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是假设复句)

B.复习短语、洗碗、擦干净、读两遍(都是动宾短语)

C.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主干:情景出现在眼前)

D.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标点使用正确)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中庸》《尚书》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B.中国“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C.鲁迅是现代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

D.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能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味,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B.近来各地事故多发,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C.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D.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二、字词书写(共1题,共5分)

4、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由于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wǎn如天上云彩,故称“云锦”,元、明、清三朝,南京云锦均为皇家yù用贡品。南京云锦的工艺独特,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故而有“寸金寸锦”之说。专家称其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

wǎn(_____)如 yù(______)用   称__________瑰宝  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青衣捕盗①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②。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③,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④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⑤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鉴其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惶诚恐

B.时已薄暮/莫辞酒味薄/厚积薄发

C.汝等何足污我手/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挂齿

D.公及夫人皆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见异思迁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书 儿 手 夺 之 曲 作 三 四 盘 揉 若 软 绵 掷 诸 地。

【3】翻译下列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4】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6、

用诗文原句填空。

(1)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小住京华》)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7)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风吹断马嘶声。(纳兰性德《浣溪沙》)

(9)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五、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7、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我。

(我来对一对)

(甲)“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3回)

(我来辨一辨)

(乙)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八戒道:“罢了!来到尽头路了!”沙僧道:“是一段水挡住也。”唐僧道:“却怎生得渡?”八戒道,“等我试之,看深浅何如。”三藏道:“悟能,你休乱谈。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八戒道:“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节选自《西游记》)

(1)有人说(乙)段中的“一股水”是“流沙河”。你认为正确吗?请结合(乙)段内容及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甲)(乙)两段文字,简要分析“洒家”与“八戒”的形象有何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3题,共15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是假设复句)

B.复习短语、洗碗、擦干净、读两遍(都是动宾短语)

C.十几年来,延安机场上送行的情景时时出现在眼前。(主干:情景出现在眼前)

D.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标点使用正确)

【考点】
【答案】

A

【解析】

B. 复习短语、洗碗都是动宾短语。擦干净、读两遍(都是动补短语);

C.有误。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情景出现”;

D.有误,选择疑问,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故选A。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孟子》《中庸》《尚书》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B.中国“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C.鲁迅是现代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

D.山的北面和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有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合称“四书”。故选A。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能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味,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B.近来各地事故多发,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C.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D.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考点】
【答案】

D

【解析】

A.语序不当,“精神生活品味”比“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意义更深刻一些。改为:创建文明城市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并提升市民精神生活品味;

B.成分残缺,在句末加“安全”;

C.语序不当,导致主语缺失。应把“走过”放到“这个城市”的前面;

故选D。

二、字词书写(共1题,共5分)

4、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由于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wǎn如天上云彩,故称“云锦”,元、明、清三朝,南京云锦均为皇家yù用贡品。南京云锦的工艺独特,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故而有“寸金寸锦”之说。专家称其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

wǎn(_____)如 yù(______)用   称__________瑰宝  _________

【考点】
【答案】

宛   御   chēng   guī  

【解析】

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注意“御”的书写。“称”是多音字,在这里读“chēng”。宛如:意思是好像,仿佛。御用:皇帝君主专用的,为统治者利用的人。瑰宝:贵重而美丽的宝物;稀世之珍宝。喻特别珍贵的精神财富,比喻杰出的人才。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青衣捕盗①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②。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③,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④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⑤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凤《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鉴其诚/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惶诚恐

B.时已薄暮/莫辞酒味薄/厚积薄发

C.汝等何足污我手/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挂齿

D.公及夫人皆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见异思迁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书 儿 手 夺 之 曲 作 三 四 盘 揉 若 软 绵 掷 诸 地。

【3】翻译下列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4】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

【考点】
【答案】

【1】C

【2】书 儿 手 夺 之/ 曲 作 三 四 /盘 揉 若 软 绵 /掷 诸 地。

【3】(1)对于高官厚禄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2)不是天赋或资质不好,就是用心没有我这样专一。(3)平民的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4】《木兰诗》意在塑造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形象(也隐含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所以略写战场厮杀场面;本文详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经过,意在通过对比反衬的手法来塑造书儿,把书儿武功写得越是高强,越能与她虽日受鞭挞,仍能“俯首顺受”的情形形成强烈反差。从选文看,意在突出书儿的知恩图报、孝顺的品质。两文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不同。

【解析】

【1】A项,诚恳/真的,确实/真的,确实;

B项,迫近/淡,不浓/慢慢地;

C项,“足”都是“值得”的意思;

D项,对……感到惊异/对……感到惊奇/不同;

故选C。

【2】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书儿空手夺下铁拐,将它盘旋扭曲三四圈,仿佛揉搓绵团似的,抛掷在地上。可以断为: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3】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辩,同“辨”意为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非”,不是;布衣,平民;抢,撞;徒,裸露;跣,赤(脚)。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木兰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意在塑造木兰为父出征,热爱生活的形象,战争场面只是木兰出征的一部分。从文本看,与强盗厮杀的过程使书儿的形象更加丰满,突出她知恩图报的特点。据此分析,两文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不同。

参考译文:有个姓聂的人,因为人命案而蒙冤,按察使(文章首句交代此公做河南臬宪。臬宪,清朝按察使)为之洗冤昭雪,这个姓聂的人将自己的女儿书儿献给按察使做婢女,按察使被他诚恳的情意所打动,便收留了这位女子。按察使的夫人对下人一向严厉,使女们除了要做打扫卫生等家务活外,夫人还亲自监督她们做针线活。书儿学不会针线活,天天被鞭打,她只是低头甘心受罚,毫无怨言。

后来,按察使因事受牵连而被免官,解职还乡。当时,枣树林中有强盗号称“赛张青”刘标。按察使对此非常清楚,一路小心提防前行。一日,天近黄昏,树木之中发出响箭的声音,按察使双腿发抖,夫人也面色如土。随从的仆人车夫等,无不惊慌失措。书儿从容不迫地上前对按察使说:“一群区区鼠辈,如何胆敢冒犯大人的尊驾,他们若不想活命,我就亲手杀了他们。”她讨要了按察使面前的一匹马,赤手空拳地前往,她大声斥责盗贼说:“贼狗奴,可认得河南聂书儿吗?”盗贼笑道:“我们只要钱儿、钞儿,要‘书儿’有什么用?”书儿发怒道:“你们死到临头了,还敢说笑话!”盗贼也发怒了,突然发射一弹,书儿举右手张开两指接住;又射一弹,书儿左手接住;第三弹又到,书儿笑着张口迎住,用牙衔住,腾跃而起,吐出口中弹丸,大笑道:“贼奴只有这种本事吗?”另一盗贼挥舞铁拐上前,书儿空手夺下铁拐,将它盘旋扭曲三四圈,仿佛揉搓绵团似的,抛掷在地上,笑着说:“你娘灶下的烧火棍,也拿来吓人吗?太可笑了!”盗贼一齐跪到马前,请求饶命。书儿说:“你们不值得弄脏我的手!”喝令他们离开。

书儿从容地回马拜见按察使,说:“托大人洪福,幸运的是我没有辜负使命。”按察使和他的夫人都十分惊异,接着问道:“你有如此了得的功夫,为何不能使用一枚细针呢?”书儿回答道:“长枪大剑,我在十一二岁时,便已经耍习惯了。现在一枚小针握在手里,竟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学不会。”又问:“那么鞭打受罚时,你又为何默默忍受呢?”书儿回答道:“父亲命我来报答大人的恩德,我若有所抵触,岂不是以怨报德吗?我怎么敢这样呢!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6、

用诗文原句填空。

(1)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小住京华》)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7)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风吹断马嘶声。(纳兰性德《浣溪沙》)

(9)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考点】
【答案】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酒酣胸胆尚开张   赢得生前身后名   四面歌残终破楚   塞下秋来风景异   何妨吟啸且徐行   身向云山那畔行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乡”“酣”“赢”“吟啸”“畔”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五、名著阅读(共1题,共5分)

7、

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我。

(我来对一对)

(甲)“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节选自《水浒传》第3回)

(我来辨一辨)

(乙)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八戒道:“罢了!来到尽头路了!”沙僧道:“是一段水挡住也。”唐僧道:“却怎生得渡?”八戒道,“等我试之,看深浅何如。”三藏道:“悟能,你休乱谈。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八戒道:“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节选自《西游记》)

(1)有人说(乙)段中的“一股水”是“流沙河”。你认为正确吗?请结合(乙)段内容及相关情节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甲)(乙)两段文字,简要分析“洒家”与“八戒”的形象有何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不正确。流沙河是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河流,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其长万里、宽八百里,河主人是沙僧。而【乙】段中的沙僧已成为三藏的徒弟。   除了身材都胖外,性格都直爽。如“洒家”“—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八戒”“罢了!来到尽头路了!”都有智慧,如:“洒家”明知郑屠已死,为显得自己不是怕事而逃离,便假说“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八戒” “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解析】

(1)选段选自《西游记》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河,金木垂慈救小童》(唐僧师徒四人到了八百里的通天河。四人夜宿在河边村里一位老者的家里,听老者说此地有一位灵感大王,惯施甘雨、佑黎民,但却每年需要吃一对童男女,今年刚好轮到要吃自己之女与其弟之子。悟空听此话后,想出一个妙计,他自己变作童男陈关保,让猪八戒变成童女一秤金,在庙里等候那妖——灵感大王)。我们知道唐僧就是在流沙河收沙僧为徒的,此处沙僧已经是唐僧的徒弟了。所以有人说乙段中的“一股水”是“流沙河”是错误的。根据对名著情节的知识积累回答即可。

(2)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等语言描写中可概括出鲁提辖性格直爽而又粗中有细;从“罢了!来到尽头路了!"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的语言描写中,可分析出猪八戒也是爽快而很有智慧之人。据此写出共同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