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校(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区第一中学、杨村第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0题,共100分)

1、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的均为芦花形,雌的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 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属于性染色体遗传

B. 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 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雄鸡表现型有两种,雌鸡也有两种

D. 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非芦花鸡占3/4

2、

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中所用的物质、仪器和其发挥的作用正确的是

A. 肝素——诱导精子与卵细胞受精

B. DNA合成仪——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

C. CO2培养箱——动物细胞培养

D. 聚乙二醇——诱导细胞分化

3、

下列各类酶催化的生理过程中会出现碱基互补配对的有  

①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内DNA解旋酶催化DNA解旋

②E.coliDNA连接酶催化的过程中 ③DNA聚合酶催化的过程中

④逆转录酶催化的过程中 ⑤T4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平末端形成DNA分子过程中

A. 一项   B. 三项   C. 二项   D. 四项

4、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卡诺氏液浸泡过的根尖需用体积分数95%酒精冲洗 ②观察正常绿叶层析后的色素带时,发现只有两条黄色带,可推断是层析时间不够 ③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来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④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

5、

将鼠胚胎干细胞种植于饲养层细胞上,添加适宜成分,培养六天后,检测发现86%的细胞形态与结构特征呈现出造血干细胞样细胞的特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细胞就是ES细胞

B. 胚胎干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可只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C. 胚胎干细胞细胞形成造血干细胞样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胚胎干细胞细胞的形态特点是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6、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B. 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 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D. 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分别是顶体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7、

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将特定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并从脾脏中分离出来

B. 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过程中的杂交瘤细胞

C. 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促使浆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 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的方法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

8、

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 目的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 该细胞连续分裂n次,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

D. 该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需要添加干扰素,防止杂菌污染

9、

下列有关染色体、染色体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两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B. 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一定相同

C. 染色体组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D.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

10、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并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

C. 格里菲斯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变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

11、

生物技术中常用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32P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叶片,可以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 用14C标记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可以证明C原子的转移途经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C. 用15N标记含氮碱基研究DNA的复制过程,可以证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式复制

D. 用3H标记半胱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以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紧密联系

12、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 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

D. 噬菌体的DNA复制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

13、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发生的生命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 心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 胰岛B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C. 氨基酸进入唾液腺细胞的方式和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方式不同

D.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可不断合成血红蛋白来运输氧气

14、

被誉为“生命营养库”的螺旋藻属于蓝藻,其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十分丰富。下列关于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该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可以研究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B. 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

C. 螺旋藻和小球藻细胞中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该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转录不仅发生在拟核

15、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B. 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转录,某些酶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

C. 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D. 蛋白酶是否完全水解蛋白质的过程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16、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则说明该细胞已衰老

B. 发生分化的细胞,丧失增殖能力

C.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D. 癌细胞蛋白质含量均减少,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

17、

某植物的基因M控制M蛋白质的合成,在M中插入2个碱基对后,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该变异

A. 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种类发生改变

B. 可能会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

C. 导致该植物种群生物进化方向发生改变

D. 可能会改变基因中G+A/T+C的比值

18、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和RNA聚合酶基因都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性

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

C. 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各种组织器官,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D. 植物细胞的边界一定是细胞膜

19、

下列有关物质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

B. 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髙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C. 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 神经冲动产生时,神经细胞内ATP的含量会大幅度下降

20、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C、H、O、N、P 是ATP、核糖、染色质共有的化学元素

B. 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

C. 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代谢

D.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21、

油菜物种Ⅰ(2n=20)与Ⅱ(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Ⅰ的染色体和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的_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_______(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3)已知该油菜物种Ⅰ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黄色→红色,已知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控制红色。研究人员用纯色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

组别

亲本

F1

F2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9:3:4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3:1:4

①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定律。其中F2的黄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致死。由此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的(是/否)________含有A-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_________(A /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

③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

天津市七校(静海县第一中学、宝坻区第一中学、杨村第一中等)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20题,共100分)

1、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的均为芦花形,雌的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 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属于性染色体遗传

B. 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 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雄鸡表现型有两种,雌鸡也有两种

D. 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非芦花鸡占3/4

【考点】
【答案】

D

【解析】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根据题意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的均为芦花形,雌的均为非芦花形,表现出母本与雄性后代相同,父本与雌性后代相同,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在W染色体上而在Z染色体上,则母本芦花鸡是ZAW,父本非芦花鸡是ZaZa。

由题意分析可知芦花鸡与非芦花鸡在雌性和雄性中都有出现,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在W染色体上,则应该在Z染色体上,属于性染色体遗传,A正确;根据鸡的性染色体组成可知雄鸡只有当两个Z上都是隐性基因a时才表现为非芦花鸡,而雌鸡只要有一个a基因就表现为非芦花鸡了,所以雌鸡的非芦花鸡比例比雄鸡大,则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B正确;已知母本芦花鸡是ZAW,父本非芦花鸡是ZaZa,则F1中的雌雄鸡基因型分别是ZaW、ZAZa,所以产生的F2雄鸡为ZaZa和ZAZa,雌鸡为ZAW和ZaW,可见雌鸡和雄鸡都有两种表现型,C正确;已知F2雄鸡为ZaZa和ZAZa,雌鸡为ZAW和ZaW,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即ZAW与ZAZa杂交,则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D错误;故选D。

2、

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中所用的物质、仪器和其发挥的作用正确的是

A. 肝素——诱导精子与卵细胞受精

B. DNA合成仪——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

C. CO2培养箱——动物细胞培养

D. 聚乙二醇——诱导细胞分化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2、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直接分离法和人工合成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通过DNA合成仪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等等。

肝素可诱导精子获能,A错误;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错误;动物细胞培养需要一定的气体环境,即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以维持培养液的PH值,C正确;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D错误;故选C。

3、

下列各类酶催化的生理过程中会出现碱基互补配对的有  

①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内DNA解旋酶催化DNA解旋

②E.coliDNA连接酶催化的过程中 ③DNA聚合酶催化的过程中

④逆转录酶催化的过程中 ⑤T4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平末端形成DNA分子过程中

A. 一项   B. 三项   C. 二项   D. 四项

【考点】
【答案】

B

【解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断的磷酸二酯键,RNA聚合酶催化合成RNA,连接的是磷酸二酯键,DNA一条链与RNA互补配对,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磷酸二酯链,DNA和DNA互补配对,逆转录酶催化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DNA复制所需要的条件:①模板:DNA的两条链;②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③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④能量(ATP).此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要复制,细胞内DNA解旋酶催化DNA解旋,子链的合成需要亲代DNA链做模板,以碱基互补的方式合成,①正确;E·coli DNA连接酶可连接两个DNA分子片段的黏性末端,DNA片段黏性末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连接起来,E·coli DNA连接酶使DNA片段通过磷酸二酯键链接起来,②正确;逆转录酶以RNA模板通过碱基互补的方式合成DNA,③正确;T4DNA只能连接两个DNA分子片段的平末端,T4DNA连接酶催化链接DNA片段,使DNA片段通过磷酸二酯键链接起来,未出现碱基互补,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故选B。

4、

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卡诺氏液浸泡过的根尖需用体积分数95%酒精冲洗 ②观察正常绿叶层析后的色素带时,发现只有两条黄色带,可推断是层析时间不够 ③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做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来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④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①

【考点】
【答案】

D

【解析】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①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②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③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卡诺氏液浸泡过的根尖需用体积分数95%酒精冲洗,①正确;观察正常绿叶层析后的色素带时,发现只有两条黄色带,原因可能是叶绿素被破坏,②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会进行有丝分裂,故不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有丝分裂,③错误;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利用了好氧细菌的特性没有用同位素标记,④错误;故选D。

5、

将鼠胚胎干细胞种植于饲养层细胞上,添加适宜成分,培养六天后,检测发现86%的细胞形态与结构特征呈现出造血干细胞样细胞的特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细胞就是ES细胞

B. 胚胎干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可只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C. 胚胎干细胞细胞形成造血干细胞样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 胚胎干细胞细胞的形态特点是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①无菌、无毒的环境:消毒、灭菌;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②营养物质;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95%空气和5%的CO2。

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ES)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A错误;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B正确;胚胎干细胞全能性最高,造血干细胞已经发生了分化,所以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胚胎干细胞细胞的形态特点是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D正确;故选A。

6、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B. 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 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D. 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分别是顶体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受精作用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的封闭作用;顶体反应是指精子获能后,与卵相遇时,顶体开始产生的一系列改变。本题着重考查了卵裂期特点及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和来源,识记相关知识即可解答。卵裂即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该过程中细胞数目增多、DNA总量增多,但是细胞总体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小,并且有机物总量减少。

卵裂期细胞不断分裂,故细胞数目增多,但有机物逐渐消耗而减少,A错误;囊胚期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B正确;胚胎分割时需将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错误;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的封闭作用,D错误;故选B。

7、

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将特定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并从脾脏中分离出来

B. 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过程中的杂交瘤细胞

C. 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促使浆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 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的方法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在经过三次筛选:①筛选能够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②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③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增殖杂交瘤细胞,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先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A正确;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但是在体内培养不需要胰蛋白酶处理,B错误;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促使浆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C正确;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的方法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D正确;故选B。

8、

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 目的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 该细胞连续分裂n次,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

D. 该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需要添加干扰素,防止杂菌污染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鼠乳腺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有DNA和RNA,所以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A正确;目的基因转录时一条DNA链可作为模板,B错误;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2/2n= 1/2n-1,C错误;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D错误;故选A。

9、

下列有关染色体、染色体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两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B. 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一定相同

C. 染色体组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D.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则为多倍体;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

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A正确;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不一定相同,如XY染色体,B错误;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正确;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D正确;故选B。

10、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并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

C. 格里菲斯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变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表现型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测交是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能验证杂(纯)合子和测定基因型。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有:①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③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④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错误;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但是没有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B错误;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正确;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不发生交叉互换,该个体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D错误;故选C。

11、

生物技术中常用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32P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叶片,可以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B. 用14C标记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可以证明C原子的转移途经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C. 用15N标记含氮碱基研究DNA的复制过程,可以证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式复制

D. 用3H标记半胱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以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紧密联系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暗反应过程:(1)CO2固定:CO2+C5→2C3(2)C3的还原:2C3→(C H2O)+C5。用32P标记烟草花叶病毒的RNA,然后侵染烟草叶进行实验;由于缺少32S标记蛋白质的对照实验,也无法排除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还是蛋白质时,关键是要把RNA和蛋白质分开,不能将整个病毒去感染烟草,A错误;根据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可知碳的转移途径为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或C5),B正确;用15N标记含氮碱基研究DNA的复制过程,可以证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式复制,C正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相关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D正确;故选A。

12、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 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

D. 噬菌体的DNA复制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

【考点】
【答案】

D

【解析】

1、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正确;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B正确;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通过逆转录实现,C正确;噬菌体的DNA复制需要细菌提供原料和酶,噬菌体的DNA提供模板,D错误;故选D。

13、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发生的生命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 心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 胰岛B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C. 氨基酸进入唾液腺细胞的方式和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方式不同

D.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可不断合成血红蛋白来运输氧气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

2、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含有血红蛋白,这与其运输氧气的功能相适应,故可作为提取纯净细胞膜的原料。

3、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人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人的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线粒体,A错误;原生质层针对植物细胞而言,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剩余的结构叫原生质层,胰岛B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但是能发生渗透作用,B错误;氨基酸进入唾液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方式是胞吐,故两者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同,C正确;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人成熟红细胞没有核糖体,故不能合成血红蛋白,D错误;故选C。

14、

被誉为“生命营养库”的螺旋藻属于蓝藻,其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十分丰富。下列关于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该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可以研究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B. 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

C. 螺旋藻和小球藻细胞中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该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转录不仅发生在拟核

【考点】
【答案】

A

【解析】

1、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发菜等,它们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由于属于原核生物,因此没有叶绿体。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

螺旋藻是原核生物,不能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生物膜系统针对真核生物而言的,A错误;螺旋藻原核细胞构成,没有染色体故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B正确;螺旋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小球藻含有叶绿体,故两者细胞中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螺旋藻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转录不仅发生在拟核,还可以发生在细胞质中,因为细胞质中含有质粒,D正确;故选A。

15、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

B. 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转录,某些酶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

C. 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

D. 蛋白酶是否完全水解蛋白质的过程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酶的特性:(1)酶的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2)生物学探究实验中,人为控制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变量称为因变量,对实验结构有影响的其他变量称为无关变量;(3)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和无机催化剂,A错误;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者RNA,故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转录,某些酶如RNA聚合酶等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B正确;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也可以是不同的底物,C错误;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也可以使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不论蛋白质是否完全水解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都会呈现紫色反应,所以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酶的催化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D错误;故选B。

16、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则说明该细胞已衰老

B. 发生分化的细胞,丧失增殖能力

C.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D. 癌细胞蛋白质含量均减少,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

【考点】
【答案】

C

【解析】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分化导致的稳定性差异一般是不可逆转的。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衰老细胞中酶活性降低,但细胞中酶活性降低细胞不一定是处于衰老过程中,如温度、PH等因素都能影响酶的活性,故A错误;发生分化的细胞,不一定丧失增殖能力,如造血干细胞,B错误;细胞分化、衰老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细胞癌变也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C正确;癌细胞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减少,如跟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D错误;故选C。

17、

某植物的基因M控制M蛋白质的合成,在M中插入2个碱基对后,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该变异

A. 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种类发生改变

B. 可能会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

C. 导致该植物种群生物进化方向发生改变

D. 可能会改变基因中G+A/T+C的比值

【考点】
【答案】

B

【解析】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这会导致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

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错误;基因突变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可能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但不能导致生物进化的方向发生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基因中G+A/T+C的比值为1,不会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B。

18、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和RNA聚合酶基因都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性

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

C. 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各种组织器官,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D. 植物细胞的边界一定是细胞膜

【考点】
【答案】

D

【解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是凋亡基因表达的结果,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二者都有遗传物质有关。

2、细胞分化是起源相同的一种或一类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细胞凋亡。

RNA聚合酶属于在所有正常细胞中普遍性存在的物质,属于基因普遍性表达产物,不是选择性表达的产物,A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B错误;细胞全能性是已经分化的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由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心脏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不是细胞壁,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正确;故选D。

19、

下列有关物质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

B. 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髙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C. 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D. 神经冲动产生时,神经细胞内ATP的含量会大幅度下降

【考点】
【答案】

C

【解析】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酶(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T T-A C-G G-C

A-U T-A C-G G-C

A-U U-A C-G 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1、脂肪: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真核细胞DNA的复制、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翻译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A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在内质网上,B错误;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神经冲动产生时,需消耗ATP,但消耗后可迅速产生,故神经细胞内ATP的含量不会大幅度下降,D错误;故选C。

20、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C、H、O、N、P 是ATP、核糖、染色质共有的化学元素

B. 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

C. 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代谢

D.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考点】
【答案】

A

【解析】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2、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体所特有,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3、细胞内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能否在人体内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5、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多糖都生物体的糖类的主要存在形式。

ATP是由C、H、O、N、P物五种元素组成,核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染色质含有蛋白质和DNA,其中蛋白质含有C、H、O、N四种元素,DNA含有C、H、O、N、P五种元素,故是ATP、核糖、染色质共有C、H、O三种,A错误;mRNA具有信息传递,某些RNA催化反应,tRNA物质转运等功能,B正确;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代谢,C正确;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D正确;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21、

油菜物种Ⅰ(2n=20)与Ⅱ(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Ⅰ的染色体和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的_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_______(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

(3)已知该油菜物种Ⅰ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黄色→红色,已知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控制红色。研究人员用纯色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

组别

亲本

F1

F2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9:3:4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3:1:4

①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定律。其中F2的黄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致死。由此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的(是/否)________含有A-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_________(A /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

③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

【考点】
【答案】

纺锤体   不会   76   自由组合   1/3   否   A   AABB或AAB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油菜物种Ⅰ与Ⅱ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是异源多倍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油菜新品系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B/b影响,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式,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形成纯合体,所以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由于油菜新品系是油菜物种Ⅰ(2n=20)与Ⅱ(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所以细胞中含有(10+9)×2=38条染色体。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含有76条染色体。

(3)①油菜新品系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B/b影响,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式,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F2的黄花(1/3AAbb、2/3Aabb)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AAbb。

②由题意可知:某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黄色→红色,可推知:红花基因型为A_B_,黄花基因型为A_bb,白花基因型为aa__,F1红花基因型均为AaBb,乙组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3:1:4,而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雄配子致死,故可判断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不包含A-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

③F1红花2号染色体缺失,产生的雄配子只有aB、ab两种,产生的雌配子有四种.正反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亲本

待测植株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乙组F1红花(♂)
×
待测红花(♀)

AABB

全为红花

AABb

红花:黄花=3:1

AaBB

红花:白花=1:1

AaBb

红花:黄花:白花=3:1:4

乙组F1红花(♀)
×
待测红花(♂)

AABB

全为红花

AABb

红花:黄花=3:1

AaBB

红花:白花=3:1

AaBb

红花:黄花:白花=9:3:4

通过上表可知,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M为AABB或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