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2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0题,共100分)

1、

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A. 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B. 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C. 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 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

2、

如图为初级消费者体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A. ①中的能量来自生产者的同化作用

B. 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一定比a小

C. b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 应在a处加上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箭头

3、

在人工鱼塘养殖中,需要不断地清除肉食性的“黑鱼”,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

A. 保持生态平衡

B. 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 调整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方向

D. 增加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4、

下表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两种群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最准确的是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甲种群

4560

5120

197

0

乙种群

0

120

4310

6600

A. 甲种群因缺乏可遗传的有利变异而灭绝

B. 乙种群发生了初生演替

C. 乙种群在第八年达到K值

D. 甲、乙种群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5、

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1

A. 图乙中的X为传入神经

B. 图甲可以是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

C. 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可与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D. 图乙中b处受损,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

6、

体液免疫中会发生

A. 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

B.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

C. 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D. 记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

7、

下图是科研人员培育矮杆抗病新品种小麦的两种方案。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1

A. 涉及到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和单倍体育种

B. 过程③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C. 过程④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中杂合子占2/3

D. 过程⑤是通过连续自交获得新品种

8、

如图甲、乙均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A. 图甲表示原核细胞中基因的表达过程

B. 图甲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b→a

C. 图乙中的②③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

D. 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

9、

下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

A. 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两条单链反向平行

C. ⑧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D. 若G—C所占比例越大,DNA稳定性越高

10、

下图为某遗传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A. 图中过程①和②代表减数分裂

B. 图中过程③代表受精作用

C.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①②过程中

D.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③过程中

11、

表现型正常的双亲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 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B. 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C. 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D. 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12、

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 格里菲斯证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 萨克斯证明了02是由叶绿体释放的

13、

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是

A.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B. 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

C. 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D.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4、

T2噬菌体、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 细胞壁   B. 核糖体   C. 遗传物质   D. 细胞核

15、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 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目的是避免好氧细菌的繁殖

B. 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可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

C. 被水淹的玉米植株出现萎蔫,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或酒精

D. 酿酒过程中,需要一直密闭以产生更多的酒精

16、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 ATP与ADP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中

C.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D. 细胞中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TP

17、

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载体才能完成的是

A. 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B. 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 唾液淀粉酶从唾液腺细胞进入口腔

D. 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18、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蓝藻是自养生物,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C. 原核生物结构简单,以RNA为遗传物质

D. 没有核膜和具膜的细胞器,因而没有生物膜系统

19、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DNA

B. 与细菌相比,病毒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D. 细胞壁是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边界

20、

下列物质与其功能表述相符的是

A. 无机盐——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B.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 结合水——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D. 核苷酸——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21、

下图是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简图,请按照相关内容回答:

1

(1)如果实验材料A为浸泡过的黄豆,可以用________试剂来鉴定滤液C中含有蛋白质,其结果溶液呈_________色。

(2)如果实验材料A为放置较长时间的苹果,可以用_______试剂来检测苹果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若组织样液颜色变为灰绿色,则说明有酒精产生,请写出苹果无氧呼吸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材料A为新鲜的菠菜叶,如图所示操作后,实验结果很不理想,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如果实验材料A为新鲜的肝脏,将滤液C的pH调至1.5后,再加入适量的H2O2,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

22、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与HIV相比,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特有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___。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复制发生在图中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之间,原料是______________。

(2)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如果在过程c之后搅拌离心,可能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是______。以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如果________,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上清液和沉淀物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3)T2噬菌体和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可能如下,下列关联中最合理的是(甲组为35S标记的T2噬菌体,乙组为32P标记的T2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

2

A.甲组-上淸液-①   B.乙组-上淸液-②

C.甲组-沉淀物-③   D.乙组-沉淀物-④

23、

已知某种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的动物,其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由图1可知,无色眼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猩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从图1信息可知,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动物的眼色遗传情况,对该种动物的眼色进行了调查,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如图2所示。已知Ⅰ1的基因型为AAbb。

①Ⅰ3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②若让Ⅱ6与Ⅱ7多次交配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F1),则后代(F1)中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F1猩红色眼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

24、

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表示对该动物精巢切片显微观察后绘制的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图1曲线表示_________ 的数量变化,B点后时期的细胞名称有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细胞甲有染色单体________条。

(3)若图2中甲、乙、丙是一个细胞分裂过程的前后三个时期示意图,那么这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表示),其中__________(填序号)细胞处于图1中的AB段(不含B点)。

(4)若图2中细胞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继续分裂,可能的细胞分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

25、

科研工作者利用位于江苏省小纪镇良种场作为实验平台研究高二氧化碳浓度、高温对水稻光合日变化特征的影响,设置了环境CO2和环境温度(ACAT)、环境CO2和高温度(ACET)、高C02和环境温度(ECAT)、高CO2和高温度(ECET)等4个处理,从9:00到17:00每隔1h测定了某晴天水稻的光合作用。下图为4种不同方式处理水稻后的净光合作用速率(Pn)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ACAT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______________升高,显著增加了水稻净光合速率(Pn),而________升高呈相反趋势。

(3)从图中可看出,Pn在_________(时间)两个峰值间出现了明细的下降,产生了光和“午休”。有研究认为,“午休”的发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胞间CO2浓度的变化使得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受阻。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高中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共20题,共100分)

1、

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A. 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B. 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C. 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 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正确;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2、

如图为初级消费者体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A. ①中的能量来自生产者的同化作用

B. 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一定比a小

C. b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 应在a处加上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箭头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A正确,①表示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来自生产者的同化作用;B错误,a表示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分解者从生产者利用的能量不一定比a小;C正确,b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正确,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应在a处加上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箭头。

3、

在人工鱼塘养殖中,需要不断地清除肉食性的“黑鱼”,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

A. 保持生态平衡

B. 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

C. 调整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方向

D. 增加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在人工鱼塘养殖中,养殖工人要定期清除肉食性鱼类,是为了使得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人工养殖的鱼类,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故选C。

4、

下表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两种群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最准确的是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甲种群

4560

5120

197

0

乙种群

0

120

4310

6600

A. 甲种群因缺乏可遗传的有利变异而灭绝

B. 乙种群发生了初生演替

C. 乙种群在第八年达到K值

D. 甲、乙种群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考点】
【答案】

A

【解析】

甲种群数量最终减少为0,原因可能是缺乏可遗传的有利变异而灭绝,A正确;乙种群的种群数量为0,但不是没有其他物种,不能说明群落发生初生演替,B错误;乙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因此并不能说明在第八年达到K值,C错误;根据表格分析,甲种群数量减少,乙种群数量增加,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

5、

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1

A. 图乙中的X为传入神经

B. 图甲可以是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

C. 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可与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D. 图乙中b处受损,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图乙中的X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A正确;图甲表示突触,图乙中c也表示突触,B正确;图甲中③突触小泡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可与⑥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C正确;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刺激a处,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脊髓,因而不能传导大脑皮层产生感觉,D错误。

6、

体液免疫中会发生

A. 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

B.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

C. 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D. 记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特异性的识别抗原,而浆细胞本身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属于细胞免疫过程,B错误;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记忆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再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抗体,D错误。

7、

下图是科研人员培育矮杆抗病新品种小麦的两种方案。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1

A. 涉及到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和单倍体育种

B. 过程③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C. 过程④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中杂合子占2/3

D. 过程⑤是通过连续自交获得新品种

【考点】
【答案】

A

【解析】

图中①②③表示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①④⑤表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过程③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过程④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中杂合子占2/3,C正确;过程⑤是通过连续自交获得新品种,D正确。

8、

如图甲、乙均表示生物体内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A. 图甲表示原核细胞中基因的表达过程

B. 图甲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b→a

C. 图乙中的②③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

D. 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图甲中进行的是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A正确;根据图甲中两条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a→b,B错误;图乙中的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C正确;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②转录、③翻译、④RNA的复制和⑤逆转录,D正确。

9、

下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

A. 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两条单链反向平行

C. ⑧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D. 若G—C所占比例越大,DNA稳定性越高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据图分析,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2个游离的脱氧核糖基团,A正确;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组成的,B正确;DNA分子不含尿嘧啶,⑧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C错误;G与C之间有3个氢键,而A与T之间只有2个氢键,因此G—C所占比例越大,DNA稳定性越高,D正确。

10、

下图为某遗传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

A. 图中过程①和②代表减数分裂

B. 图中过程③代表受精作用

C.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①②过程中

D.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③过程中

【考点】
【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图中过程①和②代表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的过程,A正确;③表示受精作用,B正确;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图中的①②过程中,C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图中的①②过程中,D错误。

11、

表现型正常的双亲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 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B. 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

C. 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D. 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

【考点】
【答案】

D

【解析】

由于色盲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而父亲正常,所以其XbXb只能来源于母亲。又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因此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减Ⅱ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染色体移向了细胞同一极,导致形成的卵细胞中含两个Xb染色体,当与Y精子结合时,形成了XbXbY的受精卵,D正确。

12、

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 格里菲斯证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 萨克斯证明了02是由叶绿体释放的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A错误;孟德尔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格里菲斯证明了肺炎双球菌存在转化因子,但是并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C错误;恩格尔曼证明了02是由叶绿体释放的,D错误。

13、

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的特征是

A.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B. 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

C. 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D.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考点】
【答案】

A

【解析】

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A错误;衰老细胞中,色素逐渐积累,B正确;衰老细胞中,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C正确;衰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正确。

14、

T2噬菌体、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 细胞壁   B. 核糖体   C. 遗传物质   D. 细胞核

【考点】
【答案】

C

【解析】

T2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细胞壁,A错误;T2噬菌体没有核糖体,B错误;T2噬菌体、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遗传物质,且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T2噬菌体没有细胞核,D错误。

15、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 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目的是避免好氧细菌的繁殖

B. 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可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

C. 被水淹的玉米植株出现萎蔫,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或酒精

D. 酿酒过程中,需要一直密闭以产生更多的酒精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目的是避免厌氧细菌的繁殖,A错误;玉米根部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错误;酿酒过程中,需要先通气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后再密闭,D错误。

16、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 ATP与ADP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中

C.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D. 细胞中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TP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错误;ATP与ADP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中,B正确;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关联,C错误;细胞中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D错误。

17、

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载体才能完成的是

A. 二氧化碳进入血液

B. 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 唾液淀粉酶从唾液腺细胞进入口腔

D. 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考点】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A错误;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必须要载体的协助,B正确;唾液淀粉酶从唾液腺细胞进入口腔的方式是胞吐,不需要载体的协助,C错误;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协助,D错误。

18、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 蓝藻是自养生物,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C. 原核生物结构简单,以RNA为遗传物质

D. 没有核膜和具膜的细胞器,因而没有生物膜系统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是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好氧菌,A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B错误;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和具膜的细胞器,因而没有生物膜系统,D正确。

19、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DNA

B. 与细菌相比,病毒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D. 细胞壁是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边界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RNA和蛋白质,没有DNA,A错误;与细菌相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C正确;细胞膜是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边界,D错误。

20、

下列物质与其功能表述相符的是

A. 无机盐——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B.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 结合水——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D. 核苷酸——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A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正确;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C错误;核酸是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21、

下图是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简图,请按照相关内容回答:

1

(1)如果实验材料A为浸泡过的黄豆,可以用________试剂来鉴定滤液C中含有蛋白质,其结果溶液呈_________色。

(2)如果实验材料A为放置较长时间的苹果,可以用_______试剂来检测苹果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若组织样液颜色变为灰绿色,则说明有酒精产生,请写出苹果无氧呼吸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材料A为新鲜的菠菜叶,如图所示操作后,实验结果很不理想,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如果实验材料A为新鲜的肝脏,将滤液C的pH调至1.5后,再加入适量的H2O2,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

【考点】
【答案】

  双缩脲   紫色   酸性重铬酸钾   C6H12O6─→2C3H6O3+能量   研磨时未加入Si02、CaC03,无水乙醇加入过多   无气泡产生

【解析】

试题分析: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提取绿叶中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丙酮)、SiO2、CaCO3,其中无水乙醇(丙酮)的作用是提取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1)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苹果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鉴定,产生灰绿色,其无氧呼吸反应式为:C6H12O6→2C3H6O3+能量。

(3)根据题意分析,实验材料是新鲜的菠菜叶,但是实验现象很不理想,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02、CaC03,无水乙醇加入过多等原因导致的。

(4)新鲜的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在pH调至1.5后,丧失了活性,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因此没有气泡产生。

22、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模型模拟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与HIV相比,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特有的化学组成是_______________。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复制发生在图中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过程之间,原料是______________。

(2)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如果在过程c之后搅拌离心,可能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是______。以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如果________,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上清液和沉淀物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3)T2噬菌体和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可能如下,下列关联中最合理的是(甲组为35S标记的T2噬菌体,乙组为32P标记的T2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

2

A.甲组-上淸液-①   B.乙组-上淸液-②

C.甲组-沉淀物-③   D.乙组-沉淀物-④

【考点】
【答案】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e→b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搅拌不充分  B

【解析】

试题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据图分析,b是合成、c是释放、d是吸附、e是注入、f是组装。

(1)HIV的遗传物质是R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与RNA相比,DNA特有的化学成分是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NA复制发生在图中e→b之间,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2)图中c表示释放,以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如果在过程c之后再搅拌离心,会导致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以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如果搅拌不充分,会有部分35S标记的噬菌体仍然吸附在细菌表面,造成上清液和沉淀物都出现较强的放射性。

(3)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而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经过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分布在上清液中,且放射性强度与保温时间长短没有关系,对应于曲线④;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而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内,经过搅拌离心后,DNA随着细菌分布在沉淀物质。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这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对应曲线②;沉淀物中放射性含量降低,对应于曲线③,故选B。

23、

已知某种性别决定方式属于XY型的动物,其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由图1可知,无色眼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猩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从图1信息可知,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动物的眼色遗传情况,对该种动物的眼色进行了调查,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如图2所示。已知Ⅰ1的基因型为AAbb。

①Ⅰ3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②若让Ⅱ6与Ⅱ7多次交配并产生足够多的后代(F1),则后代(F1)中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F1猩红色眼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aabb   4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0   深红色眼:为猩红色眼:无色眼=9:6:1   1/3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存在显性基因A,表现为猩红色眼,只存在显性基因B,表现为猩红色眼,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深红色眼;A、B基因都不存在,表现为无色眼,即无色眼的基因型为aabb,深红色眼基因型为A_B_,猩红色眼基因型外A_bb、aaB_。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无色眼的基因型为aabb,猩红色眼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

(2)据图1分析可知,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3)①分析题图可知,9号个体基因型为aabb,则6、7都为AaBb,又因为8为aabb,则3、4都是杂合子,分别是Aabb和aaBb。

②根据以上分析已知,6、7的基因型都是AaBb,则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则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深红色眼:为猩红色眼:无色眼=9:6:1,其中猩红色眼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24、

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表示对该动物精巢切片显微观察后绘制的三幅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图1曲线表示_________ 的数量变化,B点后时期的细胞名称有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细胞甲有染色单体________条。

(3)若图2中甲、乙、丙是一个细胞分裂过程的前后三个时期示意图,那么这三个时期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用箭头和序号表示),其中__________(填序号)细胞处于图1中的AB段(不含B点)。

(4)若图2中细胞丙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继续分裂,可能的细胞分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6  丙→乙→甲  乙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1可知,该物质数量在OB段为N,在BC段变成0,因此该曲线最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B点之后同源染色体数目为0,因此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BC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分析图2可知,甲细胞中含有2条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中三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细胞6条染色体都位于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曲线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对数,B点之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B点后时期的细胞名称有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2)图2中细胞甲中有3条染色体,6条染色单体。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细胞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则三个细胞的先后顺序为丙→乙→甲;图1中的AB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对应图2中的乙细胞。

(4)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原细胞,该精原细胞既可以继续进行有丝分裂,有可能进行减数分裂。

25、

科研工作者利用位于江苏省小纪镇良种场作为实验平台研究高二氧化碳浓度、高温对水稻光合日变化特征的影响,设置了环境CO2和环境温度(ACAT)、环境CO2和高温度(ACET)、高C02和环境温度(ECAT)、高CO2和高温度(ECET)等4个处理,从9:00到17:00每隔1h测定了某晴天水稻的光合作用。下图为4种不同方式处理水稻后的净光合作用速率(Pn)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ACAT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______________升高,显著增加了水稻净光合速率(Pn),而________升高呈相反趋势。

(3)从图中可看出,Pn在_________(时间)两个峰值间出现了明细的下降,产生了光和“午休”。有研究认为,“午休”的发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胞间CO2浓度的变化使得__________________(过程)受阻。

【考点】
【答案】

  二氧化碳和温度  对照  C02浓度  温度  12:00—14:00  光合作用暗反应(C02的固定)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其中ACAT组为环境CO2和环境温度,为空白对照组,其余三组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CET组的净光合速率最低,ECAT、ECET组的净光合速率都高于对照组,其中ECAT组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高二氧化碳浓度、环境温度对光合作用是最有利的。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ACAT组在本实验中为对照实验。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明显增加,而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反而降低。

(3)图中显示,在中午12:00—14:00之间,两个峰值间出现了明细的下降,产生了光和“午休”现象。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原料,因此午休现象可能是因为胞间CO2浓度的变化使得暗反应过程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