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月联合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我国海南省的椰子树曾受外来物种红棕象甲(一种昆虫)的肆虐。它将椰子树的树干吃空,椰农们损失惨重。科研人员利用其趋光性和对性引诱剂敏感等特性进行了有效防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棕象甲与当地的各种甲虫构成了一个群落

B.红棕象甲的进入,可能会降低当地的物种多样性

C.利用趋光性诱杀红棕象甲与使用灯光采集土壤小动物的原理相同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红棕象甲,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2、

研究发现,降低小鼠血糖浓度能有效抑制某些癌症发生。低糖饮食能够降低小鼠的血糖浓度,药物A可抑制肾小管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以上两种措施综合实施可更好地治疗小鼠鳞状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鼠鳞状癌细胞或许比其它类型的癌细胞更加依赖葡萄糖

B.长期使用药物A会使小鼠多食、多饮、多尿且体重减轻

C.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后,对癌细胞增殖有利

D.药物A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对水重吸收的效果相反

3、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面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产生的变异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B.新物种的出现都是细微变异长期遗传积累的结果

C.基因重组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复制时的染色体丢失88个碱基对所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4、

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IDS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主要与B细胞的过度凋亡有关

B.分化后的细胞中,RNA和蛋白质成分往往会发生改变

C.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不同时期细胞内酶的种类与活性都不变

D.衰老的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减弱,糖蛋白减少

5、

柱花草主要生存在年平均气温19 - 25℃的地区,其对低温胁迫较为敏感,易发生冷害。下表为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柱花草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相关指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分组

处理类型检测内容

净光合速率(µmolO2/m2•s)

总光合速率(µmolO2/m2•s)

CO2固定酶活性(µmolaCO2/mg蛋白•min)

甲组

6℃处理

3.11

3.51

3.34

乙组

25℃处理

14.78

15.15

6.68

丙组

36℃处理

14.14

14.51

6.07

A.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乙组,甲组、丙组为实验组

B.对柱花草生长的影响,6℃条件下比36℃条件下要更大

C.在6℃条件下,可通过增加CO2,浓度来提高柱花草的总光合速率

D.与光合作用相比,温度胁迫对柱花草的呼吸作用无显著影响

6、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膜上的核孔,有利于DNA和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细胞核

B.溶酶体能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突触后膜上有受体,有利于接受递质,实现信息传递

D.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

二、非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7、

I.小麦锈病是导致小麦减产的原因之一。科学家在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有一种山羊草抗锈病能力较强,他们期望借此培育出一种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锈病基因是本实验的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______的因子。

(2)科学家从这种山羊草某时期的细胞中提取mRNA,采用___法等获得了包含有抗锈病基因的序列。这样的序列叫___(选填“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或“cDNA”)。

(3)在将抗锈病基因导入小麦细胞时,难以采用花粉管通道法的原因是____。

(4)获得转基因小麦后,科学家通常通过____(选填“DNA分子杂交技术”或“抗原——抗体杂交”或“抗病的接种实验”)的方法判断实验是否最终成功。

Ⅱ.1997年,英国学者韦尔穆特等宣布,用成年绵羊乳腺细胞培育出体细胞核移植后代——多利羊。多利羊的出生在生物界曾引起巨大的轰动。

(1)多利羊的培育成功,证明了____(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角度分析)。

(2)除了从乳腺中分离出体细胞外,科学家们还可以从动物的非生殖腺组织中获得体细胞。其中重要的一步是要用___处理组织块,以获得细胞悬液。

8、

I.某造纸厂遵照环保部门的要求,通过革新工艺,用除尘装置收集到了大量的纸屑灰(含丰富的纤维素但不能再用于造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你建议他们从___的环境中获取该微生物。

(2)一般来讲,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____法,然后采用平板划线法和____法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纯化。

(3)从已获得的能分解纤维素的样品中,可以通过颜色反应中____来判断这些微生物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大小。

(4)请从环保和降低成本的角度,针对纸屑灰提出一种可行的变废为宝的办法。____。

Ⅱ.某屠宰场想提高猪血资源的附加值,决定对猪血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供技术帮助。

(1)从猪血中提取血红蛋白时,其中要对不同蛋白质进行分离。我们把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称为____。从凝胶柱中首先分离出来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比较________的蛋白质。

(2)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分离的方法属于____。

9、

某种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直毛(B)对分叉毛(b)为显性,A与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B与b基因的位置未知(不考虑在Y染色体上)。现用纯合的灰身分叉毛雄蝇与纯合的黑身直毛雌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4∶1∶1。已知该种果蝇某种基因组成的卵细胞不能受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基因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有____基因的卵细胞不能受精。

(2)根据上述实验的统计结果,还不能判断出 B与b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其理由是________。

(3)为了判断B与b基因是否只在X染色体上,还需对F2的果蝇进行选择性统计分析。请简要写出两种统计方案(统计的对象及表现型条件)。

①方案1:统计F2中的____。

②方案2:统计F2中的____。

10、

群落的演替一般从植物的定居开始,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出现的第一种生物一般是____。后定居的植物能在该地生存,是因为____,后来它能取代第一种生物而成为优势种群,其原因是___。

(2)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数目不断变化。我们把群落中这些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

(3)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的种间关系逐渐复杂。生态学家在某牧草地放置占地约lm2的石头,在距石头不同距离处,研究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有机物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图。

1

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对蝗虫种群密度增大以及对天敌捕食蜥蜴的影响是____(选填“都有利”或“都不利”或“只对后者有利”或“只对前者有利”)。

11、

为研究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对花芽性别分化的影响,科研人员用雌、雄同株异花的丝瓜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他们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分别用下列4种溶液处理24h,然后种植、计数各组雄花与雌花的平均数。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处理

雄花

雌花

雄花和雌花的比值

清水

19.8

3.2

6.2

赤霉素(120mg/L)

4.5

4.5

1.0

细胞分裂素(120mg/L)

26.1

1.2

21.8

乙烯(120mg/L)

16.7

3.1

5.4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因变量为____。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浓度下的____(激素)对丝瓜花芽的性别分化影响最小;与对照组相比,____(激素)不利于雄花但利于雌花的形成。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两种激素对丝瓜花芽的性别分化表现为____作用。

(3)不同激素之所以能影响丝瓜的雌雄花分化,是因为____。

12、

某研究小组用下图一的实验装置测量在一定光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1 h内密闭容器CO2的变化量,并绘制成下图二中的曲线A;曲线B是在黑暗和不同温度条件下,1 h内密闭容中CO2的变化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图中曲线A所表达的是____(选填“总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或“呼吸速率”)。

(2)据图可知,在光照条件下,25℃时该植物总光合速率为____ppm/h(以CO2变化量衡量);40℃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

(3)若给某植物提供C18O2和H2O,首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___(选填“C3”或“C5”)。一段时间后,释放的氧气中也含有18O。其原因是____。

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月联合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我国海南省的椰子树曾受外来物种红棕象甲(一种昆虫)的肆虐。它将椰子树的树干吃空,椰农们损失惨重。科研人员利用其趋光性和对性引诱剂敏感等特性进行了有效防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棕象甲与当地的各种甲虫构成了一个群落

B.红棕象甲的进入,可能会降低当地的物种多样性

C.利用趋光性诱杀红棕象甲与使用灯光采集土壤小动物的原理相同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红棕象甲,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物种引入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或者因生态系统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而成为入侵者,大多会在新的环境中大肆繁殖、扩散并造成危害,改变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使当地的一些物种消失,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降低。

A、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A错误;

B、红棕象甲的进入可能会因缺少天敌或因生态系统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的生物而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污染,可能会降低当地的物种多样性,B正确;

C、放置灯光采集土壤小动物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趋湿、避高温的特点,C错误;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红棕象甲,属于生物防治方法,D错误。

故选B。

2、

研究发现,降低小鼠血糖浓度能有效抑制某些癌症发生。低糖饮食能够降低小鼠的血糖浓度,药物A可抑制肾小管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以上两种措施综合实施可更好地治疗小鼠鳞状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鼠鳞状癌细胞或许比其它类型的癌细胞更加依赖葡萄糖

B.长期使用药物A会使小鼠多食、多饮、多尿且体重减轻

C.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后,对癌细胞增殖有利

D.药物A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对水重吸收的效果相反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分析可知,通过降低小鼠血糖的浓度可更好地治疗小鼠鳞状癌,由此可推测该癌细胞可能更多地依赖葡萄糖;如果长期使用药物A进行治疗,会使小鼠血糖浓度长期过低并且可能造成糖尿,小鼠会出现多食、多饮、多尿且体重减轻等症状。若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后,会造成细胞糖代谢障碍,对癌细胞增殖不利。

A、根据题目中的描述,降低小鼠血糖浓度能更好地治疗小鼠鳞状癌,由此可推测,小鼠鳞状癌细胞或许比其它类型的癌细胞更加依赖葡萄糖,A正确;

B、根据药物A的作用效果,其可抑制肾小管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这样可造成血糖浓度的降低及一部分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血糖浓度过低会使小鼠多食,因能量代谢不足而氧化脂肪等其他非物质,导致体重减轻;一部分糖随尿排出会过多地带走体内水分,造成小鼠多饮和多尿,B正确;

C、胰岛素能够促进各个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如果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会导致癌细胞血糖利用过程障碍,影响癌细胞的生命活动,C错误;

D、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效果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中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而药物A可抑制肾小管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这样可造成一部分糖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尿量增多,D正确。

故选C。

3、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面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产生的变异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B.新物种的出现都是细微变异长期遗传积累的结果

C.基因重组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复制时的染色体丢失88个碱基对所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A、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如果生物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这样的变异叫不可遗传变异,不能传递给后代。另外体细胞突变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A错误;

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某些多倍体的形成(如二倍体形成四倍体),在短时间内产生了生殖隔离,形成了新物种,B错误;

C、基因重组包括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C错误;

D、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属于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D。

4、

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IDS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主要与B细胞的过度凋亡有关

B.分化后的细胞中,RNA和蛋白质成分往往会发生改变

C.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不同时期细胞内酶的种类与活性都不变

D.衰老的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减弱,糖蛋白减少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遗传物质不变。

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A、AIDS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主要与T细胞的过度凋亡有关,A错误;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导致不同功能的细胞中RNA和蛋白质发生改变,B正确;

C、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不同时期细胞内酶的种类与活性会有所不同,C错误;

D、衰老的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减弱,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癌变后,糖蛋白减少,D错误。

故选B。

5、

柱花草主要生存在年平均气温19 - 25℃的地区,其对低温胁迫较为敏感,易发生冷害。下表为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柱花草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等相关指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分组

处理类型检测内容

净光合速率(µmolO2/m2•s)

总光合速率(µmolO2/m2•s)

CO2固定酶活性(µmolaCO2/mg蛋白•min)

甲组

6℃处理

3.11

3.51

3.34

乙组

25℃处理

14.78

15.15

6.68

丙组

36℃处理

14.14

14.51

6.07

A.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乙组,甲组、丙组为实验组

B.对柱花草生长的影响,6℃条件下比36℃条件下要更大

C.在6℃条件下,可通过增加CO2,浓度来提高柱花草的总光合速率

D.与光合作用相比,温度胁迫对柱花草的呼吸作用无显著影响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柱花草主要生存在年均气温19 - 25℃的地区,故三组实验里,25℃组为对照组,而6℃和36℃条件均超出了柱花草的适应温度范围,均为实验组,6℃组为低温胁迫处理实验组,36℃组为高温胁迫处理实验组。6℃处理后,CO2固定酶活性降低了一半,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均有所降低;36℃处理后,CO2固定酶活性只少许降低,净光合速率和总光合速率下降程度也不大。

A、分析题意可知,柱花草主要生存在年均气温19 - 25℃的地区,故三组实验里,25℃组为对照组,A正确;

B、与25℃比较,6℃组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和总光合速率下降均比36℃组更显著,因而6℃对柱花草生长的影响更大,B正确;

C、6℃处理条件下,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固定酶活性,即使增加CO2浓度,暗反应速率也不会明显增加,故不能通过增加CO2浓度来提高总光合速率,C错误;

D、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6℃和36℃条件下,总光合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下降程度相差不大,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则可说明温度改变,对呼吸速率改变影响较小,D正确。

故选C。

6、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核膜上的核孔,有利于DNA和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细胞核

B.溶酶体能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C.突触后膜上有受体,有利于接受递质,实现信息传递

D.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RNA和蛋白质进出的通道;溶酶体能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有利于接受递质,实现信息传递;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

A、核膜上的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核孔具有选择性,DNA不能通过,A错误;

B、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正确;

C、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这些受体有利接受递质,实现信息传递,C正确;

D、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7、

I.小麦锈病是导致小麦减产的原因之一。科学家在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有一种山羊草抗锈病能力较强,他们期望借此培育出一种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锈病基因是本实验的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______的因子。

(2)科学家从这种山羊草某时期的细胞中提取mRNA,采用___法等获得了包含有抗锈病基因的序列。这样的序列叫___(选填“基因组文库”或“cDNA文库”或“cDNA”)。

(3)在将抗锈病基因导入小麦细胞时,难以采用花粉管通道法的原因是____。

(4)获得转基因小麦后,科学家通常通过____(选填“DNA分子杂交技术”或“抗原——抗体杂交”或“抗病的接种实验”)的方法判断实验是否最终成功。

Ⅱ.1997年,英国学者韦尔穆特等宣布,用成年绵羊乳腺细胞培育出体细胞核移植后代——多利羊。多利羊的出生在生物界曾引起巨大的轰动。

(1)多利羊的培育成功,证明了____(从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角度分析)。

(2)除了从乳腺中分离出体细胞外,科学家们还可以从动物的非生殖腺组织中获得体细胞。其中重要的一步是要用___处理组织块,以获得细胞悬液。

【考点】
【答案】

调控作用   逆(反)转录   cDNA   花小,难以操作   抗病的接种实验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I.(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以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从山羊草细胞中提取mRNA,以此mRNA为模板采用逆(反)转录法等获得包含有抗锈病基因的序列。这样的序列叫cDNA。

(3)由于小麦的花小,难以操作等原因,在将抗锈病基因导入小麦细胞时,很难采用花粉管通道法。

(4)抗锈病转基因小麦培育成功的标志是具备抗锈病能力,因此获得转基因小麦后,科学家通常通过抗病的接种实验的方法判断实验是否最终成功。

Ⅱ.(1)多利羊的培育成功,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首先将组织分散成许多单个细胞。方法是从健康动物体内取出组织块,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这样组织就会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获得细胞悬液。

8、

I.某造纸厂遵照环保部门的要求,通过革新工艺,用除尘装置收集到了大量的纸屑灰(含丰富的纤维素但不能再用于造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你建议他们从___的环境中获取该微生物。

(2)一般来讲,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____法,然后采用平板划线法和____法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纯化。

(3)从已获得的能分解纤维素的样品中,可以通过颜色反应中____来判断这些微生物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大小。

(4)请从环保和降低成本的角度,针对纸屑灰提出一种可行的变废为宝的办法。____。

Ⅱ.某屠宰场想提高猪血资源的附加值,决定对猪血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供技术帮助。

(1)从猪血中提取血红蛋白时,其中要对不同蛋白质进行分离。我们把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称为____。从凝胶柱中首先分离出来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比较________的蛋白质。

(2)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分离的方法属于____。

【考点】
【答案】

富含纤维素(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或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   刚果红染色法   稀释涂布平板   透明圈的大小   栽培食用菌(发酵生产葡萄糖)   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   大   电泳  

【解析】

(1)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凝胶色谱法也称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从凝胶柱中首先分离出来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的蛋白质。

(3)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电泳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I.(1)由于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若要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一般选择富含纤维素(树林中多年落叶形成的腐殖土或多年积累的枯枝败叶)的环境中获取该微生物。

(2)一般来讲,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然后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纯化。

(3)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刚果红染色法,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利用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可以通过颜色反应中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这些微生物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大小。

(4)纸屑灰尘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多糖类物质,因此从环保和降低成本的角度可选择用其栽培食用菌(发酵生产葡萄糖)。

Ⅱ.(1)凝胶色谱法也称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因此从凝胶柱中首先分离出来的是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的蛋白质。

(2)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电泳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9、

某种果蝇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直毛(B)对分叉毛(b)为显性,A与a基因在常染色体上,B与b基因的位置未知(不考虑在Y染色体上)。现用纯合的灰身分叉毛雄蝇与纯合的黑身直毛雌蝇杂交,F1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4∶1∶1。已知该种果蝇某种基因组成的卵细胞不能受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基因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有____基因的卵细胞不能受精。

(2)根据上述实验的统计结果,还不能判断出 B与b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其理由是________。

(3)为了判断B与b基因是否只在X染色体上,还需对F2的果蝇进行选择性统计分析。请简要写出两种统计方案(统计的对象及表现型条件)。

①方案1:统计F2中的____。

②方案2:统计F2中的____。

【考点】
【答案】

遵循   ab   无论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都满足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雌果蝇是否都为直毛   (灰身)分叉毛果蝇是否都为雄性  

【解析】

根据题目在F2中没有黑身分叉毛个体,又因为“该种果蝇某种基因组成的卵细胞不能受精”,所以可以推测不能受精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根据F2中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可以推测出相关基因所控制的表现型进行了自由组合,因此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1)根据题目在F2中没有黑身分叉毛个体,又因为“该种果蝇某种基因组成的卵细胞不能受精”,所以可以推测不能受精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若B与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A与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若B与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可以推测F1的基因型为AaBb按照上述推测F1自由交配其配子组合如下:

  ♂

AB

Ab

aB

a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aB

AaBB

AaBb

aaBB

aaBb

由此可以看出F2的性状分离比为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4∶1∶1,与题目中信息相符,因此,F1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综上所述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2)若B与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自由交配,其配子组合如下表:

  ♂

AXB

AY

aXB

aY

AXB

AAXBXB

AAXBY

AaXBXB

AaXBY

AXb

AAXBXb

AAXbY

AaXBXb

AaXbY

aXB

AaXBXB

AaXBY

aaXBXB

aaXBY

再根据上述(1)分析,B与b基因无论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都满足题目中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4∶1∶1,因此还不能判断出 B与b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3)若B与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根据题目中的杂交过程,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根据伴X遗传特点,F2中雌性果蝇均为直毛,并且分叉毛果蝇全都为雄性。而若B与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子代雌、雄性中均存在直毛和分叉毛。所以要判断B与b基因是否只在X染色体上,仅需对F2的果蝇进行选择性统计若F2中雌性果蝇均为直毛或F2中分叉毛果蝇全都为雄性,则可判断B与b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10、

群落的演替一般从植物的定居开始,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为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出现的第一种生物一般是____。后定居的植物能在该地生存,是因为____,后来它能取代第一种生物而成为优势种群,其原因是___。

(2)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数目不断变化。我们把群落中这些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

(3)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的种间关系逐渐复杂。生态学家在某牧草地放置占地约lm2的石头,在距石头不同距离处,研究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有机物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图。

1

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对蝗虫种群密度增大以及对天敌捕食蜥蜴的影响是____(选填“都有利”或“都不利”或“只对后者有利”或“只对前者有利”)。

【考点】
【答案】

地衣   地衣创造了一定的土壤条件   后定居植物在与地衣竞争阳光等资源中占优势   丰富度   都不利  

【解析】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属于初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属于次生演替。

3、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不同群落的演替其过程有一定的区别: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一般森林是群落演替的顶级群落。因此,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环境变化→物种竞争→群落稳定和平衡。

(1)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因此在初生演替中出现的第一种生物一般是地衣,后定居的植物能在该地生存,是因为地衣创造了一定的土壤条件,后来它能取代第一种生物而成为优势种群,主要是因为后定居植物在与地衣竞争阳光等资源中占优势。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后,对于蜥蜴距离石头越近个体平均数量越多,说明石头不利于天敌捕食蜥蜴;对于蝗虫种群密度,随距离石头越远,其种群密度呈现增大的趋势,说明放置石头不利于蝗虫种群密度增大;综上所述,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都不利于蝗虫种群密度增大,也不利于天敌捕食蜥蜴。

11、

为研究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对花芽性别分化的影响,科研人员用雌、雄同株异花的丝瓜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他们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分别用下列4种溶液处理24h,然后种植、计数各组雄花与雌花的平均数。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处理

雄花

雌花

雄花和雌花的比值

清水

19.8

3.2

6.2

赤霉素(120mg/L)

4.5

4.5

1.0

细胞分裂素(120mg/L)

26.1

1.2

21.8

乙烯(120mg/L)

16.7

3.1

5.4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因变量为____。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浓度下的____(激素)对丝瓜花芽的性别分化影响最小;与对照组相比,____(激素)不利于雄花但利于雌花的形成。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两种激素对丝瓜花芽的性别分化表现为____作用。

(3)不同激素之所以能影响丝瓜的雌雄花分化,是因为____。

【考点】
【答案】

(一定浓度的)不同植物激素   花芽分化的雌雄比   乙烯   赤霉素   拮抗   相关激素能调节与性别分化有关的基因组的表达  

【解析】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清水组为对照组,实验自变量为不同植物激素,因变量为花芽分化的雌雄比;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较,赤霉素主要利于雌花而不利于雄花的分化,细胞分裂素主要利于雄花而不利于雌花的分化,二者表现为拮抗作用;乙烯对丝瓜花芽的性别分化影响最小。

(1)根据表中实验处理组的操作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一定浓度的)不同植物激素,因变量为花芽分化后雌、雄花数量及雌雄比。

(2)从表中的实验结果数据可以看出,相较于另两组激素处理组,与对照组(清水)相比较,乙烯处理后的雌、雄花数量及雌雄花比值变化最小,因此乙烯对丝瓜花芽的性别分化影响最小;同样道理可以看出赤霉素处理组的结果反应出,赤霉素不利于雄花但利于雌花的形成。而细胞分裂素正好相反,其利于雄花的分化而不利于雌花的分化,因此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两种激素对丝瓜花芽的性别分化表现为拮抗作用。

(3)根据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可推测,不同激素之所以能影响丝瓜的雌雄花分化,可能是因为相关激素能调节与性别分化有关的基因组的表达。

12、

某研究小组用下图一的实验装置测量在一定光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1 h内密闭容器CO2的变化量,并绘制成下图二中的曲线A;曲线B是在黑暗和不同温度条件下,1 h内密闭容中CO2的变化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图中曲线A所表达的是____(选填“总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或“呼吸速率”)。

(2)据图可知,在光照条件下,25℃时该植物总光合速率为____ppm/h(以CO2变化量衡量);40℃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

(3)若给某植物提供C18O2和H2O,首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___(选填“C3”或“C5”)。一段时间后,释放的氧气中也含有18O。其原因是____。

【考点】
【答案】

净光合速率   1000   大于   C3   C18O2的部分氧在暗反应中转移到H218O,H218O又作为原料参与光反应(或C3被还原时生成了H218O,H218O光解生成18O2)  

【解析】

图中实验装置测量1 h内密闭容器中CO2的变化量,可以用于测定呼吸作用强度或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验装置测量1 h内密闭容器中CO2的变化量绘成曲线图,曲线A为净光合速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B为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1)根据图一中的装置图可知,该装置测量1 h内密闭容器中CO2的变化量,可判断在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曲线A代表了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2)植物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根据图二中数据可知,25℃时该植物总光合速率=800+200=1000 ppm/h;由图二中数据可以看出,40℃时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但由于并非植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所有活细胞均可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该温度下植物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3)根据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物质的变化途径,CO2进入叶绿体基质后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因此若给某植物提供C18O2首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C3。一段时间后,由于C18O2的部分氧在暗反应中转移到H218O,H218O又作为原料参与光反应(或C3被还原时生成了H218O,H218O光解生成18O2),所以,释放的氧气中也含有1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