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练 人教版高一必修 第章 单元综合检测卷(四)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5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

1、

下列与[H]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H]在酵母菌和乳酸菌中产生的场所完全相同

B.叶绿体中[H]从类囊体向基质移动

C.呼吸作用产生的[H]中H全部来自葡萄糖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相同

2、

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步骤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①注入适宜浓度的淀粉溶液/mL

2

2

2

②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③在一定温度下保温5分钟/℃

0

37

100

④注入斐林试剂检测

对该实验的评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物及酶的选择合理,还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及肝脏研磨液

B.实验中3种温度的选择合理,因为设置了低温、高温和适宜温度

C.实验步骤的设计合理,可用恒温水浴锅保温等方法控制温度

D.步骤④中检测试剂的选择合理,因为反应进行会产生还原糖

3、

CO2供应不足最终可影响到绿色植物释放O2减少,下列叙述中最直接的原因是

A.CO2不足使固定形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

B.三碳化合物还原所消耗的ATP和NADPH减少

C.ATP和NADPH减少使光反应分解水减少

D.ADP、Pi、NADP+减少使光反应分解水减少

4、

下列有关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与黑藻相比,水绵更适宜用作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B.金鱼藻是水生植物,用作探究光合作用产物含O2时,利于收集气体

C.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

D.用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时,不用脱色可直接加碘液使叶片边缘变蓝色

5、

我国研究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合成中的一种重要的酶FtmOX1,这一发现加快了青蒿素人工合成的历程。有关该酶叙述错误的是

A.降低了合成青蒿素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活化能

B.对青蒿素的合成具有调节作用

C.催化反应前后该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

D.贮存该酶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冷藏

6、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与酶的催化有关,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强酸、强碱、高温主要通过破坏肽键使酶失活

D.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属于自变量

7、

关于ATP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含有C、H、O、N、P5种元素

B.“A”中含有1个脱氧核糖和1个腺嘌呤

C.“T”表示3,因而ATP中含有3个特殊的化学键

D.ATP和AD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8、

下列关于酶的本质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一定是酶

B.酶的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

C.酶是活细胞中合成的一类特殊有机物

D.RNA虽具有催化功能但不是酶

9、

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 )

  A、有氧呼吸   B、是无氧呼吸

  C、不是乳酸发酵   D、不是酒精发酵

10、

dATP(d表示脱氧)的结构简式为dA-P~P~P,用某种酶将dATP中的两个特殊的化学键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C.腺苷  磷酸

D.脱氧核糖  磷酸  腺嘌呤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1、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取去除淀粉的某植物叶片打成大小相等的圆片,并将相同数量的叶圆片分别放入A~D四组烧杯中,在25℃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

组别

烧杯中液体成分

处理条件

检测结果

A

富含CO2的纯水

光照

B

富含CO2的纯水

黑暗

C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光照

++

D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黑暗

注:“+”表示检出淀粉,“++”表示检出淀粉含量较高,“-”表示未检出淀粉。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去除植物叶片中的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表分析,将CO2作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_________组。在植物体内,CO2转变为有机物的途径为____________循环。

天天练 人教版高一必修 第章 单元综合检测卷(四)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10题,共50分)

1、

下列与[H]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H]在酵母菌和乳酸菌中产生的场所完全相同

B.叶绿体中[H]从类囊体向基质移动

C.呼吸作用产生的[H]中H全部来自葡萄糖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相同

【考点】
【答案】

B

【解析】

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呼吸作用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乳酸菌为原核生物,呼吸作用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H]从类囊体向基质移动,B正确;呼吸作用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和水,C错误;光合作用产生的[H]是NADPH(中文名:烟酰胺腺嘌呤2核苷磷酸),呼吸作用产生的[H]是NADH(中文名:烟酰胺腺嘌呤2核甘酸),两者不同,D错误。

项目

光合作用

需氧呼吸

[H]

来源

H2O光解产生

需氧呼吸第一、二阶段

去向

还原C3

用于第三阶段还原O2

ATP

来源

光反应阶段产生

三个阶段都产生

去向

用于C3还原供能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植物的C3还原除外)

2、

某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方案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步骤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①注入适宜浓度的淀粉溶液/mL

2

2

2

②注入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③在一定温度下保温5分钟/℃

0

37

100

④注入斐林试剂检测

对该实验的评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物及酶的选择合理,还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及肝脏研磨液

B.实验中3种温度的选择合理,因为设置了低温、高温和适宜温度

C.实验步骤的设计合理,可用恒温水浴锅保温等方法控制温度

D.步骤④中检测试剂的选择合理,因为反应进行会产生还原糖

【考点】
【答案】

B

【解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A、过氧化氢在高温下会分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实验材料,A错误;

B、实验中3种温度的选择合理,因为设置了低温、高温和适宜温度,B正确;

C、实验步骤的设计不合理,应将酶溶液和淀粉溶液在各自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混合,C错误;

D、步骤④中检测试剂的选择不合理,因为还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

故选B。

3、

CO2供应不足最终可影响到绿色植物释放O2减少,下列叙述中最直接的原因是

A.CO2不足使固定形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

B.三碳化合物还原所消耗的ATP和NADPH减少

C.ATP和NADPH减少使光反应分解水减少

D.ADP、Pi、NADP+减少使光反应分解水减少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CO2供应不足导致C5增加C3减少,进而导致消耗的ATP和NADPH减少,ATP和NADPH消耗的减少使得光反应形成ATP和NADPH所需要的ADP、Pi、NADP+减少,最终使光反应受到影响。

故选:D。

4、

下列有关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与黑藻相比,水绵更适宜用作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B.金鱼藻是水生植物,用作探究光合作用产物含O2时,利于收集气体

C.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

D.用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时,不用脱色可直接加碘液使叶片边缘变蓝色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A、与黑藻相比,水绵具有螺旋状的叶绿体,更适宜用作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A正确;

B、金鱼藻是水生生物,用作探究光合作用产物O2时,利于收集气体,B正确;

C、卡尔文利用小球藻,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先形成三碳化合物,再形成葡萄糖,C正确;

D、银边天丝葵探究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时,必需脱色后加碘液,且叶片边缘不变蓝,D错误。

故选D。

5、

我国研究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合成中的一种重要的酶FtmOX1,这一发现加快了青蒿素人工合成的历程。有关该酶叙述错误的是

A.降低了合成青蒿素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活化能

B.对青蒿素的合成具有调节作用

C.催化反应前后该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

D.贮存该酶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冷藏

【考点】
【答案】

B

【解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需要在温和的条件,温度和PH均会影响酶活性。

A、酶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酶对青蒿素的合成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

C、酶作为催化剂在催化反应前后结构不变,C正确;

D、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因此酶适于在低温下保存,D正确。

故选B。

6、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与酶的催化有关,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强酸、强碱、高温主要通过破坏肽键使酶失活

D.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属于自变量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3、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

4、还原糖遇到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淀粉水解后形成还原糖,而蔗糖不能水解仍然是非还原糖。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正确;

B、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分解的专一性实验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分解,本实验的检测试剂只能用斐林试剂,B正确;

C、强酸、强碱、高温主要通过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C错误;

D、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属于自变量,H2O2的分解速率属于因变量,底物的用量、温度等属于无关变量,D正确。

故选C。

7、

关于ATP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含有C、H、O、N、P5种元素

B.“A”中含有1个脱氧核糖和1个腺嘌呤

C.“T”表示3,因而ATP中含有3个特殊的化学键

D.ATP和AD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反应是可逆反应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A、ATP分子中含有C、H、O、N、P五种元素,A正确;

B、“A”由1分子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形成,B错误;

C、“T”表示3,ATP中含有2个特殊的化学键,C错误;

D、由于ATP与ADP的转化发生的场所不同,催化ATP与ADP转化的酶不同,合成ATP时需要的能量来源与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去向不同,所以ATP与ADP的转化是不可逆反应,D错误。

故选A。

8、

下列关于酶的本质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一定是酶

B.酶的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

C.酶是活细胞中合成的一类特殊有机物

D.RNA虽具有催化功能但不是酶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A、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不一定是酶,如某些无机催化剂,A错误;

B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B错误,C正确;

D、酶是蛋白质或RNA,可见有些RNA也是酶,D错误。

故选C。

9、

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 )

  A、有氧呼吸   B、是无氧呼吸

  C、不是乳酸发酵   D、不是酒精发酵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0、

dATP(d表示脱氧)的结构简式为dA-P~P~P,用某种酶将dATP中的两个特殊的化学键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磷酸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C.腺苷  磷酸

D.脱氧核糖  磷酸  腺嘌呤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通常断裂和合成的是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DP(二磷酸腺苷),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MP(一磷酸腺苷)。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A-P~P~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用某种酶将dATP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后的产物是dA-P和磷酸,其中dA-P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1、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取去除淀粉的某植物叶片打成大小相等的圆片,并将相同数量的叶圆片分别放入A~D四组烧杯中,在25℃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

组别

烧杯中液体成分

处理条件

检测结果

A

富含CO2的纯水

光照

B

富含CO2的纯水

黑暗

C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光照

++

D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黑暗

注:“+”表示检出淀粉,“++”表示检出淀粉含量较高,“-”表示未检出淀粉。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去除植物叶片中的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表分析,将CO2作为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_________组。在植物体内,CO2转变为有机物的途径为____________循环。

【考点】
【答案】

葡萄糖和光照   暗处理   A、C   卡尔文  

【解析】

据表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光照、是否含有葡萄糖,因变量是淀粉含量,实验设计的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1)据表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光照、是否含有葡萄糖,即烧杯中液体成分和处理条件。

(2)为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实验前应将植物叶片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以排除叶片中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表格中光照条件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即A、C组。植物体内二氧化碳可以参与卡尔文循环,其产物葡萄糖被运输至细胞质基质后转变为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