漂浮物上后发生___便形成了幻日现象.形成雾霭天气的首要污染物是PM2. 5 , PM2. 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 μm(合___m)的颗粒物,单个PM2. 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

1

【考点】
【答案】

  光的折射  2.5×10-6

【解析】

这些漂浮物沾上云层中的水汽,即小水珠,当太阳光射在这些漂浮物上,光线经过水珠发生折射现象,射向光线进入人眼中,便会出现两个太阳的幻日现象;

根据单位的换算关系得:1

答案:(1). 光的折射   (2). 2.5×10-6

15、

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液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皮肤上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____(放出/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人体受伤部位的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考点】
【答案】

  汽化  吸收

【解析】

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液态有机物,所以此物质在皮肤上迅速汽化吸热,直至制冷的作用,使人体受伤部位的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答案: (1). 汽化   (2). 吸收

16、

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是利用____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在森林中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____镜,它能使太阳光________.

【考点】
【答案】

  紫外线  凸透  会聚

【解析】

此外线能够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正是利用的紫外线;

丢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由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形成了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当太阳光汇聚于一点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

答案:(1). 紫外线   (2). 凸透   (3). 会聚

17、

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很大.

【考点】
【答案】

  空气  能量  响度

【解析】

试题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的大小,即我们所说的声音大小,由振动幅度决定。

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响度很大.

答案:(1). 空气   (2). 能量   (3). 响度

18、

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很快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______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_____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本题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考点】
【答案】

  升华  凝华  熔化

【解析】

根据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特征,及凝华和熔化的条件解题。

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升华变为气体而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高空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冰粒下落过程中,周围温度升高而吸热熔化成水滴,形成雨。

答案:(1). 升华   (2). 凝华   (3). 熔化

19、

长江居世界河流长度第三位,全长约6300______.初二某学生的身高约1. 72 ______.(填入合适的单位)

【考点】
【答案】

  km  m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常识及单位大小的概念答题。

长江的长度为6300km,初中生的身高为1.72m。

答案: (1). km   (2). m

三、实验题(共7题,共35分)

20、

为深人研究光学规律,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

(1)如图所示,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玻璃与空气的界面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玻璃中.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________,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____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_________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华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2)根据小明和小华的研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填“√”、错误填或“×”)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________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________

(3)根据小明的探究和已学过的知识,请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大于  远  折射  反射  ×  ×  光线从玻璃或水等射入空气  入射角≥临界角

【解析】

试题分析:当光线从水、玻璃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即发生了全反射现象,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一是光由光密介质(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射到光疏介质(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的界面;二是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符合这两个条件才会发生。

(1)光线人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回玻璃中.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2)①只有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才会发生全反射,所以①的说法错误;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不会发生全反射。

(3)根据小明的探究和已学过的知识,得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一是光由光密介质(即光在此介质中的折射率大的)射到光疏介质(即光在此介质中折射率小的)的界面;二是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符合这两个条件才会发生。

答案: (1). 大于   (2). 远   (3). 折射   (4). 反射   (5). ×   (6). ×   (7). 光线从玻璃或水等射入空气   (8). 入射角≥临界角

21、

小明喜欢看星星,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你呢?有一天晚上,小明突然想:星星为什么老是眨呀眨的呢?难道它们能一会儿发光,一会儿又不发光?不可能!那又是为什么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明搜集了下面这些光现象,或许可以从中找到原因.

①在野外围着篝火火烧烤,隔着篝火会看到对面的人在晃动.

②哈哈镜前会看到自己大变样.

③夏天,可以看到柏油马路上好像有一股水气在上升,隔着水气看到对面的东西在晃动.

(1)你觉得小明搜集的这些现象中,现象_______(填序号)与星星眨眼睛相似,都是光的______现象

(2)你知道星星为什么眨眼睛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想像:假如你在月球上,能看到星星眨眼睛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①③  折射  星星发出的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折射  不会,月球上没有空气,光沿直线传播

【解析】

当空气不均匀时,光线穿过空气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所以看对面的物体会晃动,与星星眨眼的原理是一致的。

(1)小明搜集的这些现象中,①在野外围着篝火火烧烤,隔着篝火会看到对面的人在晃动.是因为篝火加热了空气,空气不均匀,所以光线穿过空气时发生的折射现象。

③夏天,可以看到柏油马路上好像有一股水气在上升,隔着水气看到对面的东西在晃动.

也是光线穿过空气发生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以上两现象与星星眨眼的形成道理一样。

(2)星星会眨眼睛就是因为光线经过不均匀的空气发生了折射,眼睛再通过折射光线看到的物体就会不稳定,就像眨眼睛一样。

(3)我们知道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所以不能发生折射现象,即光沿直线传播,应该看到稳定的星星,不会眨眼睛。

答案: (1). ①③   (2). 折射   (3). 星星发出的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折射   (4). 不会,月球上没有空气,光沿直线传播

22、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白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纸板面射向镜面,在F纸板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___∠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___.

【考点】
【答案】

(1)等于  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2)不能  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

试题分析:(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纸板面射向镜面,在F纸板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等于∠AON(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一次实验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应多次实验,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后折叠(此时纸板F与纸板E不在同一平面上),则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同一平面内.

23、

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1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为了减小误差,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的时间(30T).丙同学是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做的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

2

(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可知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与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减小实验误差  无关  与摆动角度的大小无关  单摆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长

【解析】

(1)单摆一次的摆时间较短,所以测量时间误差较大,所以为了减小误差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

(2)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单摆的摆动周期相同,所以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擇的角度变化时,单摆的周期相同,即单摆周期与单摆角度无关。

(4)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与摆球质量和角度无关。

所以根据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与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单摆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超长,即摆动周期与摆长有关。

答案: (1). 减小实验误差   (2). 无关   (3). 与摆动角度的大小无关   (4). 单摆摆长越长,摆动周期越长

24、

在练习使用刻度尺的实验中:

1

(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宽是__________cm.

(2)为了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小明与同学交流后确定了测量方案.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如下表所示的实验表格的设计(不需要填写实验数据).

2

表格中第一行依次为: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一张纸的的厚度、________.

【考点】
【答案】

  18.49  纸的张数  总厚度  一张纸厚度的平均值

【解析】

(1)长度的记录结果要求有一位估计值,根据分度值正确读数。

如图所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宽是18.49cm.

(2)试题分析:一张纸的厚度很小,不能直接测量,所以采用累积法测量,即一次测量多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张数,求出一张厚度,并且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所以表格中第一行依次为:实验序号、纸的张数或页数、纸张的总厚度、一张纸的的厚度、平均值。

答案: (1). 18.49   (2). 纸的张数   (3). 总厚度   (4). 一张纸厚度的平均值

25、

如图所示,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图所示:

12

(1)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__(运动/静止)的;

(2)气泡运动50cm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______些(快/慢).

【考点】
【答案】

  运动  0.08  慢

【解析】

(1)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与气泡发生的位置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2)气泡运动50cm的平均速度为:1

(3)运动速度越快,越不容易测量时间,并且测出的时间误差越大,所以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慢些。

答案: (1). 运动   (2). 0.08   (3). 慢

26、

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

(1)如图甲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只有用_____色光屏(白/黑),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

(2)根据甲图可知,三棱镜对______(红光/紫光)的偏折能力强一些.

(3)如图乙所示,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则______光在凸透镜中的焦距大.

【考点】
【答案】

  白  紫光  红

【解析】

(1)因为白色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所以只有用白色光屏,才能看到七彩光带。

(2)根据甲图可知,紫色光经过三棱镜后,偏折得理厉害,所以三棱镜对紫光的偏折能力强一些。

(3)因为紫光的折射更厉害,红的偏折程度小一些,当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红光的偏折小,所以交于光轴的位置要远一些,,即红光在凸透镜中的焦距大.

答案:(1). 白   (2). 紫光   (3). 红

四、解答题(共2题,共10分)

27、

从南京到上海的K1158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1所示,从南京到上海的G7013次高速动车时刻表如下表2所示.

1

(1)由南京到上海,乘坐G7013次高速动车比K1158次快速列车节省的时间为多少?

(2)G7013次高速动车的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单位用km/h)

(3)若长为150m的G7013次高速动车以50m/s的平均速度通过全长为3200m的大桥,列车全部通过该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答案】(1)3h;(2)200km/h;(3)67s

【解析】(1)G7013次高速动车的全程时间2

K1158次快速列车的全程时间3

节省的时间:4

(2)G7013次高速动车的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

5

(3)通过的距离为6

7

答案:(1)3h;(2)200km/h;(3)67s

点睛: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列车通过桥梁时通过的距离为桥长加上列车的长。

【题型】计算题

【结束】

34

一列长为200m的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用时100s,火车全部在隧道中运行用时60s.求:

(1)火车行驶的速度;

(2)该隧道的长度.

【考点】
【答案】

10m/s  800 m

【解析】

火车长200m,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100s,火车速度为v车、隧道长为s,

根据1得:2   ①

全部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60s

得:3

解①②得:45

答案:10m/s 800m

28、

从南京到上海的K1158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1所示,从南京到上海的G7013次高速动车时刻表如下表2所示.

1

(1)由南京到上海,乘坐G7013次高速动车比K1158次快速列车节省的时间为多少?

(2)G7013次高速动车的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单位用km/h)

(3)若长为150m的G7013次高速动车以50m/s的平均速度通过全长为3200m的大桥,列车全部通过该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考点】
【答案】

(1)3h;(2)200km/h;(3)67s

【解析】

(1)G7013次高速动车的全程时间1

K1158次快速列车的全程时间2

节省的时间:3

(2)G7013次高速动车的由南京开往上海的全程的平均速度:

4

(3)通过的距离为5

6

答案:(1)3h;(2)200km/h;(3)67s

五、作图题(共3题,共15分)

29、

请在图中物体与人眼间(虚线框内)添上合适的透镜,使物体成像于视网膜上.

1

【考点】
【答案】

见解析所示

【解析】

如图: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予以校正,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如图:

1

30、

图中,一束光线从玻璃斜射向空气,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1

【考点】
【答案】

见解析所示

【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沿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再根据折射定律,光线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并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作出折射光线,如图:

1

31、

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1

【考点】
【答案】

见解析所示

【解析】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征,分别作出物体的A、B两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