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二年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9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4题,共70分)

1、

下列关于动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

⑤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V区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烈性传染病。某养殖户为预防牛口蹄疫,定期给牛肌肉注射疫苗制剂(灭活的口蹄疫病毒+矿物油佐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给牛注射疫苗时,牛产生痛觉的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B.注射疫苗后,机体会依次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给注射过疫苗的牛再接种口蹄疫病毒弱毒株,牛不可能患病

D.注射疫苗后产生了免疫能力的牛体内有记忆B细胞,可能没有记忆T细胞

3、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实例分析正确的是

A.下丘脑有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如呼吸、心跳中枢)

B.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C.大脑皮层受损严重的病人也能完成排尿,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D.学习是将获得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4、

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质子泵在上述过程中可能既是酶又是载体

B.胃内酸碱度是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之一

C.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K+由胃壁细胞进入胃腔不需要质子泵的作用

5、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等紧急情况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将会增加,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说明该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反馈调节。

B.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

C.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一种激素参与调节

D.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6、

关于内环境的稳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脑组织细胞内液中O2与CO2的比值大于组织液中的

B.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

C.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相等

D.毛细血管处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相互转化的量总是平衡的

7、

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8、

下列与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鱼类养殖中,可在饲料中添加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以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

B.身体各细胞都可合成性激素,但只有部分细胞有与性激素结合的受体

C.人在饥饿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可通过静脉注射免疫抑制剂治疗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9、

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反馈调节为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C.人体患病都是稳态失调造成的

D.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减少

10、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C.②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 、尿素等物质

D.外界环境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过11层磷脂双分子层

11、

公司对即将上市的家蝇杀虫剂产品做预期调查,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杀虫剂)性基因型频率调查的结果。已知家蝇的敏感性和抗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家蝇种群来源

敏感型纯合子(%)

抗性杂合子(%)

甲地区

78

20

乙地区

64

32

丙地区

84

14

根据以上信息,不能得出

A.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比丙地区高

B.由于自然选择作用,丙地区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较低,抗性基因频率为9%

C.家蝇抗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D.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使用该产品预期效果不如其他两地

12、

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jrsocin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施用新型抗生素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发生了进化

B.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

13、

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C.甲、乙两物种通过捕食关系发生了共同进化

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14、

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

B.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C.观察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否相同

D.观察两个种群是否能发生交配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5、

某研究小组研究雄性家兔中睾酮(ST,一种雄性激素)与生长激素(GH)的关系,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切口不影响本实验)

项目

ST浓度/(ug·mL-1)

GH浓度/(ug·mL-1)

甲组

m

n

乙组

<m

>n

根据资料,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1)实验目的:研究ST与GH的关系。

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1月龄体重相同的健康雄性家兔12只,ST、GH测定试剂盒,手术器械用具等。

(2)实验步骤:

①将家兔分为甲、乙两组,每组6只。依次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②对两组家兔进行处理:甲组切除性腺,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1个月后,依次测定和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讨论:

①要使实验更严谨,应给甲组家兔注射____________,乙组家兔注射_____________。

②预测进一步实验处理后的结果:甲组GH浓度__________,乙组GH浓度_____________。

③根据预测结果,请举出能促进雄性幼年家兔体重增加的一种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

16、

冬泳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很多研究表明,科学冬泳能提高身体素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寒冷刺激人体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体温调节中枢,经中枢_______,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请用→和必要的文字写出该过程的完整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

(2)人在水中会产生尿意,该感觉的产生______(是/不是)反射,此过程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_(单向/双向)的。

(3)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情况下,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较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泳过程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多,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保证能量的供应。

(5)人体感染某病毒后,心脏瓣膜被自身的免疫系统破坏,该现象的发生是免疫系统_______功能过强。若通过器官移植来治疗患者,移植后人体出现排异反应是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免疫。

17、

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系统。

(3)饭后半小时,图示血管中(从左到右)血液里___________(激素)含量会增多;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物质哪种不可以进入血液________________。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A液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______________;由于病理引起A液增多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少于2种)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_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_物质。

18、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上的动物。由于剧烈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与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相似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用进废退 D.生殖隔离

②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形成是环境对生物种群长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③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_______________变小。

(2)计算Va在A种群中频率________(用百分号表示,保留一位小数)。已知A种群若干年后成为B种群,则B相对A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是/否),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VaVb

200

0

VaVa

50

12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3)在某个非常大的果蝇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不考虑自然选择对果蝇眼睛颜色性状的作用。现在种群中雌雄果蝇个体数量比为1:1,且在雄性果蝇中红眼(XBY):白眼(XbY)=3:1,雌性果蝇中红眼(XBXB):红眼(XBXb):白眼(XbXb)=9:6:1。如果将该种群中的白眼雌性果蝇除去,让剩余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则F1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高二年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14题,共70分)

1、

下列关于动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

⑤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V区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考点】
【答案】

B

【解析】

1、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同,大部分是蛋白类,而性激素是类固醇。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3、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说话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说明H区即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

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①正确;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②正确;

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③错误;

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④正确;

⑤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H区,⑤错误。

故选B。

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偶蹄动物烈性传染病。某养殖户为预防牛口蹄疫,定期给牛肌肉注射疫苗制剂(灭活的口蹄疫病毒+矿物油佐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给牛注射疫苗时,牛产生痛觉的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B.注射疫苗后,机体会依次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给注射过疫苗的牛再接种口蹄疫病毒弱毒株,牛不可能患病

D.注射疫苗后产生了免疫能力的牛体内有记忆B细胞,可能没有记忆T细胞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A、牛产生痛觉的感受器位于皮肤,A错误;

B、病毒侵入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启动,体液免疫作用于侵入内环境中的病毒,通过阻止其传播感染而发挥免疫效应,当病毒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通过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而发挥免疫效应,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的抗原再由体液免疫清除,B错误;

C、给注射过疫苗的牛再接种口蹄疫病毒弱毒株,牛可能患病,C错误;

D、注射疫苗后产生了免疫能力的牛体内有记忆B细胞,可能没有记忆T细胞,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实例分析正确的是

A.下丘脑有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如呼吸、心跳中枢)

B.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只有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

C.大脑皮层受损严重的病人也能完成排尿,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D.学习是将获得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

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A、呼吸中枢在脑干,不在下丘脑,A错误;

B、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神经中枢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言语中枢,B错误;

C、大脑皮层受损,机体能排尿,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C正确;

D、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错误。

故选C。

4、

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质子泵维持的,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质子泵在上述过程中可能既是酶又是载体

B.胃内酸碱度是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之一

C.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K+由胃壁细胞进入胃腔不需要质子泵的作用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质子泵催化1分子的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1个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1个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说明该质子泵运输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可见钾离子浓度在细胞内高于细胞外,H+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胃腔是酸性环境),说明该质子泵运输物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A、根据题意可知,质子泵具有催化作用和运输作用,因此可能既是酶又是载体,A正确;

B、胃腔是人体的外部环境,不是内环境,B错误;

C、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消耗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说明其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

D、根据题意可知,K+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质子泵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5、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等紧急情况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将会增加,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说明该激素的分泌存在着反馈调节。

B.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

C.多种激素参与体温调节过程,但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只有一种激素参与调节

D.某人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考点】
【答案】

B

【解析】

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2、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A、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等紧急情况下,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多,A错误;

B、某人因出汗较多,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加强,B正确;

C、多种激素共同参与体温恒定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C错误;

D、发烧时体温一直维持在38℃左右,此时其体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

故选B。

6、

关于内环境的稳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脑组织细胞内液中O2与CO2的比值大于组织液中的

B.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

C.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相等

D.毛细血管处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相互转化的量总是平衡的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A、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脑组织细胞内液中O2与CO2的比值小于组织液,A错误;

B、二氧化碳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当吸入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混合气时,会使肺泡的二氧化碳量升高,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随之升高,这样就形成了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呼吸中枢的活动就加强,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也增大,从而加快对二氧化碳的清除。此过程中既有化学物质CO2的参与,又有神经中枢(呼吸中枢)的参与,因此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B正确;

C、一般情况下,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高,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低,C错误;

D、血浆和组织液之间不断发生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需要经过淋巴回流进入血浆,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D错误。

故选B。

7、

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水盐平衡调节

1

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结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故选B。

8、

下列与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鱼类养殖中,可在饲料中添加促性腺激素类药物以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

B.身体各细胞都可合成性激素,但只有部分细胞有与性激素结合的受体

C.人在饥饿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D.可通过静脉注射免疫抑制剂治疗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促性腺激素,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的生殖细胞的形成;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促性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A、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能被消化液消化,饲喂起不到作用,A错误;

B、只有性腺细胞合成性激素,B错误;

C. 人在饥饿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能调节血糖含量升高,而升血糖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血糖,这又需要胰岛素的作用.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胰岛素分泌,C正确;

D、“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T细胞数量少,是细胞免疫有缺陷病,不能通过静脉注射免疫抑制剂治疗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错误。

故选C。

9、

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反馈调节为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C.人体患病都是稳态失调造成的

D.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减少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错误;

B、在人体与生态系统中,稳态的维持都以反馈调节为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稳态的维持多是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B错误;

B、人体疾病的发生不都是由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如遗传病,B错误;

D、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的含量会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胰岛细胞消耗葡萄糖,血糖的含量会减少,D正确。

故选D。

10、

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C.②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 、尿素等物质

D.外界环境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穿过11层磷脂双分子层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淋巴)、②(血浆)、③(组织液)组成的,④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液④,B错误;

C、②血浆中含激素、血浆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正确;

D、氧气从外界进入肌肉在组织细胞的模式图为:

1

所以当氧气从外界进入肌肉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需要穿过11层生物膜,22层磷脂分子层,D正确。

故选B。

11、

公司对即将上市的家蝇杀虫剂产品做预期调查,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杀虫剂)性基因型频率调查的结果。已知家蝇的敏感性和抗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家蝇种群来源

敏感型纯合子(%)

抗性杂合子(%)

甲地区

78

20

乙地区

64

32

丙地区

84

14

根据以上信息,不能得出

A.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比丙地区高

B.由于自然选择作用,丙地区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较低,抗性基因频率为9%

C.家蝇抗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D.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使用该产品预期效果不如其他两地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甲地区:aa=78%、Aa=20%、AA=2%,则该地区A=12%、a=88%;乙地区:aa=64%、Aa=32%、AA=4%,则该地区A=20%、a=80%;丙地区:aa=84%、Aa=14%、AA=2%,则该地区A=9%,a=91%。

A、甲地区的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是A为12%,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A为9%,A正确;

B、通过分析可知,自然选择通过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丙地区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较低,抗性基因频率为9%,B正确;

C、家蝇抗药性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正确;

D、乙地区的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高,不是基因突变的频率高,单从题干不能判断3个地区的基因突变率的高低,D错误。

故选D。

12、

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jrsocin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施用新型抗生素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发生了进化

B.按现代进化理论解释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变异定向积累的结果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

D.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其,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

A、现代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不是个体,A错误;

B、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是原有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超级细菌一定发生了进化,C正确;

D、施用新型抗生素(Lysocin 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并不一定灭绝,D错误。

故选C。

13、

甲、乙两物种在某一地区共同生存了上百万年,甲以乙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B.物种乙的存在与进化会阻碍物种甲的进化

C.甲、乙两物种通过捕食关系发生了共同进化

D.甲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基因频率的改变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A、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甲、乙的进化可能与该地区环境变化有关,A正确;

B、客观上物种甲的存在与进化会促进物种乙的进化,B错误;

C、甲、乙两物种通过捕食关系发生了共同进化,C正确;

D、由于甲以乙为食,甲会对乙进行选择,因此甲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可能引起乙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正确。

故选B。

14、

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

B.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C.观察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否相同

D.观察两个种群是否能发生交配

【考点】
【答案】

B

【解析】

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者关系如图所示:

1

由此可见,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出现生殖隔离。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因此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可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若存在生殖隔离现象则不属于同一个物种,反之属于同一个物种。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0分)

15、

某研究小组研究雄性家兔中睾酮(ST,一种雄性激素)与生长激素(GH)的关系,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切口不影响本实验)

项目

ST浓度/(ug·mL-1)

GH浓度/(ug·mL-1)

甲组

m

n

乙组

<m

>n

根据资料,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1)实验目的:研究ST与GH的关系。

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1月龄体重相同的健康雄性家兔12只,ST、GH测定试剂盒,手术器械用具等。

(2)实验步骤:

①将家兔分为甲、乙两组,每组6只。依次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②对两组家兔进行处理:甲组切除性腺,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1个月后,依次测定和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讨论:

①要使实验更严谨,应给甲组家兔注射____________,乙组家兔注射_____________。

②预测进一步实验处理后的结果:甲组GH浓度__________,乙组GH浓度_____________。

③根据预测结果,请举出能促进雄性幼年家兔体重增加的一种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实验假设: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   不切除性腺(不做处理)   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适量ST溶液   等量生理盐水   下降   不变   切除性腺(或阉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实验设计题解法:

(1)选择材料,分组编号:题干中的材料、用具是帮助我们分析方法步骤的主要依据,一定要认真分析,看给出的材料、用具能不能直接运用,不能直接运用的,需要怎样处理才能把干扰因素排除。依据实验所需的组数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分组编号或编组,在步骤中明确表达出来。

(2)操控自变量,设置对照组:根据实验目的,依据自变量的情况确定所需要的实验组的数量,设置对照组,对材料施以不同的处理。同时依据单一变量原则设法控制无关变量,设法提供其他的适宜条件。

(3)确定并描述因变量的观察或测量:在实验的最后一步,要明确本实验需观察或测量的内容,记录实验结果。

(1)由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假设:ST含量的增加能使GH的含量下降。

(2)实验步骤:

①分组,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原有ST和GH的浓度;

②对两组家兔的处理:甲组切除性腺,乙组为对照组即不切除性腺;

③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1个月后,依次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ST和GH的浓度。

(3)分析讨论:

①要使实验更严谨,可再给甲组家兔注射适量ST溶液,乙组家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然后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血液中的GH浓度,求两组的平均值。

②由B组数据可得进一步实验处理后的结果:甲组GH浓度下降,乙组GH浓度不变。

③由实验数据可得,要促进雄性幼年家兔体重增加的一种处理方法:切除性腺(或阉割)。

16、

冬泳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很多研究表明,科学冬泳能提高身体素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寒冷刺激人体皮肤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体温调节中枢,经中枢_______,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请用→和必要的文字写出该过程的完整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

(2)人在水中会产生尿意,该感觉的产生______(是/不是)反射,此过程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_(单向/双向)的。

(3)心跳加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情况下,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较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泳过程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多,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保证能量的供应。

(5)人体感染某病毒后,心脏瓣膜被自身的免疫系统破坏,该现象的发生是免疫系统_______功能过强。若通过器官移植来治疗患者,移植后人体出现排异反应是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免疫。

【考点】
【答案】

分析、综合(或处理)   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   不是   单向   激素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传递需要时间长,而兴奋通过反射弧传导所需时间短   摄取和利用   防卫   细胞  

【解析】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1)神经中枢的作用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通过分析可知,寒冷环境反射过程的完整反射弧是: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

(2)人在水中会产生尿意,感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完成的,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是反射,此过程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较慢,其原因是激素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传递需要时间长而兴奋通过反射弧传导所需时间短。

(4)胰岛素会增多,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保证能量的供应。

(5)人体感染某病毒后,心脏瓣膜被自身的免疫系统破坏,该现象的发生是免疫系统防卫功能过强。器官移植后会引起人体细胞免疫。

17、

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系统。

(3)饭后半小时,图示血管中(从左到右)血液里___________(激素)含量会增多;该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高血糖素;这两种物质哪种不可以进入血液________________。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A液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______________;由于病理引起A液增多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少于2种)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_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_物质。

【考点】
【答案】

内环境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胰岛素   胰蛋白酶   组织水肿   过敏反应、长期营养不良   毛细淋巴管堵塞、肾炎   B   缓冲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其中A液为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B液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液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1)A组织液、B血浆、C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或者细胞外液。

(2)Na+、Cl-绝大部分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浆,再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人体内环境,葡萄糖、氨基酸绝大部分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浆,再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人体内环境,因此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

(3)饭后半小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浆,血浆中血糖浓度升高,图示血管中(从左到右)血液里胰岛素含量会增多;胰岛素是激素,直接分泌进入血液,胰蛋白质酶通过导管可分泌到小肠中,故胰蛋白酶不能进入血液。

(4)由于病理引起A组织液增多,其结果是将会引起组织水肿;过敏反应、长期营养不良、毛细淋巴管堵塞、肾炎,均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造成组织液增多,即组织水肿。

(5)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因图中的B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食用酸性物质后,可与缓冲物质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从而使pH值基本不变。

18、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上的动物。由于剧烈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与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相似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A.适应辐射   B.地理隔离   C.用进废退 D.生殖隔离

②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形成是环境对生物种群长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③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_______________变小。

(2)计算Va在A种群中频率________(用百分号表示,保留一位小数)。已知A种群若干年后成为B种群,则B相对A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是/否),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表为V基因在种群A和B中基因型个体数:

基因型

A种群(个)

B种群(个)

VaVb

200

0

VaVa

50

120

VbVc

100

200

VcVc

150

50

VaVc

100

80

(3)在某个非常大的果蝇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无迁入和迁出,无突变,不考虑自然选择对果蝇眼睛颜色性状的作用。现在种群中雌雄果蝇个体数量比为1:1,且在雄性果蝇中红眼(XBY):白眼(XbY)=3:1,雌性果蝇中红眼(XBXB):红眼(XBXb):白眼(XbXb)=9:6:1。如果将该种群中的白眼雌性果蝇除去,让剩余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则F1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种群   D   自然选择   基因库   33.3%   是   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1/40  

【解析】

分析材料: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材料一中“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和材料二中“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都说明种群间产生了生殖隔离。

分析题图:A种群的基因型为5种,B种群为4种(缺少基因型VaVb)。

(1)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①材料一中“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材料二中“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也说明这两个种群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故选D。

②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这说明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

③基因库是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在材料二中,种群中个体数减少,这会导致该种群的基因库变小。

(2)Va的频率=133.3%;已知A种群若干年后成为B种群,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故B相对A发生了进化。

(3)在种群中雌雄个体数量比为1:1,且在雄性果蝇中红眼(XBY):白眼(XbY)=3:1,说明XB的基因频率为3/4,Xb为1/4,则雌性果蝇中XBXB为3/4×3/4=9/16,XBXb为2×3/4×1/4=6/16,XbXb为1/16,去掉白眼雌性果蝇,雌性果蝇中XBXB为3/5,XBXb为2/5。如果将该种群中的白眼雌性果蝇除去,让剩余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则F1中白眼雌性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4×2/5×1/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