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

高中政治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电影《大鱼海棠》的角色、构思取材于《庄子·逍遥游》,该作品充满了中国的神秘感与浪漫色彩,感动了无数观众,荣获了多个奖项。其创作思路也为国产影视作品提供了有益借鉴。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具有生命力

③融合现代流行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是传播手段与形式的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

移动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使用移动支付正逐渐成为人们一种习惯。移动支付的普及应用可以

①增加货币的基本职能  

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③降低货币的流通成本

④使支付更加快捷高效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通知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要严格履行责任,坚持原则,敢于负责。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积极履行管理职能,全面落实从严治党

②健全党内纪律制度,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③抓住依法执政关键,维护我国宪法权威

④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培养优秀党员干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目前,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此,我国将推进特大镇“撤镇设市”改革,赋予其部分县级管理的权限。该做法的哲学依据是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对上层建筑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使生产关系发展  

④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5、

2016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必须推进改革创新,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贴近实际,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和智慧光芒。这体现了

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创新”

②源于社会实践的认识会促进事物发展

③辩证的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当我国从高速发展过渡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时,人们也面临着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转变。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在可物化的指标之外,也要追求健康、安全、个性、闲暇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从哲学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价值观促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  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需要各国

①在国际竞争中谋求本国快速发展  

②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避免别国局势对本国的影响  

④建立平等相待、互惠共赢的关系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依然具有多元的文化意义。这一认知体系形成于对太阳周年运动的观察,彰显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呈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实践活动的丰富性,提示人们遵循季节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从事生产,对世界各国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融入了中医养生、饮食风俗、时间哲学、博物教育等,以“中华岁时节令文化”的形式,将中华文化的特色风格带进了更广阔的国际空间;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世界气象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学者提出,“二十四节气”总结了太阳一年中的变化规律,曾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指南为各地采用,为多民族共享。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温室效应的发生,大自然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应根据身边自然的变化,更科学的认知这一体系,与时俱进地指导当前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

(1)201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在当代具有的文化意义。

(2)运用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知识分析材料中相关学者的观点。

(3)“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民间不同节气的相关仪式或风俗也延续至今。请选择两个节气,写出相关的文化习俗或活动。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农产品品质有待提升,绿色产品有效供给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耕地、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超量使用农药、非法添加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现象严重,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不足;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偏低;主要农产品成本不断攀升,但价格低速,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亟待破解。

材料二  2016年12月19日- 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等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持续抓好“三农”工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聚焦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产品有效供给、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品牌农业发展和市场开拓、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生态保护治理等方面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l)结合材料一,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概括我国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知识,为政府解决当前农村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

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卷(解析版)

高中政治考试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电影《大鱼海棠》的角色、构思取材于《庄子·逍遥游》,该作品充满了中国的神秘感与浪漫色彩,感动了无数观众,荣获了多个奖项。其创作思路也为国产影视作品提供了有益借鉴。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具有生命力

③融合现代流行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是传播手段与形式的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考点】
【答案】

A

【解析】

电影《大鱼海棠》的角色、构思取材于《庄子·逍遥游》,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作,获得了成功,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①正确;《大鱼海棠》感动了无数观众,荣获多个奖项,这表明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具有生命力,②正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错误;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④颠倒了二者关系,故本题答案选择A。

2、

移动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使用移动支付正逐渐成为人们一种习惯。移动支付的普及应用可以

①增加货币的基本职能  

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③降低货币的流通成本

④使支付更加快捷高效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移动支付并不会增加货币的基本职能,①不选;移动支付也不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②不选;移动支付减少了支付流通环节,会降低货币的流通成本,③正确;移动支付会使支付更加快捷高效,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3、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通知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要严格履行责任,坚持原则,敢于负责。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积极履行管理职能,全面落实从严治党

②健全党内纪律制度,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③抓住依法执政关键,维护我国宪法权威

④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培养优秀党员干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①不选;全面从严治党,表明中国共产党健全党内纪律制度,发挥党员模范作用,②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治党,不是强调中国共产党执政,③不选;材料中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举措表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培养优秀党员干部,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

4、

目前,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此,我国将推进特大镇“撤镇设市”改革,赋予其部分县级管理的权限。该做法的哲学依据是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对上层建筑的合理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使生产关系发展  

④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撤镇设市”改革不属于理论上的创新,①不选;“撤镇设市”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改革,它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②正确;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不选;改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所以在特大镇行政管理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的情况下,我国推进特大镇“撤镇设市”改革,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5、

2016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必须推进改革创新,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贴近实际,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和智慧光芒。这体现了

①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创新”

②源于社会实践的认识会促进事物发展

③辩证的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不是“创新”,①不选;认识有正误之分,不是所有的认识都会促进事物的发展,②不选;“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说明辩证的否定是实现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正确;“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C。

6、

当我国从高速发展过渡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时,人们也面临着从物质追求到精神追求的转变。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在可物化的指标之外,也要追求健康、安全、个性、闲暇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等。从哲学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价值观促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小康社会的指标追求也应随社会发展的变化而改变,更加注重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这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判断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①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社会发展从高速发展阶段过渡到可持续发展阶段,人们的价值追求也从物质追求转变到精神追求,这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正确;价值观有正误之分,不是所有的价值观都能促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7、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  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需要各国

①在国际竞争中谋求本国快速发展  

②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避免别国局势对本国的影响  

④建立平等相待、互惠共赢的关系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需要各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只谋求本国快速发展是建设不了联动型世界经济的,①不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需要各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和平共处,②正确;避免别国局势对本国的影响是不可能的,③不选;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需要各国建立平等相待、互惠共赢的关系,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依然具有多元的文化意义。这一认知体系形成于对太阳周年运动的观察,彰显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呈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实践活动的丰富性,提示人们遵循季节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从事生产,对世界各国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融入了中医养生、饮食风俗、时间哲学、博物教育等,以“中华岁时节令文化”的形式,将中华文化的特色风格带进了更广阔的国际空间;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世界气象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学者提出,“二十四节气”总结了太阳一年中的变化规律,曾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指南为各地采用,为多民族共享。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温室效应的发生,大自然也在发生变化。人们应根据身边自然的变化,更科学的认知这一体系,与时俱进地指导当前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

(1)2016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将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说明“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在当代具有的文化意义。

(2)运用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知识分析材料中相关学者的观点。

(3)“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民间不同节气的相关仪式或风俗也延续至今。请选择两个节气,写出相关的文化习俗或活动。

【考点】
【答案】

(1)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二十四节气”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对研究中华文明演进和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②文化是民族的,文化义是世界的。该遗产呈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实践的丰富性,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对世界各国的生产生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③该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文化成果,将相关的多元文化带进国际空间,推进中华文化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软实力。④节气文化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助力世界气象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二十四节气”。在农耕社会曾为多民族共享,但也随着社会发展和自然变化表现出不适应。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具体分析“二十四节气”对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二十四节气”出现了与现代农业、城市化进程不适应的新状况,推动着人们对该文化遗产更科学的认知,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生产生活。(考生如从矛盾观的其他角度讲,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例如:清明一扫墓踏青;冬至一吃饺子;谷雨一插秧,种瓜绅豆”。

【解析】

本题以“二十四节气”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多样性、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原理来回答。结合材料,考生可从“二十四节气”作为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和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二十四节气”对世界各国的生产生活有一定借鉴意义;“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优秀文化成果成为世界遗产,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软实力,有利于助力世界气象科学研究的发展等角度展开回答。

(2)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指的是矛盾,因此本问是要求运用矛盾观的有关知识来回答。结合材料中相关学者的观点,考生可从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二十四节气”对农业发展的作用;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分析“二十四节气”对农耕社会和现代生活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二十四节气”与现代农业、城市化进程不适应的情况推动着人们产生更科学的认识,以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在明确“二十四节气”是什么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及相关文化传统说明即可。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存在的问题仍很突出。农产品品质有待提升,绿色产品有效供给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耕地、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超量使用农药、非法添加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现象严重,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不足;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偏低;主要农产品成本不断攀升,但价格低速,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亟待破解。

材料二  2016年12月19日- 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等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持续抓好“三农”工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地聚焦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产品有效供给、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品牌农业发展和市场开拓、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农业生态保护治理等方面重点工作作出部署。  

(l)结合材料一,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概括我国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知识,为政府解决当前农村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

【考点】
【答案】

(1)问题:资源配置力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利崩率、劳动生产率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建议:①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对农村进行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②提供信息指导,引导农民研究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经营。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 设,引导农民进行诚信经营,加强农村市场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④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加强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和补贴,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②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巾认真履行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③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通过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

本题以“三农问题”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资源配置、宏观调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我国国家性质、我国政府的职能及工作原则、民主集中制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我国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在材料中有表述,考生结合材料进行相关概括即可。针对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考生可从国家要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指导与服务,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等方面展开回答。

(2)材料二是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两个方面来阐释我国是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结合材料,考生可从我国国家性质的角度说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推进供给侧改革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在推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党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我国政府履行相关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各国家机关协调运转,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促进了农业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