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八单元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测试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7题,共85分)

1、

早在战争结束之前,美国军事策划人员已经预见到“反对当前敌人的战争一旦结束,世界在国家军事力量对比方面将出现深刻变化。打败日本后,美国和苏联将是仅有的头等军事大国”。这些预见变为现实的证据有

①欧洲衰落

②德国分裂

③美苏争霸

④日本崛起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3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3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3、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大批朝鲜、韩国民众因为战争而离散。1985年,朝韩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离散家属的互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②亲人的离散是两极世界下的悲剧③家属的重逢由于美苏冲突的结束④两极格局解体推动朝鲜半岛缓和

A.①③④B.② C.②③D.②③④

4、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 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 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 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 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5、

德国总理默克尔上任以来推行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外交”,把维护“人权”和推广西式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价值”作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中德关系发展   B.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实质是一种冷战思维   D.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6、

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

D.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7、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材料表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世界很多权力中心已经成为超级大国

D.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8、

美国原国务卿赖斯认为,这个世界不应再分为众多的“极”,在全球政治中只有一个“极”,那就是“自由、和平与正义之极”。对赖斯的意图解释最准确是

A.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B.综合国力决定世界格局

C.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必然趋势   D.倡导发展经济的全球化

9、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

C.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0、

在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

A.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

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D.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

11、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 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C. 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 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

12、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这主要是因为

A. 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

B.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 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

13、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一条线、一大片”的对外战略,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的战略线,团结这条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共同抗衡苏联。在这样的对外战略指导下,中国取得的最重要外交成就是

A.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正常化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参加不结盟运动

14、

以“小球转动大球”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当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不包括

A. 中美关系正常化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中苏关系正常化

D. 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5、

《共同纲领》提出:对旧政府缔定的各项条约将在甄别后再决定是废止、保留还是修订,以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这体现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A. 不再坚持对苏联的友好政策

B. 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

C. 意在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

D. 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

17、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 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奉行多边主义

B.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C.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D. 两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趋势加强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8、

冷战后关于国际局势的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

(1)依据材料,归纳冷战结束前后世界冲突的不同。

材料二美国《外交》杂志的编辑认为,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是继1947年乔治·凯南提出“遏制”思想之后最富有争议的国际关系理论。(二战后初期,作为美国外交官的乔治·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苏联必须有“一种长期的”,“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的政策。)

(2)分析指出材料中两种国际关系理论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列举美国实施乔治·凯南“遏制”政策的表现。

材料三国际上也有一些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3)依据材料归纳福勒关于世界冲突的观点并简要评价。

19、

材料一当年马可·波罗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时,他惊诧于中国的发达。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曾说:“中国,那里躺着一个沉睡的巨人。让他睡吧,因为他一旦醒来,他将改变世界。”

材料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皮埃尔·莱曼在《我眼中的中国》的文章里这样写道:“20世纪50年代:流行形象是贫穷”,“20世纪60年代:成为西方攻击目标”,“20世纪70年代:‘世界的中右翼政治中心’”,“20世纪80年代:令人惊叹的转型”,“尽管美国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提到‘中国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洗衣店和餐馆老板的形象,但在九十年代,他们联想到的则是高科技和金融业。”“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国际社会的‘贵宾席’一直被西方列强所独占。它们天生就是统治者。如今,西方觉得它也许应该邀请中国进入‘贵宾席’,只是不知道该在何时、何地、如何去做。”

综合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形象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八单元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测试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17题,共85分)

1、

早在战争结束之前,美国军事策划人员已经预见到“反对当前敌人的战争一旦结束,世界在国家军事力量对比方面将出现深刻变化。打败日本后,美国和苏联将是仅有的头等军事大国”。这些预见变为现实的证据有

①欧洲衰落

②德国分裂

③美苏争霸

④日本崛起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材料的“只有罗马帝国衰落一事可与之比拟”、“打败日本后,美国和苏联将是仅有的头等军事大国”揭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衰落下去,形成美苏两极格局,①③符合史实和题意,即A项正确;②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格局下的产物,不符合题意,据此排除C;④日本崛起,冲击的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不符合题意,据此排除B;④日本崛起,冲击的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不符合题意,据此排除D。故选A。

2、

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3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3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

A.区域统一的世界  B.多元并存的世界

C.欧洲协作的世界  D.欧俄均衡的世界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欧共体由最先的区域经济组织发展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联盟,说明欧盟意在建立一个多元化并存的世界,B符合题意。欧共体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区域统一的组织,排除A;欧盟的建立没有美国的参与,排除C;D说法明显错误。

3、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大批朝鲜、韩国民众因为战争而离散。1985年,朝韩双方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离散家属的互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②亲人的离散是两极世界下的悲剧③家属的重逢由于美苏冲突的结束④两极格局解体推动朝鲜半岛缓和

A.①③④B.② C.②③D.②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下的产物,它根源于美苏争霸,因此①不符合史实;1985年离散家属重逢时,美苏冲突并未结束,因此③不符合史实;两极格局解体后,特别是今年“延坪岛炮击事件”以来,半岛局势异常紧张,因此④也不符合史实。故选B。

4、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 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

B. 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 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 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注意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947年4月,A选项铁幕演说发生在1946年3月5日,在此之前,故排除;B选项符合当时的史实,故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在1947年3月12日,也在此之前,故排除;D选项欧洲煤钢联营是在1950年5月9日,时间过晚。

5、

德国总理默克尔上任以来推行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外交”,把维护“人权”和推广西式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价值”作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中德关系发展   B.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实质是一种冷战思维   D.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冷战思维“特指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保守势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意识与观念,材料正是冷战思维的体现。所以答案选C。

6、

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A.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B.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C.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

D.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所列举的事件反映的是当今世界局部地区存在着战争、冲突与摩擦,说明当今世界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A项正确。B项“日益临近”说法错误;C项“主导”说法错误;D项“出现”说法错误。

【解析】

7、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材料表明( )

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世界很多权力中心已经成为超级大国

D.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世界新秩序……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反映了多极化的趋势。故D正确。

8、

美国原国务卿赖斯认为,这个世界不应再分为众多的“极”,在全球政治中只有一个“极”,那就是“自由、和平与正义之极”。对赖斯的意图解释最准确是

A.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B.综合国力决定世界格局

C.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必然趋势   D.倡导发展经济的全球化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美国企图在全世界推行自己所倡导的资本主义价值观、世界观“自由、和平与正义”,即美国是“自由、和平与正义之极”,暴露了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9、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

C.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考点】
【答案】

C

【解析】

“界限分明”指的是美苏冷战,“世界变平”指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由此可知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苏联解体。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还在“界限分明”内,排除D选项;三足鼎立于20世纪70年代,也在“界限分明”内,排除B选项;A选项不能满足“世界变平”。

10、

在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

A.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

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D.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的材料出处是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材料强调的是反对霸权主义,特别是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对题干的理解须结合《中美上海公报》发表的背景。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因此,题干中的“任何一方.大国”都是指向苏联,A项正确;C项“遏制日本”说法史实不符;B项“放弃”的说法是错误的;D项“对等大国”说法错误。

11、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 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C. 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 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解析:

材料中西方学者和俄罗斯学者的说法仍然带有冷战思维,在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今天,没有看到当前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的新特点,即“结伴而不结盟”,故选B。

12、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这主要是因为

A. 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

B.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 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在战略上是联合”等,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外交相关内容——“一边倒”。根据所学知识,不难知道,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方针及策略,最为根本和核心的因素,即是国家根本利益,均是从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出发的,故本题选择C选项。A项表述错误,两者的制度是有一定差异的;B、D两项是影响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相关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13、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一条线、一大片”的对外战略,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的战略线,团结这条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共同抗衡苏联。在这样的对外战略指导下,中国取得的最重要外交成就是

A.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正常化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参加不结盟运动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结合材料中所连接的国家来看,包括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再根据时间就可以确定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和D选项与材料中“一条线、一大片”战略无关;C选项不能体现出“最重要”一词。

14、

以“小球转动大球”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当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不包括

A. 中美关系正常化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中苏关系正常化

D. 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考点】
【答案】

C

【解析】

A选项中美关系正常化发生在1972年,符合材料中20世纪70年代的要求;B选项发生在1972年,也符合材料中的时间要求;C选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十分紧张,不符合“有朋自远方来”;D选项说法正确,这得益于中美关系正常化。

15、

《共同纲领》提出:对旧政府缔定的各项条约将在甄别后再决定是废止、保留还是修订,以维护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这体现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

A. “一边倒”

B. “另起炉灶”

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从“对旧政府缔定的各项条约将在甄别后再决定是废止、保留还是修订”可以看出,《公共纲领》体现出的是新中国要独立外交,“另起炉灶”,故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一边倒”指的是外交偏向社会主义阵营;C选项“打扫屋子再请客”是指消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势力;D选项是当时对外外交的基本准则。

16、

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A. 不再坚持对苏联的友好政策

B. 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

C. 意在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

D. 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中苏关系恶化始于50年代后期,中美关系改善始于70年代初,A、B项与题干中时间不符;中国意在维护国家利益,发展与其它国家的关系,而非推动亚非社会主义革命,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因此选D选项。

17、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 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奉行多边主义

B.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C. 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D. 两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趋势加强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实现世界权力均衡就是多极化的意思,就是为了说明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所以本题答案是B选项。A选项错误,与材料叙述不符;C选项错误,美国是超级大国;D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多极化的趋势。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8、

冷战后关于国际局势的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

(1)依据材料,归纳冷战结束前后世界冲突的不同。

材料二美国《外交》杂志的编辑认为,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是继1947年乔治·凯南提出“遏制”思想之后最富有争议的国际关系理论。(二战后初期,作为美国外交官的乔治·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苏联必须有“一种长期的”,“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的政策。)

(2)分析指出材料中两种国际关系理论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列举美国实施乔治·凯南“遏制”政策的表现。

材料三国际上也有一些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3)依据材料归纳福勒关于世界冲突的观点并简要评价。

【考点】
【答案】

(1)前:意识形态的冲突;后:文明的冲突。

(2)相同:制造国际冲突。

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

(3)观点:福勒认为,世界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利益及大国对小国的不尊重,而非文明。

评价: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冷战结束后,发生了许多世界伊拉克战争,武装干涉利比亚等。这些冲突表面看确实是带有文明冲突的痕迹,但实质却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积极奉行单边主义,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 

【解析】

(1)本题需要从材料中的内容出发,从材料中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可以得到:冷战前是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冷战后是一种文明的冲突。

(2)乔治凯南的理论塑造了一个敌人:苏联,而亨廷顿的理论是在冷战后制造新的国际冲突找到了理由。美国冷战政策的内容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主要包括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

(3)从材料“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可以看出福勒的观点,评价该观点学生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9、

材料一当年马可·波罗风尘仆仆地来到北京时,他惊诧于中国的发达。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曾说:“中国,那里躺着一个沉睡的巨人。让他睡吧,因为他一旦醒来,他将改变世界。”

材料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皮埃尔·莱曼在《我眼中的中国》的文章里这样写道:“20世纪50年代:流行形象是贫穷”,“20世纪60年代:成为西方攻击目标”,“20世纪70年代:‘世界的中右翼政治中心’”,“20世纪80年代:令人惊叹的转型”,“尽管美国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提到‘中国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洗衣店和餐馆老板的形象,但在九十年代,他们联想到的则是高科技和金融业。”“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国际社会的‘贵宾席’一直被西方列强所独占。它们天生就是统治者。如今,西方觉得它也许应该邀请中国进入‘贵宾席’,只是不知道该在何时、何地、如何去做。”

综合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形象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考点】
【答案】

例: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是大国,有发展潜力。依据:材料一中,马可·波罗眼中是富庶的中国;拿破仑认为中国是(沉睡的)巨人,一旦醒来将改变世界;材料三中,作者认为西方也许应该邀请中国进入“贵宾席”。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闭塞;落后卑微;贫穷。依据:材料一中拿破仑认为中国是“沉睡的巨人”;材料二中,“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国际社会的”贵宾席“一直被西方列强所独占”;“20世纪50年代:流行形象是贫穷”。

原因分析: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受到他们所处的时代、社会或政治地位,以及相关信息量与真实性等因素的制约;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也离不开我们中国人积极地开展自我宣传、充分运用作为大国的话语权,在交流中了解、磨合、理解、日臻和谐。

【解析】

材料中给出的材料实际上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认为,中国是大国,有发展潜力;另一个观点是中国闭塞、落后卑微、贫穷。这两个观点都有各自的史实来支撑,我们要找出相应史实来说明。之后我们要分析出现这两种评价的原因,分析出问题,得出相关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