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8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

1、

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术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民歌,北宋郭茂倩编。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线索,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C.《台阶》用散文的笔触讲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台阶既是父亲的物质期待,更是父亲的精神追求。

D.《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2、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啊!平昌真是以个好地方啊!”句中的两个“啊”分别是叹词、助词。

B.“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加点的词语分别是连词、助词、名词、代词、形容词。

C.“更加坚强”“我们跳绳”“改革开放”“孝顺老人”“放松下来”这五个短语类型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

D.“2019年4月30日上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大会举行。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B.英语对我不感兴趣。

C.经过反复试验,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

4、

下列选项中与画线句子意思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

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绝不能当作所谓的“新观念”加以传播,否则人们的思想就会被腐蚀,人们的灵魂就会被污染。

A.就会腐蚀人们的思想,污染人们的灵魂。

B.就会把人们的思想腐蚀,把人们的灵魂污染。

C.腐蚀的就是人们的思想,污染的就是人们的灵魂。

D.人们的思想怎么会被腐蚀?人们的灵魂怎么会被污染?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青年人应该有悲天悯人的胸襟,并以正义为前提。

B.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C.江口青鳙是平昌县的特产,以其耐人寻味的独特口感吸引八方食客。

D.“五一”小长假期间,到青凤看芍药的人络绎不绝。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B.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诘问:疑惑,疑问。)

C.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房间。(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D.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兀兀穷年:指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7、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迭起   土壤   耻辱   颠沛流离

B.取谛   烦琐   荒辟   轰轰烈烈

C.陡峭   循环   渺小   语无轮次

D.萋萋   拯救   尉蓝   据理臆断

8、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执着(zhuò) 吞噬(shì)   拯救(zhěng) 鲜为人知(xiān)

B.累赘(zhuì) 忏悔(chàn) 猥琐(wèi) 锲而不舍(qiè)

C.譬如(pì) 服侍(sì) 恍然(huǎng) 毛骨悚然(sǒng)

D.拖沓(tà) 迸溅(bèng) 幼稚(zhì) 仙露琼浆(qióng)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①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唯一的一个小学到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③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含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綠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luán,切成块的肉),不也是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本文节选自《季羡林谈师友》略有改动)

【1】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选取的都是老舍先生的小事,因为小事更能以小见大来表现老舍先生的优良品质。

B.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地道”是真正的,纯粹的意思。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这句话表明老舍先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没架子,又熟悉北京、热爱北京的特点。

C.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老舍先生的敬重和爱戴之情。

D.作者选取的第一件事从反面衬托出老舍先生受到众人的尊敬。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

【3】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其中加点部分说说其表达效果。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的老舍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前有大水,不可逾越;后有追兵,几万之众。像我这样十多年的老兵遇了这种险境,也不免有些惊慌失措。

毛泽东脸色阴沉,却依然镇定,他伸出两根指头,轻轻夹一夹:“给我拿支烟来。”

声音不大,却像雷声一样从整个队伍隆隆滚过:“烟,快找烟,德胜同志要抽烟!”

“德胜同志要抽烟!”

“烟!”“烟!”“烟!”……

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使用化名李德胜。他因为有病,戒了一段时间的烟。卫士们不曾准备,连日大雨,从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去哪儿找烟?

毛泽东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两根指头依然伸在肩旁沉思着。烟始终不曾插入他的指间,他忽然瞪起眼吼:“烟呢?拿烟来!”

德胜同志发脾气了!队伍上下人人在身上紧急搜索。这时,队尾一阵喧哗,毛泽东的马夫老侯同志被大家众星捧月一样簇拥过来。谢天谢地,他用黄油布保护了烟和火柴,关键时立了大功!

周恩来指挥卫士们打开背包,用一条薄棉被遮护在毛泽东头上。他亲自抓了被子一角,并且用身体挡住斜吹来的风雨。

毛泽东凝思着吸燃了香烟。吸得好深啊,眼睁睁看着火头往上燃。他屏住了呼吸。于是,中央纵队几百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紧那支青烟袅袅的香烟,仿佛所有人的命运,甚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都系于那支香烟之上。

枪炮声激烈,浪涛声震耳,毛泽东似乎全然不觉。眉宇间出现一道深深的竖纹,片刻,一股烟雾从鼻孔和齿缝间溢出。才溢出一半,又被他猛烈地吸回,嘴里发出了烟气从齿缝间吸入的咝咝声。

好像只是眨眼的工夫,又像经历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毛泽东手中的烟变成夹不住的烟蒂。他蓦地立起身,将烟蒂奋力掼于地下,气壮山河地一声吼:“不过黄河!”

毛泽东顺着黄河岔向前走去,走得不慌不忙,四平八稳。卫士们抢上前,被他怒声喝退。他一个人走在最前面。走在几万追兵的枪口前,身后跟了中央机关的几百人。不要说敌人乱枪齐射,就是一枪一弹,在这么对面相望的情况下也会造成震撼历史的巨大后果。但是,奇迹发生了。几万敌兵忽然枪炮齐停,仿佛整个世界都惊呆了,变哑了。就那么看着毛泽东大摇大摆地从面前走过,走出几百米,走过一个小土岗,渐渐消失了……

(节选自权延赤《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1】选文开头段落中加点的词语“这种险境”指的是什么?最后-段中加点的词语“震撼历史的巨大后果”“奇迹”分别指什么?

【2】为什么“毛泽东的马夫老侯同志被大家众星捧月一样簇拥过来。”?

【3】“枪炮声激烈,浪涛声震耳”毛泽东为什么“似乎全然不觉”?

【4】毛泽东决定“不过黄河!”“毛泽东顺着黄河岔向前走……身后跟了中央机关的几百人。”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毛泽东怎样的性格特征?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宜乎众矣

(3)余忆年少时

(4)余以为妙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B.学而不思则罔/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D.荷花为雨所洗/余以为妙绝

【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每 至 夏 日 临 湖 赏 荷 便 欣 然 忘 食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5】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_____”,(乙)段赞荷为“____”。(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通过描写荷花的美丽动人表达作者对荷花___________的之情。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12、

古诗文名句默写(⑦⑧小题选作一题)

①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③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⑤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⑦《卖油翁》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据理臆断欤?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1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是一首吊古怀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中的“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14、

根据本学期你读的名著,完成下列小题。

【1】小说《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

【2】阿西莫夫《基地》里面有三大牛人,他们是______、_______和候洛。

【3】《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写出2次。

【4】简述《骆驼祥子》中孙侦探敲诈祥子的经过。(大意即可)

七、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15、

班级开展以“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

(1)如果让你来策划这次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

示例:爱国诗歌我来诵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

我的开场白是:

(3)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李小刚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张梅同学接着朗诵黄霜的《我的中国心》,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

八、作文(共2题,共10分)

16、

请以“一次特殊的考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文从字顺,内容充实,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17、

阅读材料后作文

无论是封建迷信的保姆阿长,还是身体有缺陷的车夫老王,亦或是普通渺小的清洁工人。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他们热心、善良、勤劳……

请以“小人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取恰当的材料,抓住细节,写出人物的精神。不少于500字。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8题,共40分)

1、

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术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民歌,北宋郭茂倩编。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线索,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C.《台阶》用散文的笔触讲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台阶既是父亲的物质期待,更是父亲的精神追求。

D.《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考点】
【答案】

C

【解析】

C.《台阶》是一篇小说。故选C。

2、

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啊!平昌真是以个好地方啊!”句中的两个“啊”分别是叹词、助词。

B.“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挚痛的热爱。”加点的词语分别是连词、助词、名词、代词、形容词。

C.“更加坚强”“我们跳绳”“改革开放”“孝顺老人”“放松下来”这五个短语类型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

D.“2019年4月30日上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大会举行。

【考点】
【答案】

B

【解析】

B.“对于”是介词。故选B。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献爱心”。

B.英语对我不感兴趣。

C.经过反复试验,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五四”征文稿件的字数不要超过1000字左右。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搭配不当,在句末加“的活动”。

B.主客颠倒,应改为“我对英语不感兴趣”。

D.前后矛盾,去掉“左右”。

故选C。

4、

下列选项中与画线句子意思最不相符的一项是(   )

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绝不能当作所谓的“新观念”加以传播,否则人们的思想就会被腐蚀,人们的灵魂就会被污染。

A.就会腐蚀人们的思想,污染人们的灵魂。

B.就会把人们的思想腐蚀,把人们的灵魂污染。

C.腐蚀的就是人们的思想,污染的就是人们的灵魂。

D.人们的思想怎么会被腐蚀?人们的灵魂怎么会被污染?

【考点】
【答案】

D

【解析】

D.这是两个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人们的思想不会被腐蚀,人们的灵魂不会被污染。与划线句意思完全相反。故选D。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青年人应该有悲天悯人的胸襟,并以正义为前提。

B.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C.江口青鳙是平昌县的特产,以其耐人寻味的独特口感吸引八方食客。

D.“五一”小长假期间,到青凤看芍药的人络绎不绝。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使用正确。

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使用正确。

C.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语境使用错误。

D.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使用正确。

故选C。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B.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诘问:疑惑,疑问。)

C.我心有灵犀地知道他在哪儿,就飞跑到存放眼睛的那个房间。(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D.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兀兀穷年:指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考点】
【答案】

B

【解析】

B.诘问:追问,责问,质问。故选B。

7、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迭起   土壤   耻辱   颠沛流离

B.取谛   烦琐   荒辟   轰轰烈烈

C.陡峭   循环   渺小   语无轮次

D.萋萋   拯救   尉蓝   据理臆断

【考点】
【答案】

A

【解析】

B.取谛——取缔  荒辟——荒僻

C.语无轮次——语无伦次 

D.尉蓝——蔚蓝 

故选A。

8、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执着(zhuò) 吞噬(shì)   拯救(zhěng) 鲜为人知(xiān)

B.累赘(zhuì) 忏悔(chàn) 猥琐(wèi) 锲而不舍(qiè)

C.譬如(pì) 服侍(sì) 恍然(huǎng) 毛骨悚然(sǒng)

D.拖沓(tà) 迸溅(bèng) 幼稚(zhì) 仙露琼浆(qióng)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执着zhuó   鲜为人知 xiǎn

B.猥琐 wěi  

C.服侍shì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①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唯一的一个小学到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③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含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綠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luán,切成块的肉),不也是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本文节选自《季羡林谈师友》略有改动)

【1】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选取的都是老舍先生的小事,因为小事更能以小见大来表现老舍先生的优良品质。

B.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地道”是真正的,纯粹的意思。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这句话表明老舍先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没架子,又熟悉北京、热爱北京的特点。

C.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老舍先生的敬重和爱戴之情。

D.作者选取的第一件事从反面衬托出老舍先生受到众人的尊敬。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

【3】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其中加点部分说说其表达效果。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的老舍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考点】
【答案】

【1】D

【2】①上大学时,同学请老舍先生吃饭,“我”作陪;②老舍先生请开会的同行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③老舍先生为“我”付理发的费用。

【3】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发出的亮光如同太阳和月亮,高得像泰山北斗一样,表达了对老舍先生的尊重、欣贯、敬佩、赞叹。(意思对即可)

【4】【示例】是一个和蔼可亲、谈吐自然,说话京味十足,广交各界朋友的大学教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文学家、语言大师。是一个不摆架子、和高可亲。热情大方。细心体贴的人(意近即可)

【解析】

【1】D.“从反面衬托”是错误的,应是正面写出老舍先生受到众人尊敬。故选D。

【2】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根据提示从文章第②段找到“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第④段写:老舍先生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从第⑤段可以找到:我去理发时,碰见老舍先生,是他替我付了钱。根据这些内容再具体概括。

【3】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记叙文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结构等入手。答案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将老舍先生的文章比作太阳和月亮,比作泰山和北斗,表达了作者对老舍先生的尊重和敬佩之意。

【4】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概括。分析时,要结合文章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尽量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从第一次见面老舍先生给“我”的感受“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可以看出老舍先生的和蔼可亲、谈吐自然,说话京味十足;从老舍先生请我们吃地道的北京饭,可以看出老舍先生的热情大方;从“我”去理发,老舍先生替我付了钱,可以看出他的细心体贴。

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前有大水,不可逾越;后有追兵,几万之众。像我这样十多年的老兵遇了这种险境,也不免有些惊慌失措。

毛泽东脸色阴沉,却依然镇定,他伸出两根指头,轻轻夹一夹:“给我拿支烟来。”

声音不大,却像雷声一样从整个队伍隆隆滚过:“烟,快找烟,德胜同志要抽烟!”

“德胜同志要抽烟!”

“烟!”“烟!”“烟!”……

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使用化名李德胜。他因为有病,戒了一段时间的烟。卫士们不曾准备,连日大雨,从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去哪儿找烟?

毛泽东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两根指头依然伸在肩旁沉思着。烟始终不曾插入他的指间,他忽然瞪起眼吼:“烟呢?拿烟来!”

德胜同志发脾气了!队伍上下人人在身上紧急搜索。这时,队尾一阵喧哗,毛泽东的马夫老侯同志被大家众星捧月一样簇拥过来。谢天谢地,他用黄油布保护了烟和火柴,关键时立了大功!

周恩来指挥卫士们打开背包,用一条薄棉被遮护在毛泽东头上。他亲自抓了被子一角,并且用身体挡住斜吹来的风雨。

毛泽东凝思着吸燃了香烟。吸得好深啊,眼睁睁看着火头往上燃。他屏住了呼吸。于是,中央纵队几百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紧那支青烟袅袅的香烟,仿佛所有人的命运,甚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都系于那支香烟之上。

枪炮声激烈,浪涛声震耳,毛泽东似乎全然不觉。眉宇间出现一道深深的竖纹,片刻,一股烟雾从鼻孔和齿缝间溢出。才溢出一半,又被他猛烈地吸回,嘴里发出了烟气从齿缝间吸入的咝咝声。

好像只是眨眼的工夫,又像经历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毛泽东手中的烟变成夹不住的烟蒂。他蓦地立起身,将烟蒂奋力掼于地下,气壮山河地一声吼:“不过黄河!”

毛泽东顺着黄河岔向前走去,走得不慌不忙,四平八稳。卫士们抢上前,被他怒声喝退。他一个人走在最前面。走在几万追兵的枪口前,身后跟了中央机关的几百人。不要说敌人乱枪齐射,就是一枪一弹,在这么对面相望的情况下也会造成震撼历史的巨大后果。但是,奇迹发生了。几万敌兵忽然枪炮齐停,仿佛整个世界都惊呆了,变哑了。就那么看着毛泽东大摇大摆地从面前走过,走出几百米,走过一个小土岗,渐渐消失了……

(节选自权延赤《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1】选文开头段落中加点的词语“这种险境”指的是什么?最后-段中加点的词语“震撼历史的巨大后果”“奇迹”分别指什么?

【2】为什么“毛泽东的马夫老侯同志被大家众星捧月一样簇拥过来。”?

【3】“枪炮声激烈,浪涛声震耳”毛泽东为什么“似乎全然不觉”?

【4】毛泽东决定“不过黄河!”“毛泽东顺着黄河岔向前走……身后跟了中央机关的几百人。”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毛泽东怎样的性格特征?

【考点】
【答案】

【1】“这种险境”是指:前有大水,不可逾越:后有追兵,几万之众。“震撼历史的巨大后果”是:敌人对毛泽东开枪“奇迹”是:几万敌兵忽然枪炮齐停

【2】因为老侯在关键时候立了大功,似乎大家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从侧面表现了此时毛泽东思考决策的重要性。意近即可

【3】心无旁骛、镇定自若、专注思考,以便使自己的智慧、胆识发挥作用,对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深思熟虑的谋划。意近即可

【4】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了毛泽东大智大勇、胸有成竹、蔑视敌人的性格特征。

【解析】

【1】这道题考查的是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先读题干,明确问题;接着对问题定位,找到问题涉及到的段落;最后提炼归纳答案。题干已经明确了开头段落中的“这种险境”,因此答案在开头,既“前有大水,不可逾越;后有追兵,几万之众”;题干也明确了后两个加点词在最后一段,“震撼历史的巨大后果”,“后果”指不好的结果,“震撼历史的巨大后果”指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敌人对毛泽东开枪”。“奇迹”,这里指的是毛泽东创造的“奇迹”:“几万敌兵忽然枪地齐停”。

【2】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细节的理解。从材料中我们知道,在毛泽东思考对策的时候要抽烟,而几百战士都找不到烟,并且毛泽东都已经生气了。这时毛泽东的马夫“他用黄油布保护了烟和火柴,关键时立了大功!” 也从侧面可以看出此时毛泽东思考决策的重要性。

【3】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仿佛所有人的命运,甚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都系于那支香烟之上”,当时毛泽东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在想问题,思考对策,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以便做出准确判断。表现了毛泽东的镇定自若,心无旁骛。

【4】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毛泽东决定‘不过黄河!’”这是语言描写;“毛泽东顺着黄河岔向前走……身后跟了中央机关的几百人”这是动作描写。在“前有大水,不可逾越;后有追兵,几万之众”的恶劣形势下,毛泽东毅然决定不过黄河,直接迎向当面之敌,并且大无畏走在最前面。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大智大勇、胸有成竹、蔑视敌人的性格特征。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宜乎众矣

(3)余忆年少时

(4)余以为妙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B.学而不思则罔/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C.陶后鲜有闻/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D.荷花为雨所洗/余以为妙绝

【3】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每 至 夏 日 临 湖 赏 荷 便 欣 然 忘 食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5】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_____”,(乙)段赞荷为“____”。(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通过描写荷花的美丽动人表达作者对荷花___________的之情。

【考点】
【答案】

【1】(1)亲近而不庄重(2)应当(3)我(4)极点

【2】B

【3】每 至 夏 日/临 湖 赏 荷/便 欣 然 忘 食

【4】(1)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5】   花之君子   花中仙子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喜爱、赞美  

【解析】

【1】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考试时,也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第一句大意是(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故“亵”的意思是亲近而不庄重。第二句大意是人该是很多了。故“宜”的意思是应当。第三句大意是我回忆年轻的时候。故“余”的意思是我。第四句大意是我认为绝妙极了。故“绝”的意思是极点。

【2】A.第一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二个“之”:助词,的。

B.两个“而”:表示转折,却。

C.第一个“鲜”:少;第二个“鲜”:鲜艳。

D.第一个“为”:被;第二个“为”:和“以”一起解释为认为。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这句话的大意是每当到了夏天,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故停顿是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4】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第一句重难点词语有:之,助词,的;予,我;者,……的人。第二句重难点词语有:偕,偕同;于,在。

【5】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莲,花之君子者也”看出,甲文作者将莲花称作“花之君子”,从“实为花中仙子也”看出,乙文作者将莲花称作“花中仙子”。甲文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以感受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乙文从“余以为妙绝”可以看出,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甲文译文:

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乙文译文:

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在西湖。每当到了夏天,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当我看得)兴致正浓时,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似的)降下来,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柔软摇曳,形态多样,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12、

古诗文名句默写(⑦⑧小题选作一题)

①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③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⑤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⑦《卖油翁》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然则天下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据理臆断欤?

【考点】
【答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宣室求贤访逐臣   决眦入归鸟   商女不知亡国恨   青草池塘处处蛙   落红不是无情物   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容易写错的字词有:拄、逐、眦、惟。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1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是一首吊古怀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中的“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
【答案】

(1)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2)表达了诗人不被赏识,无人理解的孤独和悲愤之情。

【解析】

第(1)小题: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题干提示我们:这是一首吊古怀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并且从诗歌的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可以感知,诗人是在感叹某个历史人物。题目是“登幽州台歌”,这个人物应该与“幽州台”有关,他就是燕昭王,因为幽州台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因此,“古人”“来者”指的是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第(2)小题: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根据写作背景我们知道,诗人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但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诗句,表达了不被赏识,无人理解的孤独和悲愤心情。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14、

根据本学期你读的名著,完成下列小题。

【1】小说《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

【2】阿西莫夫《基地》里面有三大牛人,他们是______、_______和候洛。

【3】《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写出2次。

【4】简述《骆驼祥子》中孙侦探敲诈祥子的经过。(大意即可)

【考点】
【答案】

【1】   白公馆   渣滓洞  

【2】   哈里·谢顿   哈定  

【3】【示例】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4】【示例】曹先生遭到特务的跟踪,不敢回家,他让祥子去接他的老婆孩子。祥子刚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骗祥子说他与乱党曹先生串通,需要花很多钱疏通才能免罪,这样就把祥子攒下来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全部骗走了。

【解析】

【1】这道题考查的是阅读《红岩》的情况。小说《红岩》以解放前夕“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敌我斗争为主线,展开了对当时国统区阶级斗争全貌的描写。作者以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生动描写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重庆白公馆与渣滓洞与敌人进行残酷斗争的英雄壮举。

【2】这道题考查的是阅读《基地》的情况。《基地》是阿西莫夫“基地”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内容是:统治银河系达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已经逐渐走向衰亡。这时候,只有心理史学的一代宗师哈里•谢顿预见未来银河人将会经历一段长达三万年、充满无知、野蛮和战争的黑暗时期。谢顿于是设法集合帝国中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期望它能成为未来世界人类的希望灯塔。然而,随着帝国的逐渐衰微,基地被好战的强邻包围。人类也面临痛苦抉择:向野蛮的势力投降、甘心受控制?还是不顾被摧毁的危险起而奋战?小说中的三大牛人分别是:哈里•谢顿、哈定、候洛。

【3】《海底两万里》是被誉为世界“科幻和探险小说之父”的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这部作品叙述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的险情主要有:潜水艇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4】这道题考查的是阅读《骆驼祥子》的情况。主人公祥子是北平的一个人力车夫,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在被乱兵抓走失去新买的洋车之后,他从头再来。但拼命攒下的钱,却被孙侦探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后来,他以与虎妞的婚姻为代价,拉上了自己的车。谁知好景不长,虎妞的死让他人财两空。连遭打击,加上失去心爱的小福子,他心中最后的希望破灭了。由此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孙侦探敲诈祥子是在祥子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准备第二次买车的时候。

七、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15、

班级开展以“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活动。

(1)如果让你来策划这次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

示例:爱国诗歌我来诵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准备一段开场白。

我的开场白是:

(3)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李小刚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张梅同学接着朗诵黄霜的《我的中国心》,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

【考点】
【答案】

(1)活动一:爱国故事我来讲;活动二:爱国名言我来说。(2)【示例】今天的我们,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在祖国母亲的呵护下,扬起逐梦的风帆、成就七彩的梦想。现在让我们心怀对祖国母亲的崇敬,一起走进“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吧!(意近即可)

(3)【示例】李小刚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紧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张梅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宛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

【解析】

第(1)小题:

这道题考查的是设计活动形式。校园活动的活动形式主要有:演讲比赛,手抄报,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黑板报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回答活动形式,最好将活动主题加在里边。这次活动主题与爱国有关,因此我们可以设计这些活动:爱国故事我来讲,爱国作文我来写,爱我中华手抄报比赛等。

第(2)小题:

这道题考查拟写开场白的能力。拟写时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做到中心明确,有针对性;语言要生动,要有现场感,要能够吸引观众,调动观众情绪。开场白的基本模式是:称呼+活动的目的意义+过渡语。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天下国家”,我们主要围绕感恩祖国,放飞青春,扬帆逐梦来写即可。

第(3)小题:

这道题考查学生撰写串词的能力。串词是在晚会、联欢会等大型联欢活动中,主持人把前后节目,把整台节目恰到好处地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性词语。串词更多的是只考虑上下节目之间的联系,或者承上,或者启下。《黄河颂》和《我的中国心》两个节目都是诗歌朗诵,《黄河颂》大气磅礴,高亢激昂,《我的中国心》相对要沉稳内敛一些。由此撰写即可。

八、作文(共2题,共10分)

16、

请以“一次特殊的考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文从字顺,内容充实,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考点】
【答案】

范文:

一次特殊的考试

“无人监考?”全班顿时像煮熟的稀饭炸开了锅,都向老师投去怀疑的目光。“对,无人监考。”老师肯定地点点头回答说。

是这样的,初三了,我们像一战时期的凡尔登被一科科考试炸得遍体鳞伤。这不,明天又是一场数学测验,这让我们这个偏向文科的班级惊恐不安。

刚刚老师宣布,因数学老师出差,明天的数学小测验无人监考。这消息一出,就像树林里的一声号角,惊动了各家鸟儿。

旁边的小张正埋着头掩嘴偷笑。不用说,他一定又是在想如何作弊了,就算平时有老师监考,他也会想方设法作弊,更别说明天无人监考了。

后面的小李拍拍我的肩膀说:“嘿,想好怎么作弊了吗?”我猛地一回头,笑了笑:

“平时复习好好的,何必作弊呢?呵呵!”

“你可真够清高哟。”小李递给我一个鄙夷的眼神。这反话,我是听得出来的。

窗外,乌云把太阳紧紧地拥抱在怀里,教室里一下暗了许多。

放学了,平时听见下课铃声就像听到百米冲刺枪声的同学们竟然还在座位上学习。我不禁好奇地四处探探。原来,有的在纸条上抄写数学公式,有的在课桌上写上有关概念,大家都在“准备”明天的测验啊!

我无奈地摇摇头,背着书包离开了。

回到家里,心里十分纠结,到底是好好复习呢,还是弄小抄作弊呢?作弊吧,这是违反校规的呀,而且老师也说过,考试不仅仅是知识的检测,也是诚信为人的检测;不作弊吧,又怕被同学嘲笑太笨了,到底如何是好呢?

这时,我想到课文上的一句话:“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想到了它的主人屈原,想到他的生平:众人皆醉,唯他独醒;举世皆浊,唯他独清。此时,我决定不作弊。

第二天,我自信地来到教室,认真做科代表发下的试卷,不管他人如何作弊,我只顾埋头挥笔。

当拿到数学成绩分数的时候,我不是最高分。但我觉得,那是一份让我的心灵满意的答卷。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是“特殊”和“考试”,“特殊”,这是自我心里感觉,“考试”的答卷,应该是正面积极、弘扬主旋律、昂扬向上的;也可以是战胜自私、贪婪、懦弱等人性劣根的表现。“考试”,这是行文过程的记录,也是考生一次心灵完善的历程。在作文中,应该表现完成“考试”的经历,也应该展示“考试”的“特殊”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一、学习中的“考试”;二、工作中的“考试”;三、生活中的“考试”。比如:考生在学习中不时参加各种考试,尤其是在初三的时候。学习中的“考试”反映学习中的问题,可以是学习的过程、方法,也可以是学习的兴趣、习惯,还可以是学习的毅力、耐心,乃至战胜困难的勇气等等。学习中的“考试”关涉的人和事,老师、同学、家长或亲友等,都可以成为写作内容。

17、

阅读材料后作文

无论是封建迷信的保姆阿长,还是身体有缺陷的车夫老王,亦或是普通渺小的清洁工人。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他们热心、善良、勤劳……

请以“小人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取恰当的材料,抓住细节,写出人物的精神。不少于500字。

【考点】
【答案】

范文:

小人物

他的个子不甚高,容貌不甚好,但在我看来,他是最高大英俊的。

一只袋子显不屈

夏爷爷身上总是穿着那套褐色衣服,似乎从来都没变过。听老师说,夏爷爷的身世很凄惨,老伴中年而亡,唯一的儿子遭遇车祸终年瘫痪在床,一家的担子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每次到我们教室里,他背上总背着一只塑料袋,里面装着各色塑料瓶。趁着下课,他走进教室,从垃圾箱里倒出垃圾,翻出瓶子,然后再昂首挺胸走向下一个教室。那雄赳赳的姿态,让你觉得他就是学校的老师正在检查工作。有时候,他会向我们做个鬼脸,或者伸手摆出一个胜利的手势,惹得我们会心一笑。

他肩负命运带给他的不幸,却给我们一个乐观的形象,温暖了人心,美化了世界。

一个拖把尽责任

夏爷爷应该算是我们学校的一位清洁工,主要的职责是清理厕所。他拿着拖把,整天在校园的厕所里转悠,厕所被他打扫得没一个污点,没一点气味,难怪有同学常常躲到厕所吃东西。便池里的污物好处理,用水一冲基本解决问题,地面上偶尔会有的呕吐物,处理起来就不大方便,但他从不马虎。他会先用铲子铲去呕吐物,再用湿拖把一遍遍地擦,最后还跪在地上用干布擦干。学校领导夸他,他笑笑:“听说日本有一个什么人,打扫抽水马桶,一直打扫到里面的水能喝。”

打扫厕所说不上伟大,但是他把打扫厕所这份工作做到这种地步,不能不让人心生敬佩。

一声叮咛显爱心

夏爷爷是个乐观、负责的老人,也是一个慈爱的老人。

我们有时也会和老师发生矛盾,甚至是激烈的冲突,要是被他知道了,他会悄悄走近你,对你说:“没什么大不了,主动找老师,去说明一下,不就没事了。”说来也怪,听他这么一说,当事人就会火气大减,顿时失去与老师对抗的想法。一次,我在走廊间和同学们说笑,只见夏爷爷径直地朝我走过来,操着方言对我说:“小伙子,把鞋带系好了,别被人家踩个大跟头。”同学们听完都哈哈大笑,我知道,笑声里没有嘲笑的意思,而是对夏爷爷发自内心的敬意。

一只袋子,一个拖把,一声叮咛,留给我的是一个坚强的形象,一个认真的形象,一个有爱心的形象,一个普通小人物用他认真的生活态度演绎出来的高大的形象。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我们的作文除了要关注自我,关注社会,更要关注生活中他人的命运,构建和思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身边的普通人,如何与身边的他们和谐相处,并以自然的眼光去考量每一个生命个体的闪光点,通过对人物的勾勒进入人物的内心,充分书写小人物的平凡与不平凡。“小人物”这一命题作文,核心关键词在于“小”,就是要我们发现那些普通的、平凡的、甚至底层的人精神上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可能并不是标签式的,不是光芒四射的,而是隐藏在一些小事后面的触动人心的力量。可能是小温暖、小感动,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坚守和人性的美好。而“小人物”这一词语,它限定了写作的视角和范围。什么是小人物,通常是从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来大致界定的,一定要把目光投向身边的普通人、卑微的人,常常被社会忽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