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推荐高三四月高考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高中化学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常温下,用0.1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 mol·L-1CH3COOH

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

B. 点③和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C.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c(HCN)-c(CH3COOH)

D. 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都有:c(CH3COO-)+c(OH-)=c(CH3COOH)+c(H+)

2、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

C. 干燥剂硅胶和硅橡胶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D. 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发生了析氢腐蚀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正戊烷、新戊烷、异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 1互为同系物

C. 四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D. 扁桃酸(2)属于甲酸酯且有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3种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6.0gNO和2.24LO2混合,所得气体的分子数目为0.2NA

B. 常温常压下,1L0.1mol·L-1的硝酸铵溶液中氮原子数目为0.2NA

C. 1mol有机物1中最多有6NA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D. 1mol甲基(2)所含的电子数为7NA

5、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1

A. 图1中的△H1>△H2

B. 对于可逆反应A(s)+3B(g)22C(g) △H>0,压强对平衡常数K的影响符合图2

C. 图3表示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向其中缓慢通入氧气直至试管中全部充满水,假设溶质不扩散,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通入氧气的体积关系

D. 由图4可说明烯烃与H2加成反应是放热反应,虚线表示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6、

短周期元素X、Y、Z、W、U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位于同一主族,Y、Z形成的氧化物均是常见的耐火材料,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W、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W、U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U>W>X

B. 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Z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C. 室温下,0.05.mol·L-1U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D. Y、Z、U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Y>Z>U

二、填空题(共1题,共5分)

7、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NaCl是价廉且应用广泛的化工业原料,例如应用于纯碱工业、氯碱工业、氯酸钾工业、肥皂工业等。

(1)19世纪60年代氨碱法是纯碱工业广泛使用的方法,20世纪20年代以后被联合制碱法逐渐取代。

①请写出以NaCl为原料利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联合制碱法中,纯碱工厂与______________工厂进行联合生产,以方便的获得原料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联合制碱法中循环使用,而在氨碱法中循环使用率不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氯酸钾是重要的化工业产品,在火柴、炸药、雷管、焰火等制造中有重要应用,工业中首先通过电解热食盐水制得氯酸钠,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钾即可得到氯酸钾沉淀。

①在火柴、炸药、雷管、焰火的制造过程中大量使用氯酸钾,主要应用氯酸钾的___________性。

②请写出电解食盐水生产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工艺过程中使用的装置与氯碱工业中使用的装置主要区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两点)。

(3)在肥皂的工业生成过程中,也要使用NaCl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题,共10分)

8、

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相关物质的Ksp(20度)  AgCl:1.8×10-10 Ag2SO4:1.4×10-5

(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

1

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

(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

a.按右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

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

①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____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

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3

①实验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Ⅳ与V的现象有所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9、

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以硫酸工   业的尾气联合制备K2SO4和Mn3O4的工艺流程如下:

1

2

(1)几种盐的溶解度见上图。反应Ⅲ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得K2SO4产品。

(2)检验K2SO4样品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n3O4与浓盐酸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煅烧MnSO4·H2O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①该曲线中B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煅烧过程中固体锰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当温度超过1000℃时,再冷却后,测得产物的总锰含量反而减小。试分析产物总锰含量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中原推荐高三四月高考仿真模拟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高中化学考试
一、选择题(共6题,共30分)

1、

常温下,用0.10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 mol·L-1CH3COOH

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A.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

B. 点③和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C.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c(HCN)-c(CH3COOH)

D. 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都有:c(CH3COO-)+c(OH-)=c(CH3COOH)+c(H+)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点①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c(OH-)+c(CN-)=c(Na+)+c(H+),而且c(OH-)>c(H+),点②所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OH-)+c(CH3COO-)=c(Na+)+c(H+),而且c(OH-)<c(H+),二者中钠离子浓度相同,所以c(CH3COO-)>c(CN-),故A错误;B.点③中pH=7,则c(OH-)=c(H+),则点③中c(Na+)=c(CH3COO-)>c(H+)=c(OH-),故B错误;C.点①的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为c(HCN)+c(CN-)=c(Na+),点②所示溶液中的物料守恒为c(CH3COOH)+c(CH3COO-)=c(Na+),二者中钠离子浓度相同,则c(HCN)+c(CN-)=c(CH3COOH)+c(CH3COO-),即c(CH3COO-)-c(CN-)=c(HCN)-c(CH3COOH),故C正确;D.点②和点③所示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OH-)+c(CH3COO-)=c(Na+)+c(H+),在③中Na元素的物质的量与醋酸的总物质的量相同,由于醋酸根离子要水解,所以c(Na+)>c(CH3COOH),所以c(CH3COO-)+c(OH-)>c(CH3COOH)+c(H+),故D错误;故选C。

2、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

C. 干燥剂硅胶和硅橡胶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D. 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发生了析氢腐蚀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类似于过滤,故A错误;B.丹砂即硫化汞,加热即分解而得到汞.汞与硫磺化合又生成黑色的硫化汞,再在密闭容器中调节温度,便升华为赤红色的结晶硫化汞,则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为有机物,故C错误;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故D错误;故选B。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正戊烷、新戊烷、异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B. 1互为同系物

C. 四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D. 扁桃酸(2)属于甲酸酯且有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3种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的有机化合物互相称为同系物,B中相差的是苯环,结构不相似,故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C.与碳碳双键碳直接相连的原子与双键碳原子在一平面上,四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故C正确;D.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的同分异构体,符合①为甲酸酯 ②含有酚羟基,故取代基为-OH、-CH2OOCH,有邻、间、对三种,取代基为-OH、-CH3、-OOCH,当-CH3、-OOCH处于邻位,-OH有4种位置,当-CH3、-OOCH处于间位,-OH有4种位置,当-CH3、-OOCH处于对位,-OH有2种位置,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4+4+2=13种,故D正确;故选B。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6.0gNO和2.24LO2混合,所得气体的分子数目为0.2NA

B. 常温常压下,1L0.1mol·L-1的硝酸铵溶液中氮原子数目为0.2NA

C. 1mol有机物1中最多有6NA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D. 1mol甲基(2)所含的电子数为7NA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NO与O2反应生成NO2,因为存在2NO21N2O4平衡,所以分子数小于0.2NA,故A错误;0.1摩尔的硝酸铵晶体中含有0.2摩尔的氮原子,故B正确;苯环为正六边形结构,夹角均为120°C,所以最多有7个原子共线,故C错误;1摩尔甲基含有9摩尔的电子,故D错误。

5、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1

A. 图1中的△H1>△H2

B. 对于可逆反应A(s)+3B(g)22C(g) △H>0,压强对平衡常数K的影响符合图2

C. 图3表示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向其中缓慢通入氧气直至试管中全部充满水,假设溶质不扩散,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通入氧气的体积关系

D. 由图4可说明烯烃与H2加成反应是放热反应,虚线表示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ΔH1 、ΔH2 、ΔH3均小于零,且ΔH1 =ΔH2 + ΔH3,故A错误;平衡常数不会随压强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试管中发生的总反应为4NO2+ O2+2H2O=4HNO3所以在标况下浓度均为,故C正确;催化剂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D错误。

6、

短周期元素X、Y、Z、W、U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位于同一主族,Y、Z形成的氧化物均是常见的耐火材料,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Z、W、U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W、U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U>W>X

B. 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Z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C. 室温下,0.05.mol·L-1U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D. Y、Z、U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Y>Z>U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五种元素分别为C、O、Al、Si、S。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的,A项错误;B、当氢氧化钠为电解质溶液时,铝为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为正极所以碳棒上有气泡产生,B项错误;C、硫化氢为二元弱酸所以PH>1,C项正确;D、Y、Z、U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Z> U>Y,D项错误;答案选C。

二、填空题(共1题,共5分)

7、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NaCl是价廉且应用广泛的化工业原料,例如应用于纯碱工业、氯碱工业、氯酸钾工业、肥皂工业等。

(1)19世纪60年代氨碱法是纯碱工业广泛使用的方法,20世纪20年代以后被联合制碱法逐渐取代。

①请写出以NaCl为原料利用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联合制碱法中,纯碱工厂与______________工厂进行联合生产,以方便的获得原料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联合制碱法中循环使用,而在氨碱法中循环使用率不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氯酸钾是重要的化工业产品,在火柴、炸药、雷管、焰火等制造中有重要应用,工业中首先通过电解热食盐水制得氯酸钠,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钾即可得到氯酸钾沉淀。

①在火柴、炸药、雷管、焰火的制造过程中大量使用氯酸钾,主要应用氯酸钾的___________性。

②请写出电解食盐水生产氯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工艺过程中使用的装置与氯碱工业中使用的装置主要区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请答出两点)。

(3)在肥皂的工业生成过程中,也要使用NaCl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1Na2CO3+CO2↑+H2O②合成氨  NH3、CO2 ③CO2  NaCl

(2)①强氧化  ②NaCl+3H2O2NaClO3+3H2↑  需要加热恒温控制、没有离子交换膜

(3)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 有利于肥皂的析出

【解析】

试题分析:(1)①氨气溶于水所得氨水呈碱性,比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依次通入氨气、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晶体,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可制得纯碱,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1Na2CO3+CO2↑+H2O;②在联合制碱法中,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 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中结晶沉淀 出氯化铵晶体,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纯碱工厂与合 成氨工厂进行联合生产,以便获得原料NH3、CO2;③氨碱法的最大缺点在于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联合制碱法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此外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相比,CO2循环使用率也不高。

(2)①处于高价的元素具有氧化性,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在火柴、炸药、雷管、焰火的制造过程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强氧化性;②化合价升高的氯元素被氧化,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5价,化合价降低的氢元素被还原,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0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反应为:NaCl+3H2O2NaClO3+3H2↑;电解氯化钠溶液控制条件可以得到氯酸钠和氢气,该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且不再需要离子交换膜,与氯碱工业制备氯气和氢氧化钠有较大的区别。

(3)工业上制肥皂时,为了使肥皂和甘油充分分离,常向皂化锅中慢慢加入食盐颗粒,将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液中析出。

三、实验题(共2题,共10分)

8、

为探究Ag+与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相关物质的Ksp(20度)  AgCl:1.8×10-10 Ag2SO4:1.4×10-5

(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

1

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得出Ag+氧化了Fe2+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

(2)乙同学为探究Ag+和Fe2+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

a.按右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

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

①a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____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

③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3

①实验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Ⅳ与V的现象有所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①Ag2SO4  ② 有黑色固体(Ag)生成,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

(2)① Fe2+ -e-=Fe3+② 负③ Fe2++Ag+1Fe3++Ag

(3)①不能 因为Fe(NO3)3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也可能氧化Ag。② 溶液中存在平衡:Fe3++Ag2Fe2+ +Ag+,且 AgCl比Ag2SO4溶解度更小,Cl-比SO42-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Ⅴ比实验Ⅳ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或促使平衡正向移动,银镜溶解)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银离子与硫酸根反应生成硫酸银沉淀;②Ag+氧化了Fe2+自身被还原成单质银,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银是黑色固体,三价铁用KSCN溶液检验显示红色。

(2)①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故石墨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Fe2+ -e-=Fe3+;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说明电子流向颠倒了,则银为负极;③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Ag+1Fe3++Ag。

(3)①因为Fe(NO3)3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也可能氧化Ag,故不能证明Fe3+氧化了Ag;②溶液中存在平衡:Fe3++Ag2Fe2+ +Ag+,且 AgCl比Ag2SO4溶解度更小, Cl-比SO42-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Ⅴ比实验Ⅳ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

9、

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以硫酸工   业的尾气联合制备K2SO4和Mn3O4的工艺流程如下:

1

2

(1)几种盐的溶解度见上图。反应Ⅲ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得K2SO4产品。

(2)检验K2SO4样品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n3O4与浓盐酸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煅烧MnSO4·H2O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①该曲线中B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煅烧过程中固体锰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当温度超过1000℃时,再冷却后,测得产物的总锰含量反而减小。试分析产物总锰含量减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趁热过滤

(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过量的1溶液,取上层清液滴加2溶液

(3)3

(4)456

(5)①7  ② 部分7又被氧化成89,造成总锰含量减少

【解析】

试题分析: (1)四种物质中相同温度下硫酸钾溶解度最小,所以反应III中蒸发浓缩后硫酸钾析出,趁热过滤得硫酸钾晶体,再洗涤、干燥即可。

(2)检验Cl-一般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但SO42-也能与Ag+形成硫酸银沉淀,所以检验Cl-前要先加过量硝酸钡溶液将SO42-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3)二氧化锰与二氧化硫生成硫酸锰,1

(4)Mn常见价态有+2、+4、+6、+7,四氧化三锰可改写为MnO2·2MnO,MnO2与浓盐酸生成MnCl2、Cl2和H2O、MnO与盐酸生成MnCl2和H2O,反应:234

(5)①由流程图可知硫酸锰晶体锻烧得到四氧化三锰,根据图中数据,由Mn守恒确认B为四氧化三锰。②温度超过1000℃时,再冷却后,测得产物的总锰含量反而减小原因可能是四氧化三锰被氧化为二氧化锰或三氧化二锰,使锰含量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