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五中学春季学期月份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

1、

《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

A.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D. 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2、

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A、《诗经》描述“千耦其耘”

B、《汉书•食货志》记载“还庐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C、白居易《朱陈村》描述“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D、《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授田者,名为雇工。”

3、

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特征?   (   )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

成语“五谷不分”,出自《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对此你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原始畜牧业出现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C、当时的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

D、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己经基本具备

5、

《诗经》:“喷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材料反映了

A.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 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C. 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

D.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这首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耜耕

C. 石器锄耕

D. 铁犁牛耕

7、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

A. 规模大

B. 耗费大

C. 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 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8、

《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③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④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

《荀子·王制篇》说:“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斲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荀子所说的”中国“是指当时的中原地区

B. 当时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当时已经存在远距离的地方性的物产交换

D. 商业已突破官府垄断的束缚

10、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些故事情节跟长安的“市”有关。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A. “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的内外店铺林立

C. “市”门按时开关

D. “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曲礼》

材料二(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管子.小匡》

材料三(豪强)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

—《盐铁论•复古》

材料四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五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曰受值。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四、五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绣……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四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曰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是什么?材料二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一个纺织业中心城市。材料四的纺织业中心在哪儿?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比较材料三、四在经营方式上的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13、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松江府志》中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曰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二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种政策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2)试分析上述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於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其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哪一观点更有道理?

(2)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

广西钦州市第十五中学春季学期月份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

1、

《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   )

A.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C.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D. 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豭”“豕”皆为“猪”的意思,故排除与此无关的B、C两项;以农业为主的现象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晚于“家”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时期,定居的人们以种植业为主。故本题应排除D项,选择A项。

2、

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A、《诗经》描述“千耦其耘”

B、《汉书•食货志》记载“还庐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C、白居易《朱陈村》描述“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D、《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授田者,名为雇工。”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诗经》所描述的主要为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可排除。C项在强调男耕女织,自给自足,重在强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显然可以排除。D项反映的是租佃关系。B项反映的是对田地的充分利用,本题答案为B。

3、

黄梅戏《天仙配》七仙女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特征?   (   )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生产目的是为满足自家基本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小农经济的含义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①②③项正确,故答案为B项;在封建社会,农民遭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不可能富裕安逸,故④错误,排除。

4、

成语“五谷不分”,出自《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对此你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原始畜牧业出现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C、当时的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

D、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己经基本具备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五谷不分”说明我国主要农作物品种“五谷”己经基本具备,这可以追溯到我国西周时期。AB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出现,D是在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因此选D。

5、

《诗经》:“喷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材料反映了

A.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 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C. 集体劳作的生产方式

D.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十千维耦”,意思即为“一万人一齐来进行耕作”,表明当时的生产方式为集体耕作,故C正确。铁犁牛耕技术与个体耕作方式相匹配,小农经济即是一家一户的个体耕作,排除BD。土地兼并与材料信息无关联,排除A。故选C。

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这首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耜耕

C. 石器锄耕

D. 铁犁牛耕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这首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ABC三项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才是封建社会的耕作方式,故选D。

7、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

A. 规模大

B. 耗费大

C. 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 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三服官”中的“官”就是官营手工业的意思,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中的“官费”,也能证明“三服官”所主持经营的主要是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并不面向市场,故D项符合题意。

8、

《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③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④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原文大意: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实际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③不对,题干反映农民生活贫困,但不涉及政治地位;④不对,封建王朝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9、

《荀子·王制篇》说:“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斲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荀子所说的”中国“是指当时的中原地区

B. 当时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 当时已经存在远距离的地方性的物产交换

D. 商业已突破官府垄断的束缚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从题干中不难看出,当时东西南北的物产,中原的市场上都有,这说明当时已经互相交换和交流,而且规模较大,从而进一步说明荀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商品经济较为发达;“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在秦国推行的,中原诸国并没有实行,只是到秦统一六国后才成为全国统一的经济政策,故选B。

10、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些故事情节跟长安的“市”有关。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A. “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 “市”的内外店铺林立

C. “市”门按时开关

D. “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西汉长安”,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市”门内外店铺林立说明市打破了地点的限制,这种现象出现在宋朝,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均均符合西汉长安“市”的场景,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曲礼》

材料二(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管子.小匡》

材料三(豪强)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

—《盐铁论•复古》

材料四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五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曰受值。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四、五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说明了什么?

【考点】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官营手工业内部分工细致;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具有技术人才的优势,工匠们在一起相互促进和提高技艺;材料三反映了汉代一度出现私营手工业发展的局面。

(2)材料四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五指明朝后期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这说明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解析】

(1)由材料“天子之六工”说明西周时期官营手工业内部分工细致;由“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具有技术人才的优势,工匠们在一起相互促进和提高技艺。由“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可见汉代一度出现私营手工业发展的局面。

(2)材料四“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家庭手工业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五指明朝后期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这说明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绣……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四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曰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是什么?材料二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一个纺织业中心城市。材料四的纺织业中心在哪儿?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比较材料三、四在经营方式上的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考点】
【答案】

(1)丝。棉。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

(2)齐国的临淄。苏州。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丝织业中心也发生了变化。

(3)材料三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四指明朝中后期丝织业出现的雇佣关系形式。这说明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解析】

(1)由材料“衣履天下”反映的官营手工业的丝纺织业。材料二,结合所学,可知是棉。可以归纳为丝织品太贵重往往为社会上层穿着,而棉布柔软、保暖,并且结实耐用,适合各阶层穿着。

(2)战国时期,齐国的临淄算作是纺织业发达的城市。材料四反映的是苏州。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丝织业中心也发生了变化。

(3)结合所学,材料三是农民的家庭副业形式;材料四指明朝中后期丝织业出现的雇佣关系形式。这说明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大大提高。

13、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松江府志》中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曰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二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种政策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2)试分析上述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考点】
【答案】

(1)重农抑商的政策。始于战国时期。

(2)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解析】

(1)由材料“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可以答为重农抑商的政策。第二小问,可以知道重农抑商始于战国时期。

(2)结合所学,重农抑商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於疏》

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其各自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哪一观点更有道理?

(2)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

【考点】
【答案】

(1)材料一以商为末,认为发展商业会影响农业的发展,理由是商人脱离农业生产又食于农;材料二认为工商皆本,理由是工商业都适应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我认为经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业生产,如争夺劳动力等,但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材料二的观点更有道理。

(2)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明清时期,它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之下违背经济规律,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

【解析】

(1)由材料一“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可见材料一以商为末,认为发展商业会影响农业的发展,理由是商人脱离农业生产又食于农。由材料二“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可见认为工商皆本,理由是工商业都适应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第三问,结合两种说法的优缺点,可以答为:经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业生产,如争夺劳动力等,但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材料二的观点更有道理。

(2)结合苏偶尔,可以答为: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促进经济发展、巩固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明清时期,它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势之下违背经济规律,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