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工艺技术水平远逊于民间私营手工工场。

2、

某位美国学者认为,“通商口岸和其他港口中的大量外国企业也包括在清朝的新式工业中……但是,关键问题……是19世纪最后10年中中国人自己着手建立的新式工业的命运如何。”“最后10年”创办的新式企业是

A. 发昌机器厂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继昌隆缫丝厂

D. 大生纱厂

3、

据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记载:“从北宋开始,中国封建城市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城市的功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这里所说的向近代化迈进主要是指其开始具备了近代城市所应该具备的某些功能。”这里所说的功能包括

①政治功能

②大众贸易功能

③服务功能

④大众娱乐功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朝贡贸易的弊端 B.外贸无利可图

C.倭寇日益猖獗 D.“海禁”政策的恶果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5、

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市场的对面有公署,署内驻有朝廷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发生的各种争执……。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归纳北宋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

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小农们对封建家族有较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

——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材料四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方式及特点。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三、判断题(共4题,共20分)

7、

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官僚资本主义工业都属于近代工业。

8、

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八成,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9、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开始于明朝的纺织手工业部门。

10、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表明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此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工艺技术水平远逊于民间私营手工工场。

【考点】
【答案】

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古代的官营手工业产品质量长期是最高的水平,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官营手工业,目的是供应官府的需求。

2、

某位美国学者认为,“通商口岸和其他港口中的大量外国企业也包括在清朝的新式工业中……但是,关键问题……是19世纪最后10年中中国人自己着手建立的新式工业的命运如何。”“最后10年”创办的新式企业是

A. 发昌机器厂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继昌隆缫丝厂

D. 大生纱厂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大生纱厂创办于1895年,属于“19世纪最后10年”,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属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创办的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A、B、C项。

3、

据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记载:“从北宋开始,中国封建城市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城市的功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这里所说的向近代化迈进主要是指其开始具备了近代城市所应该具备的某些功能。”这里所说的功能包括

①政治功能

②大众贸易功能

③服务功能

④大众娱乐功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北宋时期商业经济繁荣,商业环境宽松,市民数量不断增加,从而城市的大众贸易功能、大众娱乐功能和服务功能日益明显,故答案为D项。政治功能是城市产生时就有的功能,不是城市功能向近代化迈进的表现,排除含有①的A、B、C项。

4、

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朝贡贸易的弊端 B.外贸无利可图

C.倭寇日益猖獗 D.“海禁”政策的恶果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海者,闽人之田”明朝海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饭碗跟着也砸了。在广东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从材料中“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可以看出是海禁政策造成的结果,所以选D。本题没有朝贡体制,排除A;“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可以看出B项错误,故排除;材料的重点是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体现的是对国家政策的不满,故C项错误,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5、

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反映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宋首都开封的商业街区分布和长安、洛阳明显不同,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每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如州桥夜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开封城饭馆、酒楼非常多,全城有大酒楼72处,更多的是招待客商(住宿)的邸店……。市场的对面有公署,署内驻有朝廷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发生的各种争执……。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归纳北宋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考点】
【答案】

(1)现象:商业活动不受地域限制(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有大量服务性行业出现(如娱乐场所等);注重市场管理;商品交易量很大;出现许多流动人口。

(2)新特点:①专业化城市出现;②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

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

本题考查北宋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以及近代中国市场出现的新现象,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北宋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表现,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不再限定在‘坊市’之内,而是分布在全城”“城区有通宵营业的地方,形成夜市和晓市”“城市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市场的对面有公署,署内驻有朝廷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发生的各种争执”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等信息分析得出专业化城市出现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近代中国市场出现的新现象,根据“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可以分析得出西方工业品充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联系所学可知,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6、

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当时的经济政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小农们对封建家族有较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洪武)十四年,令农衣绸、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张廷玉等《明史·舆服志》

材料三清朝时期,广东怡和行商(广州十三行行商之一伍秉鉴拥有资本达2600万两白银,约为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左右。如今欧美各国也没有哪一位大资本家能够拥有如此比例的巨额财产。

——韩德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

材料四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县以下区域治理的方式及特点。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推行的经济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清朝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

【考点】
【答案】

(1)方式:利用宗族(宗法制)管理;特点:注重血缘关系。

原因:小农是封建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2)政策:重农抑商。目的:巩固王朝统治。

(3)现象:出现了拥有巨额资本的大商人。主要原因:广州是闭关锁国政策下对外交往的窗口;行商具有经营对外贸易的特权。

(4)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求取功名。影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理解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有效信息“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由此可见是宗族治理,第二小问其特点从宗法制的特点自然得出注重血缘关系。第三小问“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主要是因为他们是封建国家赋税兵役徭役的主要负担者,直接影响到统治者的统治,维护社会的安定。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有效信息“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说明明朝抑制商业发展,即“抑商”政策。第二小问任何经济政策都是为维护统治服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王朝统治。

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三反映了清朝时期出现了拥有巨资的大商人,从主客观原因分析,广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广州是闭关锁国政策下对外交往的窗口;行商的特权,行商具有经营对外贸易的特权两个角度分析。本题涉及到“闭关锁国”政策。它是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清朝末年,在对外关系中清政府执行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该政策限定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

第(4)因素第一小问,从“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可以看出商业发展缺乏资金,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从“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可以看出供应子女求取功名。第二小问这些因素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三、判断题(共4题,共20分)

7、

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官僚资本主义工业都属于近代工业。

【考点】
【答案】

正确

【解析】

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官僚资本主义工业都采用近代机器生产的方式,都属于近代工业。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8、

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八成,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考点】
【答案】

错误

【解析】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较快的发展,直接原因是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9、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开始于明朝的纺织手工业部门。

【考点】
【答案】

正确

【解析】

明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棉纺织业部门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两者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说明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10、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表明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此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考点】
【答案】

错误

【解析】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因此本题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