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三角形的有关证明单元检测

初中数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8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

1、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我们可以证明出△ABC≌△DEC,进而得出AB=DE,那么判定△ABC和△DEC全等的依据是( ) 

1

A. SSS   B. SAS   C. ASA   D. AAS

2、

已知△ABC与△DEF全等,BC=EF=4cm,△ABC的面积是12cm2  , 则EF边上的高是( )

A. 3cm   B. 4cm   C. 6cm   D. 无法确定

3、

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⑤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5个 B.4个 C.3个 D.1个

4、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58°,∠C=100°,连接BD,E是AD上一点,连接BE,∠EBD=36°.若点A,C分别在线段BE,BD的中垂线上,则∠ADC的度数为(  )

1

A.75°   B.65°   C.63°   D.61°

5、

如图,在△ABC中,已知∠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四边形CEDF有可能成为正方形;

②△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是定值;

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1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2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

如图,∠C=∠D,DE=EC,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1

A. AD=BC   B. OA=AC

C. ∠OAD=∠OBC   D. △OAD≌△OBC

7、

如图所示,八年级某同学书上的图形(三角形)不小心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但他很快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1

A. SSS   B. SAS   C. ASA   D. AAS

8、

已知某等腰三角形两边长长分别为1,2,则周长为( )

A. 3   B. 4   C. 5   D. 4或5

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

9、

如图,已知∠3=∠4,要说明△ABC≌△DCB,

(1)若以“SAS”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

(2)若以“AAS”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

(3)若以“ASA”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

1

10、

如图,已知AD=BC,则再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只填一种),可证出△ABC≌△BAD.

1

11、

把两根钢条A′B、AB′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工具(卡钳),如图,若得AB=6厘米,则槽宽为_________厘米.

1

12、

1

如图5,△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5cm,

△ABD的周长为14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

13、

如图,以Rt△ABC的斜边AB为一边在△ABC同侧作正方形ABEF.点O为AE与BF的交点,连接CO.若CA=2,CO=1,那么CB的长为________.

2

14、

如图,某同学把三角形玻璃打碎三块,现在他要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你帮他想一想,带________片去,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1

三、解答题(共3题,共15分)

15、

杨阳同学沿一段笔直的人行道行走,在由A步行到达B处的过程中,通过隔离带的空隙O,刚好浏览完对面人行道宣传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其具体信息汇集如下:如图,AB∥OH∥CD,相邻的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AC,BD相交于O,OD⊥CD.垂足为D,已知AB=18米,请根据上述信息求标语CD的长度.

 1

16、

△ABC中,∠C=90°,AD为角平分线,BC=64,BD:DC=9:7,求D到AB的距离。

1

17、

如图所示,AB=CD,BC=DA,E,F是AC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BF=DE.

1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章三角形的有关证明单元检测

初中数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

1、

如图,有一池塘,要测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我们可以证明出△ABC≌△DEC,进而得出AB=DE,那么判定△ABC和△DEC全等的依据是( ) 

1

A. SSS   B. SAS   C. ASA   D. AAS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如图,连接AB,

∵在△ACB和△DCE中,1

∴△ACB≌△DCE(SAS),

∴AB=DE.

故选B.

2

2、

已知△ABC与△DEF全等,BC=EF=4cm,△ABC的面积是12cm2  , 则EF边上的高是( )

A. 3cm   B. 4cm   C. 6cm   D. 无法确定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BC的面积为12cm2,△ABC与△DEF全等,

∴△DEF的面积为12cm2,

∵EF=4cm,

∴EF边上的高为6cm.

故选C.

3、

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⑤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5个 B.4个 C.3个 D.1个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依次分析各小题即可。

①②③④均正确;⑤所有的等边三角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故选B.

4、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58°,∠C=100°,连接BD,E是AD上一点,连接BE,∠EBD=36°.若点A,C分别在线段BE,BD的中垂线上,则∠ADC的度数为(  )

1

A.75°   B.65°   C.63°   D.61°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点A,C分别在线段BE,BD的中垂线上,

∴AE=AB,BC=DC.

∵∠A=58°,∠C=100°,

∴∠ABE=1=61°,∠CBD=2=40°.

∵∠EBD=36°,

∴∠ABC=∠ABE+∠EBD+∠CBD=61°+36°+40°=137°,

∴∠ADC=360°-∠A-∠C-∠ABC=360°-58°-100°-137°=65°.

故选B.

5、

如图,在△ABC中,已知∠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四边形CEDF有可能成为正方形;

②△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是定值;

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1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2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①当E、F分别为AC、BC中点时,四边形CDFE是正方形,故此选项正确;

②①连接CD;

1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CB=∠A=45°,CD=AD=DB;

∵在△ADE和△CDF中,

2

∴△ADE≌△CDF(SAS);

∴ED=DF,∠CDF=∠EDA;

∵∠ADE+∠EDC=90°,

∴∠EDC+∠CDF=∠EDF=90°,

∴△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

③∵△ADE≌△CDF,

∴S△ADE=S△CDF.

∵S四边形CEDF=S△CED+S△CFD,

∴S四边形CEDF=S△CED+S△AED,

∴S四边形CEDF=S△ADC.

∵S△ADC=3S△ABC=4.

∴四边形CEDF的面积是定值4,故本选项正确;

④④△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DE=EF,

当EF∥AB时,∵AE=CF,

∴E,F分别是AC,BC的中点,故EF是△ABC的中位线,

∴EF取最小值=5=24

∵CE=CF=2,

∴此时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3EF=4.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解析】

6、

如图,∠C=∠D,DE=EC,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1

A. AD=BC   B. OA=AC

C. ∠OAD=∠OBC   D. △OAD≌△OBC

【考点】
【答案】

B

【解析】

∵∠D=∠C,DE=CE,∠BED=∠AEC,

∴△BDE≌△ACE,

∴BE=AE,

∴BE+CE=AE+DE,即BC=AD,

又∵∠O=∠O,

∴△ADO≌△BCO,

∴∠OAD=∠OBC.

由上述证明可知,四个选项中,A、C、D中的结论是成立的,但B中的结论不一定成立.

故选B.

7、

如图所示,八年级某同学书上的图形(三角形)不小心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但他很快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1

A. SSS   B. SAS   C. ASA   D. AAS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如图,∵在被墨迹污染了部分的三角形中,∠A和∠B及AB保留完整,

∴根据“有两个角及这两个角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画出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故选C.

1

8、

已知某等腰三角形两边长长分别为1,2,则周长为( )

A. 3   B. 4   C. 5   D. 4或5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当长为1的边为腰时:

∵1+1=2,

∴此时不能围成三角形,故此种情况不成立;

(2)当长为2的边为腰时:

∵1+2>2,

∴此时能围成三角形,且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1=5;

综上所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

9、

如图,已知∠3=∠4,要说明△ABC≌△DCB,

(1)若以“SAS”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

(2)若以“AAS”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

(3)若以“ASA”为依据,则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

1

【考点】
【答案】

  AC=DB  ∠5=∠6  ∠1=∠2

【解析】

如图,∵在△ABC和△DCB中,∠3=∠4,BC=CB,

∴(1)当添加条件:AC=DB时,可由“SAS”证得△ABC≌△DCB;

(2)当添加条件:∠5=∠6时,可由“AAS”证得△ABC≌△DCB;

(3)当添加条件:∠1=∠2时,结合∠3=∠4可得∠ABC=∠DCB,从而可由“ASA”证得△ABC≌△DCB;

故答案为:(1). AC=DB   (2). ∠5=∠6   (3). ∠1=∠2.

10、

如图,已知AD=BC,则再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只填一种),可证出△ABC≌△BAD.

1

【考点】
【答案】

AC=BD 

【解析】

∵在△ABC和△BAD中,AD=BC,AB=BA,

∴当添加条件:AC=BD或∠ABC=∠BAD时,都能证得△ABC≌△BAD.

故本题答案不唯一,如:AC=BD.

11、

把两根钢条A′B、AB′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工具(卡钳),如图,若得AB=6厘米,则槽宽为_________厘米.

1

【考点】
【答案】

6

【解析】

如图,连接AB,A′B′,

∵在△ABO和△A′B′O中,1

∴△A′OB′≌△BOA,

∴A′B′=AB=6.

故答案为:6.

2

12、

1

如图5,△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5cm,

△ABD的周长为14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

【考点】
【答案】

24cm

【解析】

解:∵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E=CE=5cm,AD=CD

∴AC=10cm

∵△ABD的周长为14cm

∴AB+BD+CD=14cm

∴△ABC的周长=14+10=24cm

13、

如图,以Rt△ABC的斜边AB为一边在△ABC同侧作正方形ABEF.点O为AE与BF的交点,连接CO.若CA=2,CO=1,那么CB的长为________.

2

【考点】
【答案】

1+2

【解析】

如图,在BC上截取BD=AC=2,连接OD,

∵四边形AFEB是正方形,

∴AO=BO,∠AOB=∠ACB=90°,

∴∠CAO=90°-∠ACH,∠DBO=90°-∠BHO,

∵∠ACH=∠BHO,

∴∠CAO=∠DBO,

∴△ACO≌△BDO,

∴DO=CO=1,∠AOC=∠BOD,

∵∠BOD+∠AOD=90°,

∴∠AOD+∠AOC=90°,即∠COD=90°,

∴CD=2

∴BC=BD+CD=3.

故答案为:4.

5

14、

如图,某同学把三角形玻璃打碎三块,现在他要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你帮他想一想,带________片去,应用的原理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1

【考点】
【答案】

  3  ASA

【解析】

如图,∵在三角形玻璃的三块碎片中,第3块中包含了△ABC的两个完整的角:∠A和∠B及这两个角的夹边AC,

∴根据“有两个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知,带上第3片碎片即可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玻璃.

故答案为:(1)3;(2)ASA.

1

三、解答题(共3题,共15分)

15、

杨阳同学沿一段笔直的人行道行走,在由A步行到达B处的过程中,通过隔离带的空隙O,刚好浏览完对面人行道宣传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其具体信息汇集如下:如图,AB∥OH∥CD,相邻的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AC,BD相交于O,OD⊥CD.垂足为D,已知AB=18米,请根据上述信息求标语CD的长度.

 1

【考点】
【答案】

18m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已知易证OB⊥AB,结合OD⊥CD及相邻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可得OB=OD,这样结合已知条件即可证得△ABO≌△CDO,由此即可得到CD=AB=18米.

试题解析:

∵AB∥CD,

 ∴∠ABO=∠CDO,

∵OD⊥CD,

∴∠CDO=90°,

∴∠ABO=90°,即OB⊥AB,

∵相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OD=OB,

在△ABO与△CDO中:1

∴△ABO≌△CDO(ASA),

∴CD=AB=18(m).

16、

△ABC中,∠C=90°,AD为角平分线,BC=64,BD:DC=9:7,求D到AB的距离。

1

【考点】
【答案】

D到AB的距离为28

【解析】

试题分析:

由BC=64,BD:DC=9:7,可得:CD=28,结合AD平分∠BAC,∠C=90°,DE⊥AB于点E可得DE=CD=28,即点D到AB的距离为28.

试题解析:

∵BD:DC=9:7,BC=64,

∴CD=1×64=28,

∵AD为角平分线,∠C=90°,DE⊥AB,

∴DE=DC=28.

答:D到AB的距离为28 .

17、

如图所示,AB=CD,BC=DA,E,F是AC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BF=DE.

1

【考点】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由AB=CD,BC=DA,AC=CA可证得△ABC≌△CDA,由此可得∠DAE=∠BCF,这样结合AE=CF,AD=BC即可证得△ADE≌△CBF,从而可得BF=DE.

试题解析:

∵在△ABC和△CDA中:1

∴△ABC≌△CDA(SSS),

∴∠DAE=∠BCF,

∵在△ADE和△CBF中:2

∴△ADE≌△CBF(SAS),

∴BF=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