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附中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4题,共70分)

1、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 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2、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D. 工业革命的开展

3、

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   B. 科学理论带来技术发明

C. 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4、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5、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A. 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B. 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 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 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6、

迪亚士在谈及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A. 传播宗教,发展信徒   B. 推进近代的工业文明

C. 弘扬欧洲的科学精神   D. 普及西方的民主政治

7、

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 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 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 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

8、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 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 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 州治、县治不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9、

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

A.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B.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

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D.元明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

10、

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

②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

③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

④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

A. ②③

B. ②

C. ①②

D. ③

11、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出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彩瓷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12、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 灌溉

B. 制瓷

C. 耕种

D. 冶铁

13、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 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 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C. 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 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14、

观察下列图片,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1

A.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 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 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 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二、简答题(共2题,共10分)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指出亚非拉地区在这一世界市场体系中所处的境况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省督抚提镇曰:“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福建、浙江、广东、南京四省近海处各移内地三十里,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食之粮,饿殍已在眼前。如福清二十八里,只剩八里。长乐二十四都,只剩四都。”

——摘编自《清世祖实录》等

材料二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七月,上曰:“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向虽严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曾断绝?”……“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令海洋贸易,实有益于民生”。“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分转输协济之劳。……故令开海贸易。”

——《清圣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颁布禁海令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调整海禁政策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长期影响。

北京市人大附中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14题,共70分)

1、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 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考点】
【答案】

C

【解析】

题干设问要求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石油化学工业是重工业,属于工业结构,因此可以排除A项;BD两项是现象而非本质,故排除;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形成垄断,资本家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组成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C符合题意。

2、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D. 工业革命的开展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依据题干“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说明欧洲人需要中国的资源,再结合18世纪末叶这一时间考虑可知,因为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展需要大量的原料,故D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16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C项明显错误,且与根本原因的要求不符,排除。

3、

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   B. 科学理论带来技术发明

C. 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发明者的身份“技工”“木工”“钟表匠”可以看出,英国的这些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故答案为D项。1765年前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科学理论与技术发明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教育发展和文化普及的关系,排除C项。

4、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题干中“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7世纪的荷兰凭借雄厚的商业资本和发达的造船业成为“海上马车夫”,D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并非仅限荷兰一国,排除A;B、C应为英国崛起的原因,与题意不符。故选D。

5、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A. 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B. 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 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 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结合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将人口由一个地区贩运到另外一个地区,主要反映的是早期殖民扩张进行的黑奴贸易,新航路开辟是殖民扩张贸易的背景,A不正确;材料中涉及到的是将人进行贩运,而不是走私鸦片,B不正确;材料所述为贩卖黑奴,而不是屠杀印第安人,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杀,导致美洲地区劳动力缺乏,是贩卖黑奴的原因之一,C不正确;从材料中的人被打上烙印像畜生一样,卖给另一个奴隶主,可以看出这是早期殖民扩张进行的黑奴贸易,D正确。

6、

迪亚士在谈及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A. 传播宗教,发展信徒   B. 推进近代的工业文明

C. 弘扬欧洲的科学精神   D. 普及西方的民主政治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说明新航路开辟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即传播宗教、发展信徒。故答案为A项。新航路开辟时尚不存在近代工业文明,排除B项;从材料中的“上帝”来看,不是弘扬科学精神,排除C项;此时欧洲的民主政治尚未确立,排除D项。

7、

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 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 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 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唐朝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故B选项正确;材料中“年年逐利西复东”反映了商人为追逐利益往来奔波,但这属于现象,不是本质,故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商人好逸恶劳,故C选项错误;“商人赋税沉重”在材料中也没有反映,故D选项错误。故选B。

8、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 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 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 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 州治、县治不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明显对地域作出限定,说明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C正确;A、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9、

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

A.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B.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

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D.元明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古代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而图片显示的古代丝织业中心东部、中部、西部都有,故A项错误;关中地区是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平原,图片无法显示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地区辐射全国,故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丝织业中心分布,无法说明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故C项错误;元明时期丝织业中心主要在东部地区,故D项正确。

10、

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

②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

③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

④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

A. ②③

B. ②

C. ①②

D. ③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扣住时间“西汉”,“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在唐宋后;统治者推行的不是重商政策,而是重农抑商政策,故①③不正确;④缎的热销与否材料无从体现。材料中反映的是汉代长安的发展,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故②说法正确,排除ACD。故选B。

11、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出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彩瓷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 )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明清时期,我国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因此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元明清时期,答案为D。

12、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 灌溉

B. 制瓷

C. 耕种

D. 冶铁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经分析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水排不是用于灌溉、制瓷、和耕种的工具,排除ABC。

13、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 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 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C. 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 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解答时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耕织”、“做兵”指小农经济,而“无耕”“无救”“无成”等可知是在说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破产,B项符合题意;A项同材料信息和史实不符,小农经济非常脆弱;C项太过绝对化,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4、

观察下列图片,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1

A.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 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 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 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料给出三幅图片,展现的是农具的发展过程,从骨农具到石农具最后到铁农具,说明生产工具发生质的飞跃,不断得到改进,C符合题意;材料只是反映铁农具的出现,不能得出其使用范围的大小和是否占主导地位,AB不正确;D比较片面。

二、简答题(共2题,共10分)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地理大发现”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指出亚非拉地区在这一世界市场体系中所处的境况

【考点】
【答案】

(1)历史影响: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原因: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活动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更加广泛;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

境况:亚非拉地区成为被掠夺的对象,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其影响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2)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越来越多的国家变成了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产生了新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也是其原因之一。第二问结合殖民扩张的影响的内容加以回答即可。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敕谕浙江、福建、广东、江南、山东、天津各省督抚提镇曰:“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福建、浙江、广东、南京四省近海处各移内地三十里,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食之粮,饿殍已在眼前。如福清二十八里,只剩八里。长乐二十四都,只剩四都。”

——摘编自《清世祖实录》等

材料二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七月,上曰:“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向虽严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曾断绝?”……“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令海洋贸易,实有益于民生”。“向令开海贸易谓于闽粤边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贸易非贫民所能,富商大贾懋迁有无,薄征其税,不致累民,可充闽粤兵饷,以免腹里省分转输协济之劳。……故令开海贸易。”

——《清圣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颁布禁海令的原因。并分析这一政策产生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调整海禁政策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长期影响。

【考点】
【答案】

(1)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后果:使沿海居民流离失所,谋生无路;严重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理由:台湾的收复;有利于国计民生;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便于筹集军饷。

影响:对于统治者来说禁海的目的是阻止列强侵略,维护自身统治,但事实却是阻碍经济发展,阻塞东西方文化交流,造成中国与西方力量对比逆转。

【解析】

(1)第一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由于东南沿海出现了反抗朝廷的地方势力,清朝颁布禁海令主要是对付沿海抗清活动,第二问后果可以结合海禁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知识从政治、经济以及对中国以后影响来作答。

(2)第一问概括康熙帝调整海禁政策的理由首先要读懂材料,然后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回答,材料中“国计民生”“闽粤兵饷”“财货流通,各省俱有裨益”等文字是解题的主要信息,可以得出台湾的归顺和祖国的统一;有利于国计民生;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便于筹集军饷。第二问依据材料抓住关键信息从外贸、经济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来概括作答,材料中“洋船行销”说明对外贸易的发展,“民物滋丰”“居奇囤积”说明经济发达,二“刑罚罕用,衣食滋殖”说明刑法很少用,社会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