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3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6题,共130分)

1、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 美国联邦宪法   B.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2、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 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C.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D. 废除君主立宪制

3、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  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D.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反复较量,最后以一票之差确立了共和制。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众议员由全国公民选举产生   B. 总统由参议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C. 参议院可直接解散众议院   D. 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5、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

A. 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 其生产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C. 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D. 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6、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 筹集税款   B. 干预立法

C. 招募军队   D. 任命大臣

7、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改革议会制度,中产阶级更多参政

C.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D.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8、

有罗马法学家主张:当对于一个人究竟是自由或者是奴隶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一切怀疑都应偏向自由。下列思想和原则与材料相似的是:

A. 无罪推定原则   B. 不告不理原则

C. 遗嘱优先的原则   D. 注重证据

9、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C. 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D.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10、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C.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11、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 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 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C. 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D. 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12、

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选项标志着罗马法律形成完整体系的是:

A.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B. 公民法的产生

C. 自然法的出现   D. 《民法大全》的颁布

13、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B. 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C. 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14、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15、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 梭伦改革前   B.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C. 梭伦改革时期   D. 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

16、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 民主政治   B. 爱国情怀   C. 城邦观念   D. 公民意识

17、

考古发现,刻有被放逐的铁米斯托里名字的陶片有100枚,系14人所刻写,这反映了希腊民主制度的:

A. 公正性   B. 局限性   C. 广泛性   D. 传承性

18、

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的相同点在于:

 1

A. 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 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C. 顺应经济世界多极化的潮流   D. 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19、

从1973年中日两国互设使馆、互派大使至今已经有44周年,但是两国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从建交以来,影响中日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美国态度   B. 经贸关系   C. 台湾问题   D. 历史问题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依据是:

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②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

③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1、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前指示:“对这次会议持积极态度,力争在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上达成一些协议,促进国际形势的缓和……打破美帝对我国的封锁禁运,相机改进同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关系。”这次国际会议:

A. 使新中国国际大国地位得以体现   B. 是对“一边倒”战略的阐释与体现

C. 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定型   D. 反帝反殖团结合作的亚非精神形成

22、

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也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提出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不结盟政策的提出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3、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说:“尽管从我的愿望来讲,希望加紧实现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但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如果时机不成熟,这种愿望也是不容易实现的。”1972年中日建交的时机“成熟”不包括:

A. 日本对二战的深刻反思   B.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 中日民间交往的推动   D.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24、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交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④②   D. ②③①④

25、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这次会议:

A.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B. 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26、

“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被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27、

材料分析题

60年代初,西德已实现经济奇迹,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和改善国际地位,加之中苏分歧公开化,西德上下出现了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呼声。1964年5月,双方驻瑞士的外交机构就发展两国关系问题首次进行官方接触,但由于各种原因未取得实质性结果。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大门的打开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以及西德同苏联、东欧关系逐步正常化,中国与西欧国家建交出现高潮,以基民盟主席施特劳斯为首的西德对苏强硬派一再试探与中国发展关系,同时西德各界要求同中国建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在野的基民盟要求联邦政府同中国建交,基民盟领导人之一、时任联邦议院外委会主席施罗德提出了访华愿望。勃兰特政府也向中方发出了愿与中国谈判建交的信息。1972年7月,施罗德主席应邀访华,是新中国成立后来访的首位西德重要政治家。施在与周总理的谈话中表示,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联邦政府和在野党都主张两国就建交问题进行谈判。乔冠华副外长以外交学会副会长的名义与施罗德主席共同签署内部谅解,声明两国政府都有早日建交的愿望,并商定通过双方驻第三国的外交代表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这份谅解为两国通过谈判正式建交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1972年10月11日,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与联邦德国外长谢尔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只有15分钟的签字仪式,双方正式签署了中德建交公报。

-据《百度百科》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联邦德国谋 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分析促成1972年联邦德国与中国建交的因素。

河北省永年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考试
一、选择题(共26题,共130分)

1、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 美国联邦宪法   B.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负责,议会基本上对政府没有制约作用。故答案为D项。美国联邦宪法规定总统任命政府高级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须得到国会批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且内阁对议会负责,均能体现出议会对政府的制约,排除A、B、C项。

2、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 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C. 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D. 废除君主立宪制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独立之初的美国是一个松散联盟,国家权力太小,各州权力太大,导致美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面临很大阻碍,不利于美国的发展。因此华盛顿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故答案为B项。美国当时还没有确立联邦制,排除A项;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是为了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不是用来解决邦联体制的弊端,排除C项;美国历史上没有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

3、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  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D.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后,国王尽管“统而不治”,但仍保留“媾和与开战”等名义权力。故答案为C项。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使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但并未完全剥夺国王的权利,排除A项;题中“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表明国王已不可能专权,排除B项;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内阁不对国王负责,排除D项。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共和派和君主派的反复较量,最后以一票之差确立了共和制。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众议员由全国公民选举产生   B. 总统由参议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C. 参议院可直接解散众议院   D. 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对议会负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但内阁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总统负责。故答案为D项。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排除A项;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排除B项;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排除C项。

5、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会议:

A. 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 其生产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C. 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D. 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来看,德意志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以无记名投票的直接选举方式产生,在产生方式上具有民主特征。故答案为B项。德国议会不具有监督政府的权力,不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排除A、C项;直接选举不等同于直接民主,排除D项。

6、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

A. 筹集税款   B. 干预立法

C. 招募军队   D. 任命大臣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英国光荣革命爆发,《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英国国王的权力。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如“征税权属于议会”、“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常备军”,由此可以排除 A、D。《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将立法权交予了议会;故 B亦错。《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还保留了行政权,此选项“任命大臣”包含在行政权当中。故选C。

7、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 改革议会制度,中产阶级更多参政

C.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D.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进行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均发生在工业革命前,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工业革命”不符,排除A、C、D项。

8、

有罗马法学家主张:当对于一个人究竟是自由或者是奴隶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一切怀疑都应偏向自由。下列思想和原则与材料相似的是:

A. 无罪推定原则   B. 不告不理原则

C. 遗嘱优先的原则   D. 注重证据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当对于一个人究竟是自由或者是奴隶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一切怀疑都应偏向自由”,是本着对当事人有利的原则来处理暂时还不能确定结果的问题,无罪推定原则与其相似。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体现的含义不符,排除B、C、D项。

9、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 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 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C. 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D. 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不符合《十二铜表法》的规定输掉了官司,说明了当时罗马法律(公民法)的形式主义特征非常明显。故答案为D项。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中的判决是法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作出的,不能体现程序不公正,排除B项;最终原告败诉不是法官对法律的解释有问题,而是法律原本就是这样规定的,排除C项。

10、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C.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平民通过撤离罗马、拒绝作战等方式,迫使贵族让步,最终制定《十二铜表法》,这说明平民采取的斗争方式有效,并维护了自身权益,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不能说明,排除。

11、

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 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 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C. 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D. 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说明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故答案为D项。根据罗马法的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排除A项;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而不是必须辩护,排除B项;法官审判应重证据但不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排除C项。

12、

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选项标志着罗马法律形成完整体系的是:

A.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B. 公民法的产生

C. 自然法的出现   D. 《民法大全》的颁布

【考点】
【答案】

D

【解析】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故答案为D项。《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排除A项;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是公民法,排除B项;自然法是一种法律思想理论,排除C项。

13、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B. 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C. 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 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无罪的结果是由陪审法庭投票决定的,投票依据少数服从多数即民主的原则,说明当时民主原则贯穿司法审判,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反映按照法定程序辩护判决,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4、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C.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公民试图自杀”本来可以试做是公民的个人自由,但是题目中说到“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说明这种个人自由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故答案为B项。根据此项法律规定,不能说明雅典法律的完备性,排除A项;法律并非绝对禁止自杀,因此这种规定与尊重生命无关,与违背理性精神无关,排除C、D项。

15、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 梭伦改革前   B.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C. 梭伦改革时期   D. 伯利克里任首席将军期间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设立五百人议事会,以及以地区部落代替原来的血缘部落,这是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措施。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的改革措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

16、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 民主政治   B. 爱国情怀   C. 城邦观念   D. 公民意识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的“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是强调公民对于城邦的责任,说明伯利克里强调的是公民意识对维护城邦安全的重要意义。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含义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出来,排除A、B、C项。

17、

考古发现,刻有被放逐的铁米斯托里名字的陶片有100枚,系14人所刻写,这反映了希腊民主制度的:

A. 公正性   B. 局限性   C. 广泛性   D. 传承性

【考点】
【答案】

B

【解析】

陶片放逐法系克里斯提尼创设,主要是为了放逐可能有害雅典民主的人,从题干反映的经验证为14人刻写笔迹来看,陶片放逐法有被人阴谋利用的可能,并不能真正反映民意。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A、C、D项。

18、

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的相同点在于:

 1

A. 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 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C. 顺应经济世界多极化的潮流   D. 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为了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因此二者的共同点是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故答案为D项。只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排除A项;只有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排除B项;二者均与世界经济多极化潮流无关,排除C项。

19、

从1973年中日两国互设使馆、互派大使至今已经有44周年,但是两国关系并非一帆风顺。从建交以来,影响中日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美国态度   B. 经贸关系   C. 台湾问题   D. 历史问题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日本对近代侵略中国的历史一直没有深刻反省,甚至试图美化历史上对亚洲近邻的侵略战争,这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对中日关系也有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最主要因素”的要求,排除A、B、C项。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依据是:

①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②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

③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形势改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在此背景下,为维护国家利益,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①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项。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特点,排除含有②的A、C、D项。

21、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前指示:“对这次会议持积极态度,力争在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上达成一些协议,促进国际形势的缓和……打破美帝对我国的封锁禁运,相机改进同英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关系。”这次国际会议:

A. 使新中国国际大国地位得以体现   B. 是对“一边倒”战略的阐释与体现

C. 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定型   D. 反帝反殖团结合作的亚非精神形成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力争在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上达成一些协议”,说明这是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而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且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故答案为A项。这次会议与“一边倒”战略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关,排除B、C项;1955年万隆会议标志着反帝反殖团结合作的亚非精神形成,排除D项。

22、

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也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提出   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 不结盟政策的提出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考点】
【答案】

D

【解析】

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答案为D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自新中国成立初确立,一直是中国外交遵循的原则,排除A项;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排除B项;不结盟政策不是中国提出的,排除C项。

23、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说:“尽管从我的愿望来讲,希望加紧实现日中两国邦交正常化,但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如果时机不成熟,这种愿望也是不容易实现的。”1972年中日建交的时机“成熟”不包括:

A. 日本对二战的深刻反思   B.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 中日民间交往的推动   D.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考点】
【答案】

A

【解析】

由于日本国内对二战的反思不够,没有真正认识到应当承担的罪责,因此A项不是时机“成熟”的表现,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项。1972年中日建交是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日民间交往的推动,特别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C、D属于时机“成熟”的表现,但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24、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交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④②   D. ②③①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参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中美关系正常化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是1979年。正确排列顺序是③①④②,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B、D项。

25、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说:“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这次会议:

A.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B. 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新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求同存异”是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故答案为D项。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排除A项;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项。

26、

“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被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为: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故答案为B项。“另起炉灶”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排除A项;“一边倒”是指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排除C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27、

材料分析题

60年代初,西德已实现经济奇迹,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和改善国际地位,加之中苏分歧公开化,西德上下出现了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呼声。1964年5月,双方驻瑞士的外交机构就发展两国关系问题首次进行官方接触,但由于各种原因未取得实质性结果。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大门的打开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以及西德同苏联、东欧关系逐步正常化,中国与西欧国家建交出现高潮,以基民盟主席施特劳斯为首的西德对苏强硬派一再试探与中国发展关系,同时西德各界要求同中国建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在野的基民盟要求联邦政府同中国建交,基民盟领导人之一、时任联邦议院外委会主席施罗德提出了访华愿望。勃兰特政府也向中方发出了愿与中国谈判建交的信息。1972年7月,施罗德主席应邀访华,是新中国成立后来访的首位西德重要政治家。施在与周总理的谈话中表示,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时机已经成熟,联邦政府和在野党都主张两国就建交问题进行谈判。乔冠华副外长以外交学会副会长的名义与施罗德主席共同签署内部谅解,声明两国政府都有早日建交的愿望,并商定通过双方驻第三国的外交代表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这份谅解为两国通过谈判正式建交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1972年10月11日,中国外交部长姬鹏飞与联邦德国外长谢尔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只有15分钟的签字仪式,双方正式签署了中德建交公报。

-据《百度百科》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联邦德国谋 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分析促成1972年联邦德国与中国建交的因素。

【考点】
【答案】

(1)背景:联邦德国的发展;新中国的不断发展及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德国反对党基民盟的推动;联邦德国与中国领导人的重视.

(2)因素:美苏争霸的格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法建交;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解析】

本题考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的改善,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

(1)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联邦德国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国际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60年代初,西德已实现经济奇迹,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和改善国际地位,加之中苏分歧公开化,西德上下出现了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呼声”,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

(2)促成1972年联邦德国与中国建交的因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中美关系大门的打开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与西欧国家建交出现高潮”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