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肇东一中高三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3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白皮书说,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

B.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俄全力开动宣传机器,试图将土耳其与IS“暗通款曲”的种种罪名坐实,令他在国际舆论场上观感不佳。

C. 虽然学校三令五申,要求学生自觉爱护学校环境,但是随手乱丢垃圾,人走关灯,损坏桌椅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D. 在“大学生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一案中,官方披露的证据显示,不仅嫌疑人利用QQ群、百度贴吧出售猎物,还能准确介绍猎物名字、习性,“不识国家保护动物”的说法早已站不住脚。

2、

填入下面文段处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然,表面的公正不等于公正。____,____表面功夫都不做足,内在的真诚性____是值得怀疑的。____,议员在议会中打架,____只是作秀,但也有可能是全力为选民争取利益;____假如他们只顾着打呼噜,连表现一下的念头都没有,那就一定是置选民利益于不顾。

A

然而

如果

一定

那么

虽然

/

B

可是

/

肯定

也许

即使

那么

C

但是

如果

大概

比如

也许

D

/

一旦

似乎

也许

那么

可是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祭祖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最初,人们对于梦和死亡非常困惑,试图给出合理的解释,于是人类发明了灵魂的概念,并认为,灵魂是独立的,会在人睡觉或出神时离开身体,当人死了就会永远离开身体。亡人的肉身会腐烂消失,但灵魂一直存在。应如何对待这些神秘且不死的灵魂呢?人们的选择是举行祭祀。

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甲骨文中有关祭祀的记载,如“报”“又”“岁”等。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祈福求吉而举行的。在殷人的头脑中,祖先是令人恐惧的死者,这些人经常制造各种灾祸。为了防止祖先作祟,他们定期举行祭祀活动,通过奉献牺牲的方式取悦祖先神灵,祈求祝福。这和《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相符合:“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商时期的祭祖行为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色彩,到了周代,祭祖礼仪增加了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含义。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礼记·王制》有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通过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了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周代创制的宗庙体制没有被后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

到了汉代,汉儒将孝道思想和祭祖礼仪结合了起来。汉儒找到了中国人祭祖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孝成为汉王朝治国的重要思想根基。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为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同时,汉代统治者将孝道推广到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形成了以家族伦理为核心,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

汉代以后,祭祖礼仪追寻着以孝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长期活跃在人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中。但在传统社会,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根据“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庶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礼仪制度之外。在祭祖礼仪方面,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士庶阶层的界限被打破,祭祖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

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朱熹《家礼》的出现,它深刻改变了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形态面貌。《家礼》是朱熹编写的冠、婚、丧、祭四礼指南。朱熹考虑到人们举行祭礼时可能遇到的诸多难处,认为不用拘泥于繁琐的礼仪要求。为了保证可操作性,朱熹对传统祭礼进行了提炼,按照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祭礼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成为宋明以来中国人举行祭祖礼仪的标准范式。

(摘编自《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梦和死亡现象的困惑促使人们去思考,于是发明了灵魂的概念;出于对灵魂的敬畏,人们举行了祭祀活动,这是祭祖的源头。

B.宋代是祭祖仪式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是不同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祭祖的权利,二是形成了祭礼的基本模式。这两者和朱熹的贡献密切相关。

C.到了汉代,祭祖礼仪和孝道思想结合了起来。汉儒找到了中国人祭祖的本源——孝,并完善了相关理论,对祭祖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D.商王朝祭祖的目的是祈福求吉,其祭祖行为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色彩;而周代的祭祖则含有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含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周代,宗庙设置体现了周天子和同姓诸侯之间的宗法关系,因为就社会结构而言,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

B.《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是以手持肉,献给神灵。商朝人举行祭祀活动时的“祭”的含义和这个解释一致。

C.朱熹《家礼》的出现对中国祭祖礼仪的发展意义深远,它深刻改变了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形态面貌。

D.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诵读《孝经》等多种方式弘扬孝文化,其目的是巩固国家政治统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重要而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举行祭祖礼仪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B.在周代,人们的社会等级不同,其拥有的庙数也不相同,如天子有七庙,诸侯有五庙,大夫有三庙,士有一庙。

C.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祭祖礼仪是贵族的特权,庶民不能进行祭祖,这是因为礼在当时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

D.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我国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记载,“报”“又”“岁”等是当时的祭祀性文字。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魂魄犹在江山图

范曾

在李可染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我们回顾一世纪来艺术的长河,真可谓千帆竞发。可染先生的出现,有他的历史背景,当一个时代的艺术整体奔向浑浑噩噩的时候,需要圣洁的艺术;而艺术风貌整体堕入轻佻时,需要凝重的艺术,这正是李可染适时而生的缘由。

由于本能的拒绝鄙俗,可染以无待的心境在喧嚣的世态中独立而不倚,自强而不息,谦仁而不傲。当可染先生朝斯夕斯、胸无旁骛地沉浸于自己宁寂而庄严的心灵王国的时候,他画作的美便与教养合而为一。他的作品陶冶了整个一代人,还将千秋万代地陶冶下去。艺术的助人伦、成教化,不是如演说家那样带有着直接的目的性。它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们心悦诚服,趋向社会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艺术正是如此更内在地激励着人们的心灵。

可染先生对大自然潜在密码的破译,直接与他的道德向善的趋向不谋而合,而于此时,李可染的艺术与道德合而为一。当李可染先生叹赏大自然,如此深沉地倾注自己的对祖国大地山河的刻骨铭心的热爱时,他显然站在了民族文化捍卫者的前列。

可染先生有一种表达超越感观尺度的能力,这就是他内心所具有的崇高感使然的能力,他对大地山河仰之弥高,而这种情怀的恃守,表现为他“大”的艺术。宛若语言的表达,与表达的意义,都有相关的音调,这就是艺术家所独有的风格。或沉雄博大、或清新俊逸……只要是与崇高相连,他们都是美的,虽情态万殊,而其艺术已如自然。

可染先生大宗师一样“来吾导夫先路”,艺术家,伟大的艺术家,都应该,也必然如此。

可染先生当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在他异乎常人的语言方式。这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符号,这不是每一个苦学者所可达致的。当然可染先生知道自己有“生而知之”的本能,但凭着他更深邃的智慧,认识到它的不可靠,当昙花一现的时节过去之后,留下的是残枝败叶。

可染先生告诉我,他年轻时作画极快,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作画,在朋友与来客寒暄片刻回到画室时,可染竟已画毕,主人大赞叹,以为神来之笔,先生亦颇自喜。先生告诉我,多年之后,他才警然有悟,必须力矫这样的用笔。我知道了先生所说的“慢”非只指时间,更重要的是用笔的品质。先生还告诉我,他少年时有一位极富才华的朋友,写给他的信,毛笔字的稚拙天真、浑厚朴雅,使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心的感动,这感动是如此的刻骨铭心,竟至谈到此事时,先生的表情显得那样的庄肃和神往。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生之中总会不期而至地遇到这样突兀的心灵感悟,仅这一次,足以改变艺术家一生的道路。研究艺术家的心灵历程,那些遽然蜕变和瞬间重生,有时来得迅猛近乎禅家的顿悟。

可染先生好学而敏求,这是他“苦学派”的唯一解释,苦学者不意味着枯涩无味的下笨功夫。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书法课,他不强求碑帖的选择,他说要平心静气地读碑,知其间架,重其用笔,悟其风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则去书道不远矣。书法课上,可染先生不喜欢一挥而就式的所谓笔动心不动的、麻木不仁的写字习气。可染说用笔之际虽所向空无一物,然则胸中应觉艨艟之遇浪遏,冲波逆折而前,当此之时,笔锋必有生涩出焉,必有稚拙出焉。有生涩稚拙矣,然后再求大巧,则大巧即在其中。

可染先生于书法所下功夫可谓焚膏继晷,三十多岁时的风华婉转至五十岁后一扫而空,石破天惊,创旷古无双之结体用笔,无丝毫泥古、媚俗、求奇、矫饰、市井、乡愿……一切的书画艺术可恶的痕迹与可染先生的书法格格不入,只觉铮铮其骨、磔磔其态,近之则畏,远之则敬。可染先生的字我行我素,决不苟合取容,是颇见他笔下之牛“时亦强犟”的性格的。

先生的“学而知之”的部分,当然还包含了他对素描的积年锤炼、对光影的敏锐认识。在此先置而不论。

先生称自己是“困而知之”,人们不要以为可染先生当真的为自己才情不逮而困守干城,“钝者勉为”。可染先生的“困”是他推动中国画史这座沉重的列车所需的移山心力,他要弘扬的是中华文化所素有的伟岸与高华,他极端鄙弃浮光掠影的、油腔滑调的、市侩的艺术,这神圣的自尊支撑着他博大的灵魂,打进去,致勇也;打出来,夺魂也,这其中数十年苦心孤诣,念兹在兹,朝斯夕斯,方才有了又一次的伟大。诚如可染先生题赐予我的“七十二难,玄奘西天取经不畏七十二难,今以此四字书赠范曾同学”。我们一代代都抱着跣足苦行的宏愿,在艺术征途上踽踽而前,“困”者,“难”也,是深觉万难之下的渺小与决绝。至此,我们可得如下之结论,可染先生的经历包含着谦逊和伟大,正如泰戈尔有言:“当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就是他接近伟大的时候。”

(转载自《新华文摘》,《中国文化》2007年秋季号,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可以说艺术是供人们来欣赏的,它的创作意图不是用来教化人的。因为艺术对人的教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是如演说家那样带有着直接的目的性。

B.可染先生洞悉着大自然的规律法则,深为这种魅力所折服。这些领悟转化到他的画作中,体现出自然与他的追求的深深契合。

C.画作传达的意旨宛若表达的语言,画作的内容宛若语言表达的意义,语言和意义由音调连接,画作的内容和意旨由风格相连。

D.曾经的可染先生因为作画神速而令人赞叹,自己也颇多自喜之情,但经过岁月的洗礼,先生却要“慢”下来,花时间才能做出好作品。

E.文章是为画家李可染先生做的传,但是却在先生对于书法的研习上花了大量的笔墨,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回忆了先生是如何“学而知之”的。

(2)先生的画作有何独到之处能够产生“来吾导夫先路”的作用?请概括并分析。

(3)这篇传记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成文,这样写在有哪些方面的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这篇传记以泰戈尔的名言“当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就是他接近伟大的时候”结尾,可染先生是如何以谦卑接近伟大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天职

许行

海尔曼博士的诊所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没有不知道他和他的诊所的。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撬开他的诊所,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直到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在车祸里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

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还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魅力。

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唯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未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记我常对你说的话了吗?”

“噢,你是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在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这是上帝的安排。医生的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

这件事更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开胸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

审判海尔曼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

(1)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首段中用“手术刀"作喻体来形容海尔曼的性格,既生动形象,又切合人物身份,显得浑然天成。

B.小说中两次提到“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这里的“上帝"就是海尔曼心中最高的信念——反法西斯。

C.“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这句话使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突出了海尔曼声音的宏亮高亢和他精神的感召力。

D.小说结尾,海尔曼最终舍救死扶伤之小义,而取保家卫国之大义,这一情节设置使人物性格更完整,形象特征更突出,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E.这篇小说以“天职"为线索展开叙述,立意深刻,构思精巧,形象特征鲜明突出,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达到了这么好的艺术效果,实属难能可贵。

(2)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对这两重含义分别加以阐释。

(3)简要分析小说中“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

(4)在写主人公除掉法西斯头目这一中心事件前,小说先写了他救助“小偷”和“情敌”这两件事。这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苏轼饮酒甚酣,扣弦而歌,借用“美人”来抒发自己对朝廷政事依然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女主人公对氓彻底失去信心后愤然决绝之情。

(3)《离骚》中屈原用制作衣服的材料表示自己品行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龙江肇东一中高三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2题,共1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白皮书说,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

B.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俄全力开动宣传机器,试图将土耳其与IS“暗通款曲”的种种罪名坐实,令他在国际舆论场上观感不佳。

C. 虽然学校三令五申,要求学生自觉爱护学校环境,但是随手乱丢垃圾,人走关灯,损坏桌椅等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

D. 在“大学生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一案中,官方披露的证据显示,不仅嫌疑人利用QQ群、百度贴吧出售猎物,还能准确介绍猎物名字、习性,“不识国家保护动物”的说法早已站不住脚。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B项语病一:中途易辙。应该将“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修改为“在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后”作为后半句的状语。语病二:“令他在国际舆论场上观感不佳”句中代词“他”指代不明,应该改为“土耳其”。C项“人走关灯”与“十分严重”搭配不当;D项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应该调整到“嫌疑人”之后。

2、

填入下面文段处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然,表面的公正不等于公正。____,____表面功夫都不做足,内在的真诚性____是值得怀疑的。____,议员在议会中打架,____只是作秀,但也有可能是全力为选民争取利益;____假如他们只顾着打呼噜,连表现一下的念头都没有,那就一定是置选民利益于不顾。

A

然而

如果

一定

那么

虽然

/

B

可是

/

肯定

也许

即使

那么

C

但是

如果

大概

比如

也许

D

/

一旦

似乎

也许

那么

可是

【考点】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句衔接连贯、得体。从上下句子语境来看,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结合前面“表面公正不等于公正”,“表面功夫”,应该是转折,假设关系。“内在的真诚性”是一种推测,可用“大概”。“议员在会议中打架”是举例说明,可用“比如”,后面“作秀”是一种推测。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15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祭祖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

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最初,人们对于梦和死亡非常困惑,试图给出合理的解释,于是人类发明了灵魂的概念,并认为,灵魂是独立的,会在人睡觉或出神时离开身体,当人死了就会永远离开身体。亡人的肉身会腐烂消失,但灵魂一直存在。应如何对待这些神秘且不死的灵魂呢?人们的选择是举行祭祀。

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甲骨文中有关祭祀的记载,如“报”“又”“岁”等。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祈福求吉而举行的。在殷人的头脑中,祖先是令人恐惧的死者,这些人经常制造各种灾祸。为了防止祖先作祟,他们定期举行祭祀活动,通过奉献牺牲的方式取悦祖先神灵,祈求祝福。这和《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相符合:“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商时期的祭祖行为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色彩,到了周代,祭祖礼仪增加了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含义。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礼记·王制》有载: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通过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了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周代创制的宗庙体制没有被后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

到了汉代,汉儒将孝道思想和祭祖礼仪结合了起来。汉儒找到了中国人祭祖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孝成为汉王朝治国的重要思想根基。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为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同时,汉代统治者将孝道推广到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形成了以家族伦理为核心,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

汉代以后,祭祖礼仪追寻着以孝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长期活跃在人们的节日礼仪生活中。但在传统社会,礼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根据“礼不下庶人”的古礼规定,庶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礼仪制度之外。在祭祖礼仪方面,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士庶阶层的界限被打破,祭祖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

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朱熹《家礼》的出现,它深刻改变了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形态面貌。《家礼》是朱熹编写的冠、婚、丧、祭四礼指南。朱熹考虑到人们举行祭礼时可能遇到的诸多难处,认为不用拘泥于繁琐的礼仪要求。为了保证可操作性,朱熹对传统祭礼进行了提炼,按照祭祀时间、地点、人物、器物、仪节五个主要方面制定了祭礼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成为宋明以来中国人举行祭祖礼仪的标准范式。

(摘编自《祭祖礼仪的文化传统》,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祭祖礼仪发展过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梦和死亡现象的困惑促使人们去思考,于是发明了灵魂的概念;出于对灵魂的敬畏,人们举行了祭祀活动,这是祭祖的源头。

B.宋代是祭祖仪式发展的重要阶段:一是不同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祭祖的权利,二是形成了祭礼的基本模式。这两者和朱熹的贡献密切相关。

C.到了汉代,祭祖礼仪和孝道思想结合了起来。汉儒找到了中国人祭祖的本源——孝,并完善了相关理论,对祭祖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D.商王朝祭祖的目的是祈福求吉,其祭祖行为具有浓厚的祖先崇拜的宗教信仰色彩;而周代的祭祖则含有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含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周代,宗庙设置体现了周天子和同姓诸侯之间的宗法关系,因为就社会结构而言,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

B.《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是以手持肉,献给神灵。商朝人举行祭祀活动时的“祭”的含义和这个解释一致。

C.朱熹《家礼》的出现对中国祭祖礼仪的发展意义深远,它深刻改变了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形态面貌。

D.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诵读《孝经》等多种方式弘扬孝文化,其目的是巩固国家政治统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重要而且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举行祭祖礼仪可以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B.在周代,人们的社会等级不同,其拥有的庙数也不相同,如天子有七庙,诸侯有五庙,大夫有三庙,士有一庙。

C.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祭祖礼仪是贵族的特权,庶民不能进行祭祖,这是因为礼在当时被认为是区分社会等级身份的工具。

D.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我国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记载,“报”“又”“岁”等是当时的祭祀性文字。

【考点】
【答案】

【1】B

【2】A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B项“这两者和朱熹的贡献密切相关”错误,根据原文第六段,“不同阶层的人们都享有祭祖的权利”是因为“当时受科举制度推行引起了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士庶阶层的界限被打破”,而不是朱熹的贡献。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魂魄犹在江山图

范曾

在李可染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我们回顾一世纪来艺术的长河,真可谓千帆竞发。可染先生的出现,有他的历史背景,当一个时代的艺术整体奔向浑浑噩噩的时候,需要圣洁的艺术;而艺术风貌整体堕入轻佻时,需要凝重的艺术,这正是李可染适时而生的缘由。

由于本能的拒绝鄙俗,可染以无待的心境在喧嚣的世态中独立而不倚,自强而不息,谦仁而不傲。当可染先生朝斯夕斯、胸无旁骛地沉浸于自己宁寂而庄严的心灵王国的时候,他画作的美便与教养合而为一。他的作品陶冶了整个一代人,还将千秋万代地陶冶下去。艺术的助人伦、成教化,不是如演说家那样带有着直接的目的性。它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们心悦诚服,趋向社会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艺术正是如此更内在地激励着人们的心灵。

可染先生对大自然潜在密码的破译,直接与他的道德向善的趋向不谋而合,而于此时,李可染的艺术与道德合而为一。当李可染先生叹赏大自然,如此深沉地倾注自己的对祖国大地山河的刻骨铭心的热爱时,他显然站在了民族文化捍卫者的前列。

可染先生有一种表达超越感观尺度的能力,这就是他内心所具有的崇高感使然的能力,他对大地山河仰之弥高,而这种情怀的恃守,表现为他“大”的艺术。宛若语言的表达,与表达的意义,都有相关的音调,这就是艺术家所独有的风格。或沉雄博大、或清新俊逸……只要是与崇高相连,他们都是美的,虽情态万殊,而其艺术已如自然。

可染先生大宗师一样“来吾导夫先路”,艺术家,伟大的艺术家,都应该,也必然如此。

可染先生当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在他异乎常人的语言方式。这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符号,这不是每一个苦学者所可达致的。当然可染先生知道自己有“生而知之”的本能,但凭着他更深邃的智慧,认识到它的不可靠,当昙花一现的时节过去之后,留下的是残枝败叶。

可染先生告诉我,他年轻时作画极快,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作画,在朋友与来客寒暄片刻回到画室时,可染竟已画毕,主人大赞叹,以为神来之笔,先生亦颇自喜。先生告诉我,多年之后,他才警然有悟,必须力矫这样的用笔。我知道了先生所说的“慢”非只指时间,更重要的是用笔的品质。先生还告诉我,他少年时有一位极富才华的朋友,写给他的信,毛笔字的稚拙天真、浑厚朴雅,使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心的感动,这感动是如此的刻骨铭心,竟至谈到此事时,先生的表情显得那样的庄肃和神往。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生之中总会不期而至地遇到这样突兀的心灵感悟,仅这一次,足以改变艺术家一生的道路。研究艺术家的心灵历程,那些遽然蜕变和瞬间重生,有时来得迅猛近乎禅家的顿悟。

可染先生好学而敏求,这是他“苦学派”的唯一解释,苦学者不意味着枯涩无味的下笨功夫。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书法课,他不强求碑帖的选择,他说要平心静气地读碑,知其间架,重其用笔,悟其风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则去书道不远矣。书法课上,可染先生不喜欢一挥而就式的所谓笔动心不动的、麻木不仁的写字习气。可染说用笔之际虽所向空无一物,然则胸中应觉艨艟之遇浪遏,冲波逆折而前,当此之时,笔锋必有生涩出焉,必有稚拙出焉。有生涩稚拙矣,然后再求大巧,则大巧即在其中。

可染先生于书法所下功夫可谓焚膏继晷,三十多岁时的风华婉转至五十岁后一扫而空,石破天惊,创旷古无双之结体用笔,无丝毫泥古、媚俗、求奇、矫饰、市井、乡愿……一切的书画艺术可恶的痕迹与可染先生的书法格格不入,只觉铮铮其骨、磔磔其态,近之则畏,远之则敬。可染先生的字我行我素,决不苟合取容,是颇见他笔下之牛“时亦强犟”的性格的。

先生的“学而知之”的部分,当然还包含了他对素描的积年锤炼、对光影的敏锐认识。在此先置而不论。

先生称自己是“困而知之”,人们不要以为可染先生当真的为自己才情不逮而困守干城,“钝者勉为”。可染先生的“困”是他推动中国画史这座沉重的列车所需的移山心力,他要弘扬的是中华文化所素有的伟岸与高华,他极端鄙弃浮光掠影的、油腔滑调的、市侩的艺术,这神圣的自尊支撑着他博大的灵魂,打进去,致勇也;打出来,夺魂也,这其中数十年苦心孤诣,念兹在兹,朝斯夕斯,方才有了又一次的伟大。诚如可染先生题赐予我的“七十二难,玄奘西天取经不畏七十二难,今以此四字书赠范曾同学”。我们一代代都抱着跣足苦行的宏愿,在艺术征途上踽踽而前,“困”者,“难”也,是深觉万难之下的渺小与决绝。至此,我们可得如下之结论,可染先生的经历包含着谦逊和伟大,正如泰戈尔有言:“当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就是他接近伟大的时候。”

(转载自《新华文摘》,《中国文化》2007年秋季号,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可以说艺术是供人们来欣赏的,它的创作意图不是用来教化人的。因为艺术对人的教化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是如演说家那样带有着直接的目的性。

B.可染先生洞悉着大自然的规律法则,深为这种魅力所折服。这些领悟转化到他的画作中,体现出自然与他的追求的深深契合。

C.画作传达的意旨宛若表达的语言,画作的内容宛若语言表达的意义,语言和意义由音调连接,画作的内容和意旨由风格相连。

D.曾经的可染先生因为作画神速而令人赞叹,自己也颇多自喜之情,但经过岁月的洗礼,先生却要“慢”下来,花时间才能做出好作品。

E.文章是为画家李可染先生做的传,但是却在先生对于书法的研习上花了大量的笔墨,这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回忆了先生是如何“学而知之”的。

(2)先生的画作有何独到之处能够产生“来吾导夫先路”的作用?请概括并分析。

(3)这篇传记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成文,这样写在有哪些方面的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这篇传记以泰戈尔的名言“当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就是他接近伟大的时候”结尾,可染先生是如何以谦卑接近伟大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考点】
【答案】

(1)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D得1分,选A.C不得分。

(2)①圣洁凝重。当时的艺术整体浑噩轻佻,先生实时而生。②画作的美与教养结合。先生的画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使人趋向崇高。③艺术与道德结合。画作中有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捍卫民族文化。④作品中表现出崇高感。他有超越感观尺度的能力,崇高感使他的艺术已如自然。

(3)①内容上,选择与“我”有关的事件成文,选材灵活,对先生的敬佩热爱之情溢于言表。②结构上,行文流畅自然,便于作者将大量的主观情感和自己的评论融入传记。③阅读效果上,让传主的生平更可信,读者更容易被作者的情感打动,更能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发人深省。

(4)①品质方面。先生以一种谦仁而不傲的品质沉浸在自己王国里,品质不俗,画作优秀。②天资方面。先生生而知之,但先生并不自恃本能,智慧深邃。③学习方面。先生能够博采众长,敏学好悟,苦练创新,艺术造诣颇高。④追求方面。在推动画史弘扬文化的责任面前,先生深知己力之渺小,但所为体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博大的灵魂,迎来了又一次伟大。

【解析】

(1)试题分析:实用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A项文中只是说绘画的教化意图不如演说带有直接的目的性,并不是说没有教化作用,属于无中生有。B项从“可染先生对大自然潜在密码的破译,直接与他的道德向善的趋向不谋而合,而于此时,李可染的艺术与道德合而为一。当李可染先生叹赏大自然”可知正确。C项根据原文,应该是“画作的内容宛若表达的语言,画作传达的意旨宛若语言表达的意义”的比较关系。D项原文说“我知道了先生所说的“慢”非只指时间,更重要的是用笔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品质。E项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传主的品质特征,进而塑造传主的形象,这是传记的常见写法。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天职

许行

海尔曼博士的诊所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没有不知道他和他的诊所的。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撬开他的诊所,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直到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在车祸里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

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还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魅力。

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唯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未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记我常对你说的话了吗?”

“噢,你是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在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这是上帝的安排。医生的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

这件事更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开胸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

审判海尔曼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

(1)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首段中用“手术刀"作喻体来形容海尔曼的性格,既生动形象,又切合人物身份,显得浑然天成。

B.小说中两次提到“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这里的“上帝"就是海尔曼心中最高的信念——反法西斯。

C.“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这句话使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突出了海尔曼声音的宏亮高亢和他精神的感召力。

D.小说结尾,海尔曼最终舍救死扶伤之小义,而取保家卫国之大义,这一情节设置使人物性格更完整,形象特征更突出,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E.这篇小说以“天职"为线索展开叙述,立意深刻,构思精巧,形象特征鲜明突出,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达到了这么好的艺术效果,实属难能可贵。

(2)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对这两重含义分别加以阐释。

(3)简要分析小说中“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

(4)在写主人公除掉法西斯头目这一中心事件前,小说先写了他救助“小偷”和“情敌”这两件事。这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考点】
【答案】

(1)选D项3分,E项2分,A项1分。B.C选项不得分。

(2)“天职"在小说中的两重含义:一是指一个医生应尽的职责,即救死扶伤;一是指爱国者应尽的职责,即同法西斯作坚决的斗争,保卫自己的祖国。

(3)海尔曼是一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他心地善良,宽容,仁慈,为了救助他人,他不计个人恩怨,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最高的职责。他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以他的手术刀作武器,沉着勇敢地处死了凶恶的法西斯头目,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小说中的前两件事着力表现海尔曼高尚的品德,特别是他把救死扶伤看作医生的天职这一点,从而对中心事件作了有力的铺垫。这样一位医生却把手术刀变成了武器,这就更加突出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厚重,有说服力,也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B项第一处“上帝”是“安排”“海尔曼”救死扶伤,不是“反法西斯”;C句中没有比拟手法,全句也不是突出声音“宏亮高亢”,而是突出“坚定有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5分)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苏轼饮酒甚酣,扣弦而歌,借用“美人”来抒发自己对朝廷政事依然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女主人公对氓彻底失去信心后愤然决绝之情。

(3)《离骚》中屈原用制作衣服的材料表示自己品行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制荠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渺”、“焉”、“裳”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一般有“填充补足型”和“理解默写型”两种。本题属于“理解默写型”,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