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5题,共75分)

1、

硝化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与绿色植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

A. 碳的来源不同   B. 能量来源不同   C. 水的不同   D. 产物不同

2、

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

A. 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   B. 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C. 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D. 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得到的色素带自上而下的顺序是( )

A.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 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 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

D. 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4、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O来自于水

C.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缺乏N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5、

用含18O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A. 葡萄糖→丙酮酸→水   B. 葡萄糖→丙酮酸→CO2

C. 葡萄糖→氧→水   D. 葡萄糖→丙酮酸→氧

6、

ATP分子简式和18个ATP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 )

A. A﹣P﹣P~P和18个   B. A~P~P~P和56个

C. A~P~P和36个   D. A﹣P~P~P和36个

7、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②ATP中的能量可以来自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8、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内合成的酶都要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

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但有酶的存在

C. 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适合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酶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最适pH是不同的

9、

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

A. 不一定需要载体参与   B. 为被动运输

C. 一定需要消耗能量   D. 为协助扩散

10、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下列中的哪项( )

①植物细胞的死活;

②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

④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⑤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

11、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互相干扰

B.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均在线粒体膜上进行

C. 原核细胞有生物膜,也有生物膜系统

D. 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12、

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错误的是

A. 成熟的番茄含有丰富的还原糖,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B. 花生子叶含油脂多且子叶肥厚,是鉴定油脂的理想材料

C.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鉴定蛋白质的理想植物材料

D.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所以菠菜叶皮下表皮稍带叶肉是观察叶绿体的理想材料

13、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碱基组成相同的核苷酸不一定相同

B. 若核酸中含有碱基T或脱氧核糖,则为DNA

C.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DNA不同

14、

临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粗略地估算下列哪一营养物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葡萄糖   D. 糖原

15、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

①核酸②保卫细胞③呼吸道上皮组织④病毒⑤皮肤⑥一头野猪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⑧一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⑨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 ④②③⑤⑥⑦⑨⑩⑧   B. ②③⑤⑥⑦⑩⑧

C. 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⑩   D. 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后请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细胞膜常常在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

材料二:人体血液中如果有细菌入侵,就会被白细胞吞噬,而它们从来不吞噬血液循环中自已正常的细胞.开花植物的雌蕊只能接受同种植物的花粉进行受精.

材料三: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成绿色,另一半成红色,但在37℃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

材料四: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加入抑制酶活性的药物,则24Na外流迅速停止.当向中毒的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时,24Na又重新进出,直到ATP用完.

材料五:科学家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一水界面上展开时,发现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材料六: 研究发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

(1)材料一说明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功能.

(3)材料三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说明物质跨膜进入细胞的方式之一是_______,这种方式需要_____条件.

(5)材料五中选用的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后结果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_______的.

(6)材料六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模型。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15题,共75分)

1、

硝化细菌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与绿色植物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

A. 碳的来源不同   B. 能量来源不同   C. 水的不同   D. 产物不同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化能合成作用:自然界中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将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进而将HNO2氧化成HNO3。硝化细菌能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

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碳源相同,都来自二氧化碳,A错误;光合作用利用的是光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是氧化外界无机物获得生长所需要的能量,B正确;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反应物都有水,没有什么不同,C错误;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的产物都是氧气和葡萄糖,D错误。故选B。

2、

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

A. 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   B. 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C. 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   D. 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水光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二氧化碳被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被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还原形成有机物的过程,该过程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由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知,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光反应产生的ATP中的化学能。故选C。

3、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得到的色素带自上而下的顺序是( )

A.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 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

C. 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

D. 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

【考点】
【答案】

A

【解析】

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溶解度最高,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溶解度最低,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的是黄绿色的叶绿素b。因此,实验结果得到的色素带自上而下的顺序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故选A。

4、

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从CO2先后经C3、C5形成(CH2O)

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O来自于水

C.N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之一,缺乏N植物光合作用受到影响

D.P是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均有ATP的合成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在光合作用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CO2→C3→(CH2O);A错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O来自于二氧化碳;B错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C、H、O、N、Mg,缺氮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C正确。光合作用中只有光反应有ATP的合成;D错误。

5、

用含18O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A. 葡萄糖→丙酮酸→水   B. 葡萄糖→丙酮酸→CO2

C. 葡萄糖→氧→水   D. 葡萄糖→丙酮酸→氧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葡萄糖在无氧参与的情况下分解成丙酮酸,同时产生[H]和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生成CO2,同时产生[H]和少量ATP;第三阶段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H]还原从空气中吸收进来的氧而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的ATP。从C6H12O6被氧化分解产生H2O和CO2的全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中18O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CO2。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

ATP分子简式和18个ATP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 )

A. A﹣P﹣P~P和18个   B. A~P~P~P和56个

C. A~P~P和36个   D. A﹣P~P~P和36个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ATP的有关知识,ATP又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式是:A-P~P~P,其中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式是:A-P~P~P,1个ATP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则18个ATP具有36个高能磷酸键,综上分析,ABC错误,D正确。故选D。

7、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

②ATP中的能量可以来自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A. 0项   B. 1项   C. 2项   D. 3项

【考点】
【答案】

A

【解析】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中的“A”是腺苷,由1分子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组成,“T”是三个,“P”是磷酸基团;细胞中的ATP含量很少,细胞对ATP的需求量很大,细胞依赖于ATP与ADP的快速转换满足细胞生命活动对ATP的大量需求;ATP的合成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个过程,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ATP中,细胞呼吸过程中ATP中的能量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ATP水解形成ADP用于神经传导、生物电、机械运动、化学反应等细胞各项生命活动。

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①正确;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②正确;ATP中的“A”是指腺苷,DNA、RNA中的碱基“A”是指腺嘌呤,不是同一物质,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故选A。

8、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真核细胞内合成的酶都要按照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的方向运输

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但有酶的存在

C. 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适合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 酶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最适pH是不同的

【考点】
【答案】

B

【解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真核细胞中的胞内酶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分泌,也不需要细胞膜的胞吐作用,A错误;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不能合成酶但是含有酶(如与无氧呼吸相关的酶),B正确; 加热会促进H2O2的分解,所以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不适合用H2O2酶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C错误;外界温度和pH均会影响酶的活性,但酶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最适pH是相同的,D错误。故选B。

9、

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

A. 不一定需要载体参与   B. 为被动运输

C. 一定需要消耗能量   D. 为协助扩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都没有载体参与,运输方向都为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故ABD错误;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故C正确。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10、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可以说明或证明下列中的哪项( )

①植物细胞的死活;

②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③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反之,细胞则渗透吸水;

④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⑤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注意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拓展:

1.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待测细胞+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分离剂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

2.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植物细胞+同一浓度的分离剂进行显微镜观察,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判断质壁分离速度(或细胞液浓度)。

3.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同一植物的成熟细胞+未知浓度的溶液进行显微镜观察,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判断溶液浓度的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大)。

待测细胞在分离剂中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说明细胞是活细胞,如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植物细胞失去活性,①正确;②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分离剂中发生质壁分离,说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如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或等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②正确;③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则渗透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③正确; ④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之间的细胞质,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膜,④正确;⑤质壁分离和复原不能证明细胞壁的成分,用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说明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⑤错误。综上分析,①②③④正确,⑤错误。故选B。

11、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互相干扰

B.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均在线粒体膜上进行

C. 原核细胞有生物膜,也有生物膜系统

D. 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对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生物膜系统在成分上、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考查,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与功能上联系。

1.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

2.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并且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3.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再以囊泡的形成转移到细胞膜,由此可见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

生物膜系统把各种细胞器分开如同一个个小室,使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能同时进行互不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A正确;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线粒体内膜,B错误;真核生物有生物膜和生物膜系统,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所以无生物膜系统,C错误;生物膜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但是细胞质基质中也含有酶,D错误。故选A。

12、

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错误的是

A. 成熟的番茄含有丰富的还原糖,是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B. 花生子叶含油脂多且子叶肥厚,是鉴定油脂的理想材料

C.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鉴定蛋白质的理想植物材料

D.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所以菠菜叶皮下表皮稍带叶肉是观察叶绿体的理想材料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成熟的番茄为红色,因而不是进行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A错误;花生种子富含油脂且子叶肥厚,是用于油脂鉴定的好材料,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B正确;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C正确;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大,下表皮稍带叶肉是观察叶绿体的理想材料,D正确。

13、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碱基组成相同的核苷酸不一定相同

B. 若核酸中含有碱基T或脱氧核糖,则为DNA

C.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DNA不同

【考点】
【答案】

C

【解析】

碱基A、G、C可以分别形成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两种核苷酸,A正确;如果核酸中含有碱基t则一定是DNA,如果核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也一定是DNA,B正确;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DNA不同,D正确。

14、

临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粗略地估算下列哪一营养物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葡萄糖   D. 糖原

【考点】
【答案】

A

【解析】

1.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①蛋白质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等;

②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

③脂质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④糖类是由C、H、O构成.

2.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中,由于只有蛋白质含有N元素、分解后可合成尿素排出体外,故临床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粗略地估算蛋白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组成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有C、H、O、N,所以临床可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粗略地估算蛋白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A正确; 脂肪只含有C、H、O元素,不含N元素,所以临床不能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粗略地估算脂肪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B错误; 葡萄糖只含有C、H、O元素,不含N元素,所以临床不能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粗略地估算葡萄糖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C错误; 糖原只含有C、H、O元素,不含N元素,所以临床不能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粗略地估算糖原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D错误。故选A。

15、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

①核酸②保卫细胞③呼吸道上皮组织④病毒⑤皮肤⑥一头野猪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⑧一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⑨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 ④②③⑤⑥⑦⑨⑩⑧   B. ②③⑤⑥⑦⑩⑧

C. 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⑩   D. 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从结构层次上讲,①核酸等化合物不是生命系统的层次;②保卫细胞为细胞;③呼吸道上皮组织为组织;④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⑤皮肤为器官;⑥一头野猪为个体;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为种群;⑧一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生态系统;⑨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为群落。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单位为细胞,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②③⑤⑥⑦⑩⑧。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后请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细胞膜常常在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

材料二:人体血液中如果有细菌入侵,就会被白细胞吞噬,而它们从来不吞噬血液循环中自已正常的细胞.开花植物的雌蕊只能接受同种植物的花粉进行受精.

材料三:科学家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相结合.使它们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成绿色,另一半成红色,但在37℃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

材料四: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膜外溶液中加入抑制酶活性的药物,则24Na外流迅速停止.当向中毒的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时,24Na又重新进出,直到ATP用完.

材料五:科学家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质,并将它在空气一水界面上展开时,发现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材料六: 研究发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

(1)材料一说明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功能.

(3)材料三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说明物质跨膜进入细胞的方式之一是_______,这种方式需要_____条件.

(5)材料五中选用的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后结果说明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_______的.

(6)材料六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模型。

【考点】
【答案】

脂质和蛋白质   信息交流(细胞识别)   一定的流动性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主动运输   消耗能量和载体   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双层   选择透过性   流动镶嵌模型  

【解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

(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

(1)细胞膜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会溶解,说明细胞膜的成分含有脂质和蛋白质。

(2)材料二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3)荧光标记的细胞膜荧光会均匀分布,依赖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4)材料四说明物质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

(5)材料五中选用的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动物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胀破,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和细胞核,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的干扰,因此能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最后结果说明构成细胞膜的磷脂是双层分布的。

(6)材料六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征是选择透过性。

(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