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外国语校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2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与中国合作的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单方面发布了终止合作的新闻公报,在公报中声称,中铁国际的能力满足不了西部快线公司希望及时有效推进项目的愿望。

B. 近期,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极为深刻,损失极其惨重,警钟震耳。

C. 《烽火·冼星海》这台音乐剧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用冼星海作品,而是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融入剧情,希望能让观众在剧情中听到他的作品,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及其作品的精神。

D. 据报道,比起平躺或趴着睡,侧着睡对人的大脑更有帮助,因为侧睡有利于大脑进行自我清理,同时也可以减少阿兹罕默症、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疾病。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传统节日有着其他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值得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给予特别关注。

在古代社会的早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最根本、最重要的主题;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移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的时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自的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

节日就是时间历程的重要节点,它的形成当然是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的事。古人最早产生的时间观念是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由此,开始分为寒暑两季,接着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全部是以简洁朴素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古人认识到这些日子是天象气候转变的关键节点,以为这些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施行巫术、占卜,祭拜日月星辰、五谷诸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健康平安等。每年如此,便形成了在特定时日周期性重复的民俗活动,形成了最初的节日。月亮的晦朔圆缺之日也让古人感到神秘并加以崇拜,也会产生萌芽状态的节日。这些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源于古人在特定时日用以解释、控制自然进程的超自然力崇拜。所以说,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确定节气之后,又有了年月日的划分,便形成了历法。

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故传统节日的保护,有利于保持和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已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如春节已成为我国境内四十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同时,少数民族的节日数量众多,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其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可被吸收到汉族的节日传统中来。

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文化。在同一个日子过同样的节日,使我们体会到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尤其是在异文化环境,一个族群同样的节日习俗就更成为文化认同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认同往往比政治的认同更为牢固、更为持久。这样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把他们凝聚在一个具有和谐文化的社群之内。

  (节选自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节日,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它具备一些特殊性。

B.进入到中古时期以后,传统节日中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逐渐取代了古代社会早期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容。

C.中国传统节日大都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移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

D.古人根据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的这一最早的时间观念开始分为寒暑两季,后来又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历史上的许多传统节日的形成都是在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大都经历了各自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

B.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这与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适应自然的过程有关。

C.传统节日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因而保护传统节日,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D.本是汉族节日的春节,已成为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它和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以简洁朴素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例如“雨水”代表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B.古人以为节气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用巫术、占卜等方式祈求神灵保佑,这体现了古人认识上的局限性。

C.我们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都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中华文化就能够形成一体化和多样化格局。

D.人们处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时,体会到的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的感觉往往不如在异文化环境的时候更明显。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硬币。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是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的家当典当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样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可是她老了,病了。她所有的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不得不由家人为她擦洗身体。每当这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噼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晚。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祖母大限将至,在那幽深的黑夜里,尚且咬牙活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挥霍生命?

  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

  现在想想,祖母临终的眼里,一定是看到了祖父,嘴边才绽开了一朵莲花。

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倾听黑暗的蜡烛,时而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夜里的云朵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天空。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

  (摘编自2015年11月《思维与智慧》)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我”父亲因担心“那边太黑”而要等出灵的时候再点着蜡烛,以便为“我”奶奶照个亮儿,这说明父亲是一个迷信、愚昧的人。

B.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的情节与葛朗台临死前抢夺十字架的情节,可谓异曲同工,都反映了主人公心为物役、难舍俗世的性格。

C.小说以“我”把灯关上,点燃蜡烛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祖母临终时要求点燃蜡烛,而且还引发读者思考,颇具匠心。

D.小说巧妙使用夸张、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仅使主旨更突出,形象更鲜明,而且也使小说语言呈现出哀伤舒缓的特点。

E.作者借祖母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要珍惜生命的人生感悟和莫惧黑暗,要追求光明的人生哲思,这是作品的独到之处。

(2)作品是怎样叙述祖母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二年,擢御史。疏请召还曹于汴、刘宗周等,而劾尚书赵秉忠、侍郎牛应元顽钝,秉忠、应元俱引去。又数陈边事,力诋大将马世龙,忤枢辅孙承宗意。时帝在位数年,未尝一召见大臣。尊素请复便殿召对故事,面决大政,否则,讲筵之暇,令大臣面商可否。帝不能用。四年三月朔,京师地震三,适帝体违和,人情惶惧。尊素力陈时政十失,末言:“陛下厌薄言官,人怀忌讳,当国者昧安危之机,误国者护耻败之局。不于此进贤退不肖,而疾刚方正直之士如仇雠,陛下独不为社稷计乎?”疏入,魏忠贤大怒,谋廷杖之,韩爌力救,乃夺俸一年。既而杨涟劾忠贤,被旨谯让,尊素愤,抗疏继之。略言:“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忠贤得疏愈恨。八月,河南进玉玺。忠贤欲侈其事,命由大明门进,行受玺礼,百僚表贺。尊素上言:“本朝弘治时,陕西献玉玺,止令取进,给赏五金。此祖宗故事,宜从。”事获中止。尊素謇谔敢言,尤有深识远虑。杨涟将击忠贤,魏大中以告,尊素曰:“除君侧者,必有内援,杨公有之乎?一不中,吾侪无噍类矣。”尊素讽涟去,涟不从,卒及于祸。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为尊素所解,恨甚。其党亦以尊素多智虑,欲杀之。使者至苏州,其城外人并击逮尊素者,逮者失驾帖,不敢至。尊素闻,即囚服诣吏,自投诏狱。知狱卒将害己,叩首谢君父,赋诗一章,遂受酷刑死,时六年闰六月朔日也,年四十三。福王时,追谥忠端。

  (节选自《明史·黄尊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B.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C.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D.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苏轼字子瞻。

B.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秦汉以来,皇帝所用的印章称为玺,臣民所用的印章只能称为印。

C.表,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陈情表》。

D.朔日,指中国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晦日,指农历每月的三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尊素正直敢言。他在御史任上,曾上疏请求召回曹于汴、刘宗周等人,并成功弹劾尚书赵秉忠、侍郎牛应元。

B.黄尊素不畏强权。在河南进献玉玺时,魏忠贤大操大办以迎合皇上,黄尊素敢于劝说魏忠贤,并成功阻止了他的行动。

C.黄尊素深识远虑。他认为,杨涟如果想清除皇帝身边的小人,一定要有内援;他还委婉地劝杨涟离职避祸,杨涟没有听从,最终受到迫害。

D.黄尊素无惧死亡。知晓狱卒将要加害于己,他叩谢皇恩,写诗一首,后受酷刑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于此进贤退不肖,而疾刚方正直之士如仇雠,陛下独不为社稷计乎?

(2)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为尊素所解,恨甚。

山西太原外国语校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解析版)

高中语文考试
一、选择题(共1题,共5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与中国合作的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单方面发布了终止合作的新闻公报,在公报中声称,中铁国际的能力满足不了西部快线公司希望及时有效推进项目的愿望。

B. 近期,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极为深刻,损失极其惨重,警钟震耳。

C. 《烽火·冼星海》这台音乐剧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用冼星海作品,而是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融入剧情,希望能让观众在剧情中听到他的作品,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及其作品的精神。

D. 据报道,比起平躺或趴着睡,侧着睡对人的大脑更有帮助,因为侧睡有利于大脑进行自我清理,同时也可以减少阿兹罕默症、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疾病。

【考点】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B.语序不当,“损失极其惨重”应该在“教训极为深刻”之前;C.搭配不当,“享受”不能与“精神”搭配;D.成分残缺: “减少”少了宾语,应在最后加上“发病率”或“的发生”。

二、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0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藏中,传统节日有着其他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值得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给予特别关注。

在古代社会的早期,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最根本、最重要的主题;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移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的时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国历史上的传统节日数量很多,它们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自的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

节日就是时间历程的重要节点,它的形成当然是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的事。古人最早产生的时间观念是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由此,开始分为寒暑两季,接着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先秦古籍《逸周书·时训》记载了二十四节气。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全部是以简洁朴素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古人认识到这些日子是天象气候转变的关键节点,以为这些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施行巫术、占卜,祭拜日月星辰、五谷诸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健康平安等。每年如此,便形成了在特定时日周期性重复的民俗活动,形成了最初的节日。月亮的晦朔圆缺之日也让古人感到神秘并加以崇拜,也会产生萌芽状态的节日。这些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源于古人在特定时日用以解释、控制自然进程的超自然力崇拜。所以说,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确定节气之后,又有了年月日的划分,便形成了历法。

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故传统节日的保护,有利于保持和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一些较大的传统节日,已不仅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成为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如春节已成为我国境内四十多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同时,少数民族的节日数量众多,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维护中华文化一体化格局中的各民族文化多样化;其节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也可被吸收到汉族的节日传统中来。

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共享的文化。在同一个日子过同样的节日,使我们体会到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尤其是在异文化环境,一个族群同样的节日习俗就更成为文化认同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认同往往比政治的认同更为牢固、更为持久。这样的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把他们凝聚在一个具有和谐文化的社群之内。

  (节选自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节日,与其他文化遗产相比,它具备一些特殊性。

B.进入到中古时期以后,传统节日中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逐渐取代了古代社会早期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容。

C.中国传统节日大都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移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

D.古人根据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的这一最早的时间观念开始分为寒暑两季,后来又有了四季的划分和最早的节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历史上的许多传统节日的形成都是在有了基本的时间观念之后,大都经历了各自形成、发展、兴盛、衰弱以至消失的过程。

B.岁时节日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人追求与自然和谐的结果,这与早期的节日产生于古人以其感性、原始的方式认识适应自然的过程有关。

C.传统节日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因而保护传统节日,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D.本是汉族节日的春节,已成为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节日。它和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的节日,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传至今的节气名称以简洁朴素的词汇感性地描述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例如“雨水”代表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B.古人以为节气划分都是神灵的意志使然,便在这些日子用巫术、占卜等方式祈求神灵保佑,这体现了古人认识上的局限性。

C.我们对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都给予充分的尊重,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中华文化就能够形成一体化和多样化格局。

D.人们处于本土的文化环境中时,体会到的属于同一个族群的文化认同感的感觉往往不如在异文化环境的时候更明显。

【考点】
【答案】

【1】B

【2】D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说法不准确。由文章第二段可知,“中古以后,传统节日促进人际和谐的内容才逐渐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并不是选项所说的“逐渐取代”,因此B项错误。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儿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硬币。

  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了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菩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惑,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惑,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待得时间太长了。”

  祖父和祖母结婚几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了很多红卫兵的“声讨”。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

  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是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的家当典当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疾。

  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她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样子。

  “离远点,我身上臭!”她老人家总是这样对我们说。

  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可是她老了,病了。她所有的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不得不由家人为她擦洗身体。每当这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和坚守,噼里啪啦全毁了。

  最难熬的是夜晚。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颗颗地嗑着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瓤。只有早晨这会儿,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这是祖母的哲学。

  祖母大限将至,在那幽深的黑夜里,尚且咬牙活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挥霍生命?

  终于知道祖母为何在临终前执意要点上一根蜡烛,她是需要这根蜡烛为她送行。她不想,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黑暗的啊!

  现在想想,祖母临终的眼里,一定是看到了祖父,嘴边才绽开了一朵莲花。

想起祖母的这个夜里,我把灯关上,点燃一支蜡烛。倾听黑暗的蜡烛,时而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夜里的云朵在窗玻璃上颤抖着,想借点光亮取暖,捎带着擦亮了属于思念的天空。忽明忽暗的蜡烛,是奄奄一息的祖母,为了祖父和她的孩子们,咯尽了最后一滴血。

  (摘编自2015年11月《思维与智慧》)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我”父亲因担心“那边太黑”而要等出灵的时候再点着蜡烛,以便为“我”奶奶照个亮儿,这说明父亲是一个迷信、愚昧的人。

B.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的情节与葛朗台临死前抢夺十字架的情节,可谓异曲同工,都反映了主人公心为物役、难舍俗世的性格。

C.小说以“我”把灯关上,点燃蜡烛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祖母临终时要求点燃蜡烛,而且还引发读者思考,颇具匠心。

D.小说巧妙使用夸张、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仅使主旨更突出,形象更鲜明,而且也使小说语言呈现出哀伤舒缓的特点。

E.作者借祖母的故事,向我们传达了要珍惜生命的人生感悟和莫惧黑暗,要追求光明的人生哲思,这是作品的独到之处。

(2)作品是怎样叙述祖母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祖母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考点】
【答案】

(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2)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蜡烛”为切入点,引入祖母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通过回忆的形式,以“我”之口叙述祖母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我”的讲述相结合,赋予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3)①坚忍、顽强:独自忍受生活之苦,支撑一个家。②自尊、好强:不愿意别人为地擦洗身体。③仁爱、要强:心疼儿孙,忍痛不叫。④勤劳能干:虽然生活在黑暗里,照样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

(4)①题目使用拟人手法,新颖别致,吸引读者;②隐喻和象征:通过蜡烛照亮黑暗,“时而被风吹熄,时而被风吹亮”等特点来隐喻和象征祖母多灾多难而又为家人奉献一生的命运,使祖母这一形象更加立体逼真;③寄托作者情感: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怀念、感激和敬佩之情;④深化主题:借助蜡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与生活的哲学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父亲要求出灵时点燃蜡烛,说明父亲理解“我”的奶奶,并不能说明父亲是迷信、愚昧的;B项,二者性格不同;D项,应为“哀而不伤”的特点。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黄尊素,字真长,余姚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二年,擢御史。疏请召还曹于汴、刘宗周等,而劾尚书赵秉忠、侍郎牛应元顽钝,秉忠、应元俱引去。又数陈边事,力诋大将马世龙,忤枢辅孙承宗意。时帝在位数年,未尝一召见大臣。尊素请复便殿召对故事,面决大政,否则,讲筵之暇,令大臣面商可否。帝不能用。四年三月朔,京师地震三,适帝体违和,人情惶惧。尊素力陈时政十失,末言:“陛下厌薄言官,人怀忌讳,当国者昧安危之机,误国者护耻败之局。不于此进贤退不肖,而疾刚方正直之士如仇雠,陛下独不为社稷计乎?”疏入,魏忠贤大怒,谋廷杖之,韩爌力救,乃夺俸一年。既而杨涟劾忠贤,被旨谯让,尊素愤,抗疏继之。略言:“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忠贤得疏愈恨。八月,河南进玉玺。忠贤欲侈其事,命由大明门进,行受玺礼,百僚表贺。尊素上言:“本朝弘治时,陕西献玉玺,止令取进,给赏五金。此祖宗故事,宜从。”事获中止。尊素謇谔敢言,尤有深识远虑。杨涟将击忠贤,魏大中以告,尊素曰:“除君侧者,必有内援,杨公有之乎?一不中,吾侪无噍类矣。”尊素讽涟去,涟不从,卒及于祸。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为尊素所解,恨甚。其党亦以尊素多智虑,欲杀之。使者至苏州,其城外人并击逮尊素者,逮者失驾帖,不敢至。尊素闻,即囚服诣吏,自投诏狱。知狱卒将害己,叩首谢君父,赋诗一章,遂受酷刑死,时六年闰六月朔日也,年四十三。福王时,追谥忠端。

  (节选自《明史·黄尊素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B.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C.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D.陛下登极以来/公卿台谏累累/罢归/致在位者无固志/今忠贤不法状/廷臣已发露无余/陛下若不早断彼/形见势穷/复何顾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如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苏轼字子瞻。

B.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秦汉以来,皇帝所用的印章称为玺,臣民所用的印章只能称为印。

C.表,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如《出师表》《陈情表》。

D.朔日,指中国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指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晦日,指农历每月的三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尊素正直敢言。他在御史任上,曾上疏请求召回曹于汴、刘宗周等人,并成功弹劾尚书赵秉忠、侍郎牛应元。

B.黄尊素不畏强权。在河南进献玉玺时,魏忠贤大操大办以迎合皇上,黄尊素敢于劝说魏忠贤,并成功阻止了他的行动。

C.黄尊素深识远虑。他认为,杨涟如果想清除皇帝身边的小人,一定要有内援;他还委婉地劝杨涟离职避祸,杨涟没有听从,最终受到迫害。

D.黄尊素无惧死亡。知晓狱卒将要加害于己,他叩谢皇恩,写诗一首,后受酷刑而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于此进贤退不肖,而疾刚方正直之士如仇雠,陛下独不为社稷计乎?

(2)汪文言初下狱,忠贤即欲罗织诸人,为尊素所解,恨甚。

【考点】
【答案】

【1】B

【2】D

【3】B

【4】(1)不在此时举荐贤才斥退无才无德的人,反而像仇敌一样厌恶刚毅正直的人,陛下难道就不为国家考虑吗?”(2)汪文言刚下狱时,魏忠贤就想虚构种种罪名,对无辜者加以诬陷,被黄尊素从中化解,非常忌恨(他)

【解析】

【1】

试题分析:全句表时间的词语有“以来”、“今”可做时态上的提醒;名词有“陛下”、“公卿台谏”、“在位者”、“忠贤”、“廷臣”标明动作发出者,难度在于“台谏”较陌生;动词“登极”、“罢归”“无”、“发露”、“断”,可作理解句意的关键;反问句式“复何顾忌”不能折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