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口技课时训练

初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中/有善口技者

B.口技人坐/屏障中

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D.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2、

下面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同一时候)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B.未几(不久,没多久),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C.少顷(一会儿,片刻),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当是时(这时候),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

二、字词书写(共2题,共10分)

3、

读《口技》,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______。

②文中以排比的句式,合写五种声音,表现一家四口在静夜喧闹的句子是: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③文中描摹失火救火时侧面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是: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4、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会宾客大宴 ______

②众宾团坐 ______

③其夫呓语______

④众妙毕备 ______

⑤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______

⑥不能名其一处也 ______

⑦奋袖出臂 ______

⑧两股战战 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5、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甲】《口技》全文。

【乙】乔山人善琴

[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 , 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 , 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 , 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①鹘(ɡ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______

②几欲先走______

③今客鼓此 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3)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______

第二个场面:______

第三个场面:______

(4)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

(5)【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4)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7、

阅读课文《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以为妙绝”,回答各题。

(1)文章节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3)下面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口技课时训练

初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中/有善口技者

B.口技人坐/屏障中

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D.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则: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⑤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B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口技人/坐屏障中。

2、

下面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同一时候)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B.未几(不久,没多久),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C.少顷(一会儿,片刻),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当是时(这时候),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俄而”是不久,一会儿的意思。故“俄而”(同一时候)解释错误。B“未几”(不久,没多久)解释正确。C“少顷”(一会儿,片刻)解释正确。D“是时”(这时候)解释正确。

二、字词书写(共2题,共10分)

3、

读《口技》,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______。

②文中以排比的句式,合写五种声音,表现一家四口在静夜喧闹的句子是: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③文中描摹失火救火时侧面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是: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考点】
【答案】

京中有善口技者;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文中选出关键语句作答即可。①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京中有善口技者。②文中以排比的句式,合写五种声音,表现一家四口在静夜喧闹的句子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文中描摹失火救火时侧面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是: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4、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会宾客大宴 ______

②众宾团坐 ______

③其夫呓语______

④众妙毕备 ______

⑤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______

⑥不能名其一处也 ______

⑦奋袖出臂 ______

⑧两股战战 ______

【考点】
【答案】

适逢,正赶上;围绕;说梦话;全,都;夹杂;说出;举起;大腿

【解析】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①“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②“众宾团坐”团:围绕。③“其夫呓语 ”呓语 :说梦话。④“众妙毕备 ”毕:全,都。⑤“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⑥“不能名其一处也”名 :说出。⑦“奋袖出臂 ”奋:举起。⑧“两股战战 ”股:大腿。

三、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5、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甲】《口技》全文。

【乙】乔山人善琴

[清]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 , 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 , 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 , 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①鹘(ɡǔ):一种凶猛的鸟。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③媪(ǎo):老妇人。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门。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______

②几欲先走______

③今客鼓此 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

(3)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______

第二个场面:______

第三个场面:______

(4)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

(5)【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考点】
【答案】

(1)醒;跑;弹奏

(2)

①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②我弹琴大半辈子,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

(3)一家四口由睡而醒;一家四口由醒又睡;失火救火

(4)

乔山人心里会想:“我弹琴大半辈子,原本想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原来还是对牛弹琴,太令我失望了。”

(5)

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好处:)通过写乔山人在林间弹琴,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都为之悲鸣,从侧面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

【解析】

(1)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觉:醒。②“几欲先走”走:跑。③“今客鼓此”鼓:弹奏。(2)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①以为:认为。②吾:我。抱:弹琴。(3)本题考查对【甲】文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2~4段,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重点语句概括三个场面。(4)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能力。乔山人心里会想:“我弹琴大半辈子,原本想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原来还是对牛弹琴,太令我失望了。”(5)本题考查【乙】文的写作技巧。在根据注释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紧扣题干要求“侧面烘托”,寻找侧面描写的句子,从烘托人物技艺方面作答。

【乙】【附参考译文】

在开国的时候,有个乔山人善于弹琴。他以前得到过很多杰出的琴师传授,弹琴的指法很精湛。每当他在山野林间弹琴时,一遍又一遍,连飞鸟和凶猛的鹘都为之悲鸣。一次他游历到楚郢,在旅店弹奏洞庭曲。隔壁的一位老妇人听了琴音,非常感动,不禁感叹惋惜。曲子弹奏完了,乔山人叹息道:“我弹琴大半辈子,终于在这里遇见了知音。”一会儿有人敲门,老妇人进来说道:“我的老伴活着的时候,是弹棉花的。今天听见你在这里弹琴,太像我老伴弹棉花的声音了。”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4)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考点】
【答案】

(1)

在大厅的东北角,摆放了八尺宽的屏风。

(2)

(各种声音)同一时候发出来,各种妙处都具备。

(3)

即使一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4)

撤去屏风一看,(还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解析】

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①于:此处为介词,意为在。之:助词意为的。施:动词意为摆放。②毕:都。④视:看。而已:罢了。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5分)

7、

阅读课文《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以为妙绝”,回答各题。

(1)文章节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3)下面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考点】
【答案】

(1)口技;林嗣环

(2)

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高声说话。

(3)B

【解析】

(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如:文章节选自课文《口技》,作者是林嗣环。(2)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满、寂然、哗”,翻译后疏通语句。(3)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A、C、D三项都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D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因为孩子哭的原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