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4分)

本报讯(记者李铁铮)昨天记者从科技部获悉,近日,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技术改进及5000—7000米海试课题实施方案在无锡通过专家论证,“蛟龙号”将挑战目前世界载人深潜新纪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技术改进及5000—7000米海试是“十二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潜水器技术与重大装备”重大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 、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在8月26日完成3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目前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拥有世界上仅有的5艘60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世界上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中具有最大设计下潜深度——7000米。

本次海试将挑战目前世界载人深潜新的最大深度,并初步形成深潜探查和作业能力,为我国深海技术和大洋矿产资源勘查事业的发展助力。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不管民进党2008候选人谢长廷这次访美是怀着怎样的沟通诚意,台美双方对“入联公投”的分歧都将难以消除,如果这样,谢长廷此次的美国之行也就_______成了“听训之旅”。

②在房地产开发中,许多投资者往往会买上三四套房子,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楼市开盘,他们手中的资产就会大大_______。 

③2007年5月以来,中央先后对西藏、陕西、广西等多个省区的党政领导进行了调整。专家指出,东部沿海城市领导的内地化,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差距,______缩小经济发展差距。

④王立群教授为了能在“百家讲坛”讲好汉武帝,________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A.居然 增值 从而  披阅      B.俨然 增值 进而  披阅

C.居然 增殖 进而  批阅      D.俨然 增殖 从而 批阅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中国步手枪射击队奥运选拔赛开局阶段,枪手们的成绩差强人意;在选拔赛进入中段后,队员们开始争相展现自己的实力,陕西小将郭文珺和来自江苏的张鹏辉双双打破世界纪录。

B.数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把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心空前地凝聚在一起,华夏儿女风雨同舟、共赴危难,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弘扬和光大。

C.科学家借助卫星图像证实,位于南极洲西部地区的威尔金斯冰架突然崩裂,一块面积相当于7个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40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川从冰架上断裂入海。科学家解释说,气候变暖首当其冲。

D.“水立方”这座由港澳台同胞等捐助的现代水乐园,已被英美建筑师评为“21世纪十大现代建筑之一”,外表美轮美奂,内部更是处处体现高新技术。

4、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氾(fàn)南 收盛(chéng) 扼(è)腕   戮(lù)没

B.浸(qìn)渍 游说(shuì)   樊於(wū)期 拊(fǔ)心

C.杯杓(sháo)  夜缒(zhuì)   忤(wǔ)视 樊哙(kuài)

D.卮(zhì)酒 瞋(chēn)目   剑鞘(qiào) 拜谒(yè)

5、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频繁 凄婉   按步就班   一饭三吐哺

B.辐射 幅员辽阔  不悲不亢 彷徨

C.惆怅 墨守成规 安分守己   斑斓

D.废弛 风驰电掣 声名雀起 树倒猢狲散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老师在讲评试卷时告诉我们,出现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运用得不熟练所造成的。

B.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否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C.令两会代表不解的是,医疗保险改革,“既要让人看得起病,又要控制不必要的医疗开支”,目的如此明确,为什么有关领导会感到方向不清呢?

D.铁路部门出巨资在北京、上海、郑州、武汉、长沙等中心城市间开行45对中长途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快速列车,不仅为了社会效益,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

7、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

位于西安市临潼县东5公里的下河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陵兵马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兵马俑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①在调查和追踪秦陵兵马俑学术研究的过程中

②因其重要的文化及学术价值

③记者了解到一个被掩藏了三十余年的学术争论

④一直为外界所瞩目

⑤一直未被学术界披露并公开讨论

⑥这场争论因其牵涉面之广、结果之重大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8分)

恨  书

宗璞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觉得有几分吓人。书之可宝可爱,尽人皆知,何以会惹得我恨?有时甚至是恨恨不已,恨声不绝,恨不得把它们都扔出去,剩下一间空荡荡的屋子。

显而易见,最先的问题是地盘问题。老父今年九十岁了,少说也积了七十年书。虽然屡经各种洗礼.所藏还是可观。原先集中摆放,一排一排,很有个小图书馆的模样。后来人口扩张,下一代不愿住不见阳光的小黑屋,见“图书馆”阳光明媚,便对书有些怀恨。“书都把人挤得没地方了。”这意见母亲在世时便有。听说有位老学者一直让书住正房,我这一代人可没有那修养了,以为人为万物之灵,书也是人写的,人比书更应该得到阳光空气,推窗得见的好景致。

后来便把书化整为零,分在各个房间。于是我的斗室也摊上几架旧书,《列子》、《抱朴子》、《亢仓子》、《淮南子》、《燕丹子》……它们遥远又遥远,神秘又无用。还有《皇清经解》,想起来便觉得腐气冲上天。而我的文稿札记只好塞在这些书缝中,可怜地露出一点纸边,几乎要遗失在悠久的历史的茫然里。

其次惹得人恨的是书柜。它们的年龄都已有半个世纪,有的古色古香,上面的大篆字至今没有确解。这我倒并无恶感。糟糕的是许多书柜没有拉手,当初可能没有这种“设备”(照说也不至于),以致很难开关,关时要对准榫头,关上后便再也开不开,每次都得起用改锥(那也得找半天)。可是有的柜门却太松,低头屈身,找下面柜中书时,上面的柜门会忽然掉下,啪的一声砸在头上,真把人打得发昏。岂非关你人命的大事!怎不令人怀恨!有时晚饭后全家围坐笑语融融之际,或夜深梦酣之时,忽然一声巨响,使人心惊胆战,以为是地震或某种爆炸,惊走或披衣起来查看,原来是柜门掉了下来!

其实这些都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只因我理家包括理书无方,才因循至此。可是因为书,我常觉惶惶然。这种惶惶然的感觉细想时可分为二。一是常感负疚,一是常觉遗憾。确是无法解决的。

邓拓同志有句云:“闭户遍读家藏书。”谓是人生一乐。在家藏旧书中遇见一本想读的书,真令人又惊又喜。但看来我今生是不能有遍读之乐了。不要说读,连理也做不到。一因没有时间,忙里偷闲时也有比书更重要的人和事需要照管料理。二是没有精力,有时需要放下最重要的事坐着喘气儿。三是因有过敏疾病,不能接触久置积尘的书。于是大家推选外子为图书馆馆长。这些年我们在这座房子里搬来搬去,可怜他负书行的路也在百里以上了。在每次搬动之余,也处理一些没有保存价值的东西。一次我从外面回来,见我们的图书馆长正在门前处理旧书。我稍一拨弄,竟发现两本“丛书集成”中的花卉书。要知道丛书集成约四千本一套的啊!于是我在怒火上升又下降之后,觉得他也太辛苦,哪能一本本都仔细看过。又怀疑是否扔去了珍贵的书,又责怪自己无能,没有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如此怨天尤人,到后来觉得罪魁祸首都是书!

书还使我常觉遗憾。在我们磕头碰脑满眼旧书的居所中,常常发现有想读的或特别珍爱的书不见了。我曾遇一本英文书,翻了一两页,竟很有诗意。想看,搁在一边,也找不到了。又曾遇一本陆志韦关于唐诗的五篇英文演讲,想看,搁在一边,也找不到了。后来大图书馆中贴出这一书目。当然也不会特意去借。最令人痛惜的是四库全书中萧云从《离骚》全图的影印本,很大的本子,极讲究的锦面,醒目的大字,想细细把玩,可是,又找不到了!也许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据图书馆长说已遍寻无着——总以为若是我自己找,可能会出现:但是总未能找,书也未出现。

好遗憾啊!于是我想,还不如根本没有这些书,也不用负疚,也没有遗憾。那该多么轻松。对无能如我者来说,这可能是上策。但我毕竟神经正常,不能真把书全请出门,只好仍时时恨恨,凑合着过日子。是曰恨书。

【1】结合上文看,“如此怨天尤人,到后来觉得罪魁祸首都是书!”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2】文章第5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3】文章开头就说“书之可宝可爱:尽人皆知,何以会惹得我恨”,结合全文说说“书惹得我恨”的原因。(4分)

【4】本文题为“恨书”,作者是真的恨书吗,为什么?请结合全文举例分析。(6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

B.夫晋,何厌之有   厌:厌烦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侵损,削减

【2】.下列各项中,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夜缒而出 (2)倚柱而笑

(3)邻之厚,君之薄也   (4)将焉取之  

A.(1)与(2)的“而”相同,(3)与(4)的“之”不同

B.(1)与(2)的“而”相同,(3)与(4)的“之”相同

C.(1)与(2)的“而”不相同,(3)与(4)的“之”不同

D.(1)与(2)的“而”不相同,(3)与(4)的“之”相同

【3】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何陋之有

【4】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实不足取。

【5】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分)

②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3分)

③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小题)(6分)

(1)甚急,__________________  ,其意常在沛公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礼不辞小让。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______________。

(4)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 。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________ ,不仁。 

(6)_____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六、作文(共1题,共5分)

12、

作文(60分)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因为努力不够,就找理由来开脱;因为用心不够,就找理由来为自己打圆场;因为做得不好,就找出理由来推辞。其实,说出来的理由都是托辞。请以“其实那不是理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中心明确,语言流畅。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山东省鱼台一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7题,共35分)

1、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4分)

本报讯(记者李铁铮)昨天记者从科技部获悉,近日,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技术改进及5000—7000米海试课题实施方案在无锡通过专家论证,“蛟龙号”将挑战目前世界载人深潜新纪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技术改进及5000—7000米海试是“十二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潜水器技术与重大装备”重大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 、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在8月26日完成3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目前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拥有世界上仅有的5艘60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在世界上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中具有最大设计下潜深度——7000米。

本次海试将挑战目前世界载人深潜新的最大深度,并初步形成深潜探查和作业能力,为我国深海技术和大洋矿产资源勘查事业的发展助力。

【考点】
【答案】

蛟龙号将探7000米海底挑战世界载人深潜新纪录(4分,“蛟龙号”“7000米”“挑战”“世界新纪录”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根据原文信息进行筛选,其中,应找出“蛟龙号”“7000米”“挑战”“世界新纪录”等四方面的内容,最后组合成句即可。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不管民进党2008候选人谢长廷这次访美是怀着怎样的沟通诚意,台美双方对“入联公投”的分歧都将难以消除,如果这样,谢长廷此次的美国之行也就_______成了“听训之旅”。

②在房地产开发中,许多投资者往往会买上三四套房子,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楼市开盘,他们手中的资产就会大大_______。 

③2007年5月以来,中央先后对西藏、陕西、广西等多个省区的党政领导进行了调整。专家指出,东部沿海城市领导的内地化,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差距,______缩小经济发展差距。

④王立群教授为了能在“百家讲坛”讲好汉武帝,________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A.居然 增值 从而  披阅      B.俨然 增值 进而  披阅

C.居然 增殖 进而  批阅      D.俨然 增殖 从而 批阅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主要看感情色彩、适用对象、使用范围、适合语境、句间关系等等。“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俨然”,形容特别像。根据第一句句意“谢长廷此次的美国之行也就_______成了‘听训之旅’”应该选“俨然”。“增值”是指物体价值本身变大,而“增殖”是指物体因多了新的个体而使其价值变大。第二句主要讲投资者买上三四套房子,等楼市开盘这些房子就“增值”。“从而”和“进而”都是连词,但“从而”表示因果关系,“进而”则表示递进关系。第三句“有利于缩小地区间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差距,______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强调的是递进关系,先在“观念和意识上”缩小差距,再在“经济上”缩小差距。“披阅”阅览,“批阅”阅读并批示。第四句重在强调王立群教授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没有说“批示”之意。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中国步手枪射击队奥运选拔赛开局阶段,枪手们的成绩差强人意;在选拔赛进入中段后,队员们开始争相展现自己的实力,陕西小将郭文珺和来自江苏的张鹏辉双双打破世界纪录。

B.数十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把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心空前地凝聚在一起,华夏儿女风雨同舟、共赴危难,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弘扬和光大。

C.科学家借助卫星图像证实,位于南极洲西部地区的威尔金斯冰架突然崩裂,一块面积相当于7个美国纽约曼哈顿区的400多平方公里的巨大冰川从冰架上断裂入海。科学家解释说,气候变暖首当其冲。

D.“水立方”这座由港澳台同胞等捐助的现代水乐园,已被英美建筑师评为“21世纪十大现代建筑之一”,外表美轮美奂,内部更是处处体现高新技术。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运用。主要看感情色彩、适用对象、使用范围、适合语境等等。C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这里是要表达气候变暖是“罪魁祸首”,与语境不符。A“差强人意”是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这里是与选拔赛中段的良好成绩比较而言的,符合语境。B“风雨同舟”,比喻共同经历患难。和后面的“共赴危难”相照应。D“关轮美奂”,形容房屋建筑高大华丽,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这里用来形容“水立方”这座建筑物恨合适。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4、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氾(fàn)南 收盛(chéng) 扼(è)腕   戮(lù)没

B.浸(qìn)渍 游说(shuì)   樊於(wū)期 拊(fǔ)心

C.杯杓(sháo)  夜缒(zhuì)   忤(wǔ)视 樊哙(kuài)

D.卮(zhì)酒 瞋(chēn)目   剑鞘(qiào) 拜谒(yè)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氾(fàn)南——氾(fán)南(氾1.fàn同“泛”。大水漫流;淹没。2.fán古氾水的省称,一条故道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久湮;另一条故道在今山东省曹县北,从古济水分出,东北流至定陶县北,注入古荷泽,久湮。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左传》“晋军氾南”在这里“氾”应该指的是“氾水”,就是二声。)B项,浸(qìn)渍——浸(jìn)渍(浸渍[jìnzì]浸在液体中泡透。)D项,卮(zhì)酒——卮(zhī)酒(卮:名词,古代一种盛酒器。圆形。容量四升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纪》)。本题所考查的词语多数都是古文中的易读错的词语。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5、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频繁 凄婉   按步就班   一饭三吐哺

B.辐射 幅员辽阔  不悲不亢 彷徨

C.惆怅 墨守成规 安分守己   斑斓

D.废弛 风驰电掣 声名雀起 树倒猢狲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按步就班——按部就班(按部就班。“按”本作“案”。部:门类。班:次序。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B项,不悲不亢——不卑不亢(“不卑不亢”同“不亢不卑”。指不卑下也不高傲,形容态度言语有分寸。这个词出现在外交场合的频率较高,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在外邦人面前特有的风骨。也指平常人的品格。)D项,声名雀起——声名鹊起(声名鹊起:名声突然大振,知名度迅速提高。强调从不出名到出名这一过程。《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庄子》:“鹊上高城之绝,而巢於高树之颠,城坏巢折,陵风而起。故君子之居世也,得时则义行,失时则鹊起也。”本谓见机而作,后用为乘时崛起之意。)本题所考查的词语多数都是成语误读。高考主要考察考生对音同异义字的判别,主要的解题技巧有:1.对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辨明其义。考生只有对字的含义有了正确的理解,做到了解形、音、义,才能准确辨别错别字。2.要学会对字形进行分析、比较。如果对形声字的形旁表示的意义分析、理解得比较好,就能准确判断出词语的书写正误与否。3.了解成语典故。成语形成之初往往与某个典故相关联,因此要记准记牢成语中的字形,就必须追本溯源,这样才不会混淆。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老师在讲评试卷时告诉我们,出现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运用得不熟练所造成的。

B.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否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C.令两会代表不解的是,医疗保险改革,“既要让人看得起病,又要控制不必要的医疗开支”,目的如此明确,为什么有关领导会感到方向不清呢?

D.铁路部门出巨资在北京、上海、郑州、武汉、长沙等中心城市间开行45对中长途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动车组快速列车,不仅为了社会效益,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铁路部门的经济效益。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一看句中典型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词等等;二压缩语句,保留主干。A项句式杂糅,“主要原因”和“所造成的”杂糅,应删掉“所造成的”。B项语意重复,“否则”就表示和前面相反的做法,与“目标太多”重复,删掉其中一个。D项成分残缺,应在“重要的目的是”后加“提高”一词,与后面的“经济效益”搭配。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语病,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7、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

位于西安市临潼县东5公里的下河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陵兵马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兵马俑究竟是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品?

①在调查和追踪秦陵兵马俑学术研究的过程中

②因其重要的文化及学术价值

③记者了解到一个被掩藏了三十余年的学术争论

④一直为外界所瞩目

⑤一直未被学术界披露并公开讨论

⑥这场争论因其牵涉面之广、结果之重大

【考点】
【答案】

②④①③⑥⑤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此类题目要重点研讨横线前后的内容。第一处前面的主语是“秦陵兵马俑”那么第一处句子的主语也应该是“秦陵兵马俑”,只能是第二句。再看六句话的内在关系,③⑥⑤不能分开,这样基本上就能排出语序了,应该是②④①③⑥⑤。做这类题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8分)

恨  书

宗璞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觉得有几分吓人。书之可宝可爱,尽人皆知,何以会惹得我恨?有时甚至是恨恨不已,恨声不绝,恨不得把它们都扔出去,剩下一间空荡荡的屋子。

显而易见,最先的问题是地盘问题。老父今年九十岁了,少说也积了七十年书。虽然屡经各种洗礼.所藏还是可观。原先集中摆放,一排一排,很有个小图书馆的模样。后来人口扩张,下一代不愿住不见阳光的小黑屋,见“图书馆”阳光明媚,便对书有些怀恨。“书都把人挤得没地方了。”这意见母亲在世时便有。听说有位老学者一直让书住正房,我这一代人可没有那修养了,以为人为万物之灵,书也是人写的,人比书更应该得到阳光空气,推窗得见的好景致。

后来便把书化整为零,分在各个房间。于是我的斗室也摊上几架旧书,《列子》、《抱朴子》、《亢仓子》、《淮南子》、《燕丹子》……它们遥远又遥远,神秘又无用。还有《皇清经解》,想起来便觉得腐气冲上天。而我的文稿札记只好塞在这些书缝中,可怜地露出一点纸边,几乎要遗失在悠久的历史的茫然里。

其次惹得人恨的是书柜。它们的年龄都已有半个世纪,有的古色古香,上面的大篆字至今没有确解。这我倒并无恶感。糟糕的是许多书柜没有拉手,当初可能没有这种“设备”(照说也不至于),以致很难开关,关时要对准榫头,关上后便再也开不开,每次都得起用改锥(那也得找半天)。可是有的柜门却太松,低头屈身,找下面柜中书时,上面的柜门会忽然掉下,啪的一声砸在头上,真把人打得发昏。岂非关你人命的大事!怎不令人怀恨!有时晚饭后全家围坐笑语融融之际,或夜深梦酣之时,忽然一声巨响,使人心惊胆战,以为是地震或某种爆炸,惊走或披衣起来查看,原来是柜门掉了下来!

其实这些都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只因我理家包括理书无方,才因循至此。可是因为书,我常觉惶惶然。这种惶惶然的感觉细想时可分为二。一是常感负疚,一是常觉遗憾。确是无法解决的。

邓拓同志有句云:“闭户遍读家藏书。”谓是人生一乐。在家藏旧书中遇见一本想读的书,真令人又惊又喜。但看来我今生是不能有遍读之乐了。不要说读,连理也做不到。一因没有时间,忙里偷闲时也有比书更重要的人和事需要照管料理。二是没有精力,有时需要放下最重要的事坐着喘气儿。三是因有过敏疾病,不能接触久置积尘的书。于是大家推选外子为图书馆馆长。这些年我们在这座房子里搬来搬去,可怜他负书行的路也在百里以上了。在每次搬动之余,也处理一些没有保存价值的东西。一次我从外面回来,见我们的图书馆长正在门前处理旧书。我稍一拨弄,竟发现两本“丛书集成”中的花卉书。要知道丛书集成约四千本一套的啊!于是我在怒火上升又下降之后,觉得他也太辛苦,哪能一本本都仔细看过。又怀疑是否扔去了珍贵的书,又责怪自己无能,没有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如此怨天尤人,到后来觉得罪魁祸首都是书!

书还使我常觉遗憾。在我们磕头碰脑满眼旧书的居所中,常常发现有想读的或特别珍爱的书不见了。我曾遇一本英文书,翻了一两页,竟很有诗意。想看,搁在一边,也找不到了。又曾遇一本陆志韦关于唐诗的五篇英文演讲,想看,搁在一边,也找不到了。后来大图书馆中贴出这一书目。当然也不会特意去借。最令人痛惜的是四库全书中萧云从《离骚》全图的影印本,很大的本子,极讲究的锦面,醒目的大字,想细细把玩,可是,又找不到了!也许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据图书馆长说已遍寻无着——总以为若是我自己找,可能会出现:但是总未能找,书也未出现。

好遗憾啊!于是我想,还不如根本没有这些书,也不用负疚,也没有遗憾。那该多么轻松。对无能如我者来说,这可能是上策。但我毕竟神经正常,不能真把书全请出门,只好仍时时恨恨,凑合着过日子。是曰恨书。

【1】结合上文看,“如此怨天尤人,到后来觉得罪魁祸首都是书!”这句话有什么含义?(4分)

【2】文章第5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3】文章开头就说“书之可宝可爱:尽人皆知,何以会惹得我恨”,结合全文说说“书惹得我恨”的原因。(4分)

【4】本文题为“恨书”,作者是真的恨书吗,为什么?请结合全文举例分析。(6分)

【考点】
【答案】

【1】因为自己没有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只能把责任都推到书的身上,(2分)流露出作者的负疚之情(2分)。(评分建议:每点两分。)

【2】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恨书的表面原因,引出下文恨书的深层原因。(评分建议:4分,“作用”2分,分析2分。)

【3】①家中藏书极多,侵犯了家人的居住权。②老式书柜没有拉手或柜门太松,带来不便。

 ③书籍众多,工作烦杂,理书无方而感负疚。④想读的书却找不到而生遗憾。 (评分建议:4分,每个要点1分。)

【4】其实从作者的口气和文章中所列举的事例可以看出作者并不是真的恨书,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书的那种“情之深爱之切”的感情。举例分析略。(评分建议:6分,不是恨书1分,感情2分,举例分析3分)

【解析】

【1】

试题解析:题干中问“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这是考查学生的理解橛子含义的能力。具体方法有 一、修辞还原法。有些句子使用了修辞,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表意生动形象,理解这类句子时,我们把它还原到一种平实质朴的表达形式,往往就找到了答案。例如,比喻句我们就从喻体入手,还原其本体意义,找到了本体意义,答案就浮出了水面。 二、概括具体法。有些句子,在段落和篇章中处于中心句或总括句的位置,解读此类句子的含义,宜进行较为具体的阐释。三、具体概括法。有些句子,往往从多个角度来描绘一个形象或表达一个观点,这样的句子,理解其含义,最直接的方法是抽取其共性。四、哲理阐释法。警句(哲理句),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深刻体验,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和启发性。理解它的含义,最好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文本本身作泡开式的阐释。“如此怨天尤人,到后来觉得罪魁祸首都是书!”这句话在文章第六节的最后,结合第五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七段的开头一句话,可以看出第六段主要讲书使我常感负疚。再看这句话的“如此”,应该在上文有所呼应,就是“又怀疑是否扔去了珍贵的书,又责怪自己无能,没有担负起应尽的责任”这句话,结合这两点就能准确的概括出这句话的含义了。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

B.夫晋,何厌之有   厌:厌烦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侵损,削减

【2】.下列各项中,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夜缒而出 (2)倚柱而笑

(3)邻之厚,君之薄也   (4)将焉取之  

A.(1)与(2)的“而”相同,(3)与(4)的“之”不同

B.(1)与(2)的“而”相同,(3)与(4)的“之”相同

C.(1)与(2)的“而”不相同,(3)与(4)的“之”不同

D.(1)与(2)的“而”不相同,(3)与(4)的“之”相同

【3】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何陋之有

【4】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实不足取。

【5】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分)

②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3分)

③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3分)

【考点】
【答案】

【1】B

【2】A

【3】D

【4】A

【5】(1)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评分建议:共4分。“东道主”、“行李”、“共”、“乏困”各1分。

(2)希望全国做臣子,排在诸侯行列里,像郡县一样地纳贡应差。

评分建议:共3分。“内臣”、“比”、“给贡职如郡县”各1分。

(3)现在我听说(秦王)出了黄金千金,封万户的悬赏来要你的人头,您打算怎么办呢?

评分建议:共3分。“购”、“邑”、“将奈何”各1分。

【解析】

【1】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B项“何厌之有”中的“厌”在句中应为“满足”。(厌:1、嫌恶,憎恶:~恶(wù)。2满足:贪得无~。学而不~。)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小题)(6分)

(1)甚急,__________________  ,其意常在沛公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礼不辞小让。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______________。

(4)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 。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________ ,不仁。 

(6)________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

【考点】
【答案】

(1)今者项庄拔剑舞 (2)大行不顾细谨   (3)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因人之力而敝之   (6)如今人方为刀俎 

(评分建议:共8分。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不但考查考生记忆的准确性,也考查其书写的准确性。因此要特别注意那些易错字,如:“细谨”、“约契”“敝”“刀俎”等。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一要领悟含义,圈点强记,边诵边写。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防止“口是手非”。二要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很多同学都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能得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生僻难写字的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三要要注重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地存在着,这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热点。这就要求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四要关注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五要留心语句顺序。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地丢掉了分数。

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5分)

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简要分析。(4分)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考点】
【答案】

(1)这首诗主要通过联想想象,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2分)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1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1分)。

(2)“独”突山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1分),“空”表现了离人远行、无所相依的情景(1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艺术手法。题干中问“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这是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角度有:修辞角度、描写角度、选材角度,遣词造句角度。①想象、联想:颔联意为听到筝声似乎看到了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②通感: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如“柳态”。“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筝声像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像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春风、杨柳、花、鸟,情怀逼露,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

六、作文(共1题,共5分)

12、

作文(60分)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因为努力不够,就找理由来开脱;因为用心不够,就找理由来为自己打圆场;因为做得不好,就找出理由来推辞。其实,说出来的理由都是托辞。请以“其实那不是理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中心明确,语言流畅。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考点】
【答案】

其实那不是理由

中年男子工作繁忙,但总会抽时间进行喜爱的音乐创作,且取得了一些成绩。别人问他如何做到,他回答:“工作繁忙,不是理由!”一句“那不是理由”短却又发人深思,细细回想,逝去的几十年光阴,我们又曾用理由逃避多少次?

爱得不够,请不要找理由来推辞,真正心怀热爱的人,总会执著追求,及时旅途布满荆棘。2008年奥运赛场上失落黯淡离去的背影,不知有多少人为其流泪,2010年复出的微笑,不知多少人为其欢呼喝彩。刘翔在2008年受伤退赛后,顶着巨大的压力康复,在2010年强势回归他热爱的赛场。他没有以伤病为理由而逃避退缩,他没有以压力大为理由就此隐退,他以一颗热衷之心战胜伤痛,那飞驰的身影又重新跃入眼帘。

努力不够,请不要找理由来开脱,努力的人世界中永远没有理由与逃避。德摩梯尼,古时希腊的著名演说家,谁曾想到他天生口吃,发音含糊不清?为了克服缺点,他日复一日地含石子在海边大声朗诵,舌头不知磨破多少次。那天,他站在了演讲台上,以流利的口语宣告了自己的成功。德摩梯尼,没有以天生口吃为理由,而自甘沉沦,一生平淡无奇。他凭着自己坚韧的毅力,艰苦的练习取得成就。他打破了逃避之人用理由为自己构建的壁垒。他诠释了成功的世界没有理由!

用心不够,请不要找理由为自己圆场,专心致志,投身其中,忘我如一的人会告诉你,理由是成功的最大阻碍。“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我却不尽同意。倘若真的对每一件事不以全身心投入,无以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以此为借口,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还有明天”怎能作理由?一决心做窝的鸭子第一天晴朗无云,“哎,天气真好,先玩一天还有明天”第二天狂风大作,“哎,刮风了,睡觉吧还有明天”就这样,冬天到了,窝未成,鸭子已经在瑟瑟寒风中冻死了。

试问自己,过去自己究竟找出多少理由来躲避?考试失败,以自己未复习为由而心安理得?作业未成,以自己遗忘为由而抄袭?单词未记,以自己忙碌为由而开脱?正值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们,不要再逃避!要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理由,只要你有一颗执着积极向上的心,用心灵面对显示,理由只是过客,成功却是必然!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其实那不是理由”就是不要给自己努力不够、用以不够、爱得不够等找借口,找托辞。作文重在写不是理由的原因。用一件事或几件事,或者用议论抒情方式来表达。还要注意“其实”这个词,即原来把“那”当成理由,现在发现“那”不再是理由,要写出转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