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初中地理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1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共24题,共120分)

1、

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种民居中,位于全年寒冷地区的是( )

A.1

B.2

C.3

D.4

2、

2015年9月24日麦加发生朝觐者踩踏事故,造成逾700人遇难.下图为本次宗教活动的建筑物.据此回答问题.

1

(1)本次朝觐是哪个宗教的活动(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2)关于举行本次活动的宗教,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该宗教的主要节日有圣诞节等

C.该宗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D.该宗教的经典著作是《圣经》

3、

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乡村交通发达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小

D.乡村房屋高大、分散

4、

如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

(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大洋洲

C.欧洲

D.非洲

(2)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

A.东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

D.西部和南部

5、

读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2000﹣2014年期间,该地区人口总量( )

1

A.不断下降

B.持续增加

C.保持不变

D.先下降再增加

6、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据此回答下列22~23题.

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53mm

41mm


(1)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1100mm
B.255mm
C.41mm
D.51m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7、

读图,完成问题.

1

(1)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

A.陆地高于海洋

B.海洋高于陆地

C.高原高于平原

D.海洋等于陆地

(2).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8、

下面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

9

12

13

19

23

27

27

22

18

13

10


A.1
B.2
C.3
D.4

9、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

A.12

B.34

C.56

D.78

10、

在下列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海陆比例的是( )

A.1

B.2

C.3

D.4

11、

近年来全球多发地震,读图,回答问题.

1

(1)图中五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都是由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造成的

C.都位于板块内部

D.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2)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时,应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12、

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

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②昼夜的更替

③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

记者柴静在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中,倡议“同呼吸,共命运”,保护大气环境.下列改善大气环境的行为中,错误的是( )

A.多乘坐公交车,绿色出行

B.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C.扩大绿化面积

D.多用煤,少使用天然气

14、

与山体素描图相匹配的等高线地形图是( )

1

A.2

B.3

C.4

D.5

15、

莞城的小玲要到樟木头的观音山公园游览,她应查找( )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

C.广东省地图

D.东莞旅游交通图

16、

下列表示北京的四幅图中,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 )

1

A.①

B.②

C.③

D.④

17、

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问题.

1

(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五带的形成

(2).P点此时正处在( )

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

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

18、

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

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东莞市的白昼时间夏季长冬季短

D.北京晚上时,纽约是上午

19、

A、B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对图中A、B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1

A.A 图表示北半球

B.B 图表示南半球

C.①点在②点正北方向

D.④点的经度是90°E

20、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12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21、

在乙地测得气温是20℃,若只考虑海拔的影响,甲地的气温大约是( )

1

A.8℃

B.10℃

C.14℃

D.32℃

22、

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B.最大周长是经线的长度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3、

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图中的( )

1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4、

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经历了漫长过程,能够最直观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1 天圆地方

B.2 日食

C.3 麦哲伦环球航行

D.4 卫星照片

二、解答题(共6题,共30分)

25、

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赤道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差异.

(2)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差异.

(3)下列四图中,能够反映丙地气候特征的是A.

2

26、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信峰会上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亚欧大陆,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多为发展中(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中国与多数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3)图中城市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位于亚洲西部,该地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信仰伊斯兰教.

27、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山体部位的名称:

③:______ , ④:______ .

(2)图中等高距是50米,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3)该地区最高海拔为540米;图上测得①、④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地间实际距离为300米.

(4)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

1

28、

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各问题.

(1)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2)图中④位于太平洋,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3)图中①②大洲的分界线B是巴拿马运河;③⑤大洲的分界线A是苏伊士运河.

1

2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A为大西洋,B为亚洲.

(2)①点的经度是40°W;纬度是20°N.

(3)当①地为中午12点时,②地处于深夜(清晨、深夜、黄昏).

(4)看纬度位置,丙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属于中(低、中、高)纬度.

(5)读甲、乙、丙三地气候类型图,降水均匀的是甲图,请描述乙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火热干燥.

30、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

(2)当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纬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节气名称).

(3)地球从甲到乙的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方向)运动,东莞的白天在逐渐变短(变长或变短).

1

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初中地理考试
一、选择题(共24题,共120分)

1、

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种民居中,位于全年寒冷地区的是( )

A.1

B.2

C.3

D.4

【考点】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得,B图所示的是冰屋,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地区,该地区气候终年寒冷.故选:B.

2、

2015年9月24日麦加发生朝觐者踩踏事故,造成逾700人遇难.下图为本次宗教活动的建筑物.据此回答问题.

1

(1)本次朝觐是哪个宗教的活动(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2)关于举行本次活动的宗教,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该宗教的主要节日有圣诞节等

C.该宗教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D.该宗教的经典著作是《圣经》

【考点】
【答案】

(1)A

(2)C

【解析】

(1)图中所示的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故A正确.故选:A.(2)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故A错误;圣诞节是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故B错误;伊斯兰教的教徒是穆斯林,故C正确;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故D错误.故选:C.

3、

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乡村交通发达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小

D.乡村房屋高大、分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A.从城市和乡村景观图看出,乡村的交通不便.故不符合题意.B.从城市和乡村景观图看出,城市的建筑高大、密集.故符合题意.C.从城市和乡村景观图看出,城市的人口密度大.故不符合题意.D.从城市和乡村景观图看出,乡村的房屋矮小、分散.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4、

如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

(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大洋洲

C.欧洲

D.非洲

(2)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

A.东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

D.西部和南部

【考点】
【答案】

(1)A

(2)A

【解析】

(1)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千米2来表示;读图分析可知,七大洲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欧洲.故选:C.(2)亚洲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南部和东南部,该地区气候适宜、地形较平坦、农业发展历史早.故选:A.

5、

读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2000﹣2014年期间,该地区人口总量( )

1

A.不断下降

B.持续增加

C.保持不变

D.先下降再增加

【考点】
【答案】

A

【解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从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看出,该地区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死亡率基本不变,因此2000﹣2014年期间,该地区人口总量不断下降.故选:A.

6、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过程,并记录了降水量(见下表).当地年平均降水量约1100mm.据此回答下列22~23题.

本月降水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53mm

41mm


(1)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
A.1100mm
B.255mm
C.41mm
D.51m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B.该地当月处于旱季
C.该地当月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
D.该地当月第二次降水的强度最大

【考点】
【答案】

(1)B

(2)C

【解析】

(1)当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故选:B.(2)A、该兴趣小组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雨量器.故A不符合题意; B、题干中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说明降水丰富,应该是雨季.故B不符合题意; C、题干中15日~27日持续降水153mm,说明中下旬持续降水时间长.故C符合题意; D、降水强度是单位时间或某一时段的降水量.该地当月第五次降水的强度最大,一天内降水量达到41m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

读图,完成问题.

1

(1)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

A.陆地高于海洋

B.海洋高于陆地

C.高原高于平原

D.海洋等于陆地

(2).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考点】
【答案】

(1)B

(2)

C/

【解析】

(1)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海洋高于陆地,高原低于平原,故B正确.故选:B.(2)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故选:C.

8、

下面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7

9

12

13

19

23

27

27

22

18

13

10


A.1
B.2
C.3
D.4

【考点】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的气温1月为7°C,7月为27°C,12月为10°C,年变化曲线图D是正确的.故选:D.

9、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

A.12

B.34

C.56

D.78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其中A图表示霜冻,B图表示多云,C图表示大雨,D图表示台风及其中心.

故选:D.

10、

在下列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海陆比例的是( )

A.1

B.2

C.3

D.4

【考点】
【答案】

C

【解析】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读图可得,C图符合题意.故选:C.

11、

近年来全球多发地震,读图,回答问题.

1

(1)图中五地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都是由太平洋板块与其他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造成的

C.都位于板块内部

D.都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2)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时,应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考点】
【答案】

(1)D

(2)D

【解析】

(1)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D.(2)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特别是21世纪以来,全球多地已经进入地震活跃期,所以平时要掌握必要的防震知识.地震来时,千万不要惊慌,身处高楼层时,乘电梯或走楼梯危险性都较大,阳台等处也不安全. 若是在高楼层的教室上课,要就近躲在课桌旁边,或小开间的墙角处,半蹲,并用书包等护住头部;切不可因为恐惧从窗户跳下.若是在高楼层的家中,则要迅速撤离到空间较小或有三角支撑的洗漱间,可用枕头保护头部.若是在低楼层教室或是平房中,可以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和危险品.故选:D.

12、

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

①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②昼夜的更替

③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海洋变成陆地;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壳隆起而成为现在的山脉,属于海陆变迁现象;昼夜的更替,是地球自转造成的,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原始人类活动的遗迹,都与海陆变迁无关;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3、

记者柴静在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中,倡议“同呼吸,共命运”,保护大气环境.下列改善大气环境的行为中,错误的是( )

A.多乘坐公交车,绿色出行

B.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C.扩大绿化面积

D.多用煤,少使用天然气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多用煤,少使用天然气会增加废气的排放,该措施不利于大气环境的改善,故D符合题意;选项ABC的做法都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

与山体素描图相匹配的等高线地形图是( )

1

A.2

B.3

C.4

D.5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图中山体素描图中有两个山顶,并且左高右低,结合选项,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15、

莞城的小玲要到樟木头的观音山公园游览,她应查找( )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

C.广东省地图

D.东莞旅游交通图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地图的家族非常庞大,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不同的地图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要到樟木头的观音山公园游览,应查找东莞旅游交通图.故选:D.

16、

下列表示北京的四幅图中,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 )

1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
【答案】

B

【解析】

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答案的四个选项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②>④>③>①.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①>③>④>②.故选:B.

17、

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问题.

1

(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五带的形成

(2).P点此时正处在( )

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

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

【考点】
【答案】

(1)A

(2)A

【解析】

(1)图中所示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该运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五带的形成都是地球的公转运动造成的.故选:A.(2)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按地球自转方向,将到达白天的是晨线,将到达夜晚的是昏线,因此可知图上P点位于晨线上是日出时刻.故选:A.

18、

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

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东莞市的白昼时间夏季长冬季短

D.北京晚上时,纽约是上午

【考点】
【答案】

C

【解析】

东莞市的白昼时间夏季长冬季短是地球的公转运动造成的,选项ABD都是地球的自转运动造成的.故选:C.

19、

A、B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对图中A、B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1

A.A 图表示北半球

B.B 图表示南半球

C.①点在②点正北方向

D.④点的经度是90°E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可判断,A图表示北半球,B图表示南半球,故A、B正确;

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图表示北半球,可判定,①点在②点正北方向,故C正确; B图表示南半球,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及180°位置,可判定,图中④点的经度为90°W,故D不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20、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12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考点】
【答案】

A

【解析】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1500米,乙地的海拔是5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500米﹣500米=1000米.故选:A.

21、

在乙地测得气温是20℃,若只考虑海拔的影响,甲地的气温大约是( )

1

A.8℃

B.10℃

C.14℃

D.32℃

【考点】
【答案】

C

【解析】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在乙地海拔500米处测得气温是20℃,若只考虑海拔的影响,甲地海拔1500米处的气温大约是:20℃﹣÷100m×0.6℃=14℃.故选:C.

22、

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B.最大周长是经线的长度

C.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D.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考点】
【答案】

B

【解析】

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最大周长是经线长度的2倍.依据题意.故选:B.

23、

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到:我到达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这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图中的( )

1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考点】
【答案】

B

【解析】

根据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分析题干可知:右手位于东半球,左手位于西半球,面向北半球,背靠南半球,即东边东半球,西边是西半球的经线是20°W;北边是北半球,南边是南半球的纬线是0°纬线,故地理位置为(0°,20°W).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4、

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经历了漫长过程,能够最直观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1 天圆地方

B.2 日食

C.3 麦哲伦环球航行

D.4 卫星照片

【考点】
【答案】

D

【解析】

地球的卫星照片最科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D正确.故选:D.

二、解答题(共6题,共30分)

25、

读“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赤道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差异.

(2)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差异.

(3)下列四图中,能够反映丙地气候特征的是A.

2

【考点】
【答案】

(1)

寒带气候|纬度差异

(2)

温带大陆性气候|海陆差异

(3)

A

【解析】

(1)赤道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差异.(2)甲地是温带季风气候,乙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差异.(3)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包括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的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的大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平原等地区.由于常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年均温26℃左右,年降水量2 000毫米以上,各月降水量比较均匀.能够反映其气候特征的是A气候资料图.所以答案是:(1)寒带气候;纬度差异;(2)温带大陆性气候;海陆差异;(3)A.

26、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信峰会上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亚欧大陆,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多为发展中(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中国与多数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3)图中城市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位于亚洲西部,该地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信仰伊斯兰教.

【考点】
【答案】

(1)

亚欧|发展中

(2)

南南合作

(3)

白色|伊斯兰

【解析】

(1)“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亚欧大陆,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2)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非洲全部是发展中国家,它们之间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3)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普遍信奉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所以答案是:(1)亚欧;发展中;(2)南南合作;(3)白色;伊斯兰.

27、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山体部位的名称:

③:______ , ④:______ .

(2)图中等高距是50米,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3)该地区最高海拔为540米;图上测得①、④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地间实际距离为300米.

(4)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

1

【考点】
【答案】

(1)陡崖;山谷

(2)

50|200

(3)

540|300

(4)

西北

【解析】

读图可知,(1)图中数字③处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为陡崖;④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2)图中等高距是50米,①地海拔高度为200米,②地海拔高度为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00米﹣200米=200米.(3)该地区最高海拔为540米;图上测得①、④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地间实际距离为3厘米×10000=300米.(4)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西北方向.所以答案是:(1)陡崖;山谷;(2)50;200;(3)540;300;(4)西北.

28、

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各问题.

(1)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2)图中④位于太平洋,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

(3)图中①②大洲的分界线B是巴拿马运河;③⑤大洲的分界线A是苏伊士运河.

1

【考点】
【答案】

(1)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2)

太平|大

(3)

巴拿马|苏伊士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南美洲,②为北美洲,③为非洲,④为太平洋,⑤为亚洲;(1)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其中穿过非洲、南美洲的大陆部分.(2)依据位置,图中④位于太平洋,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3)依据位置,图中B为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A为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所以答案是:(1)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2)太平;大;(3)巴拿马;苏伊士.

2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A为大西洋,B为亚洲.

(2)①点的经度是40°W;纬度是20°N.

(3)当①地为中午12点时,②地处于深夜(清晨、深夜、黄昏).

(4)看纬度位置,丙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属于中(低、中、高)纬度.

(5)读甲、乙、丙三地气候类型图,降水均匀的是甲图,请描述乙地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火热干燥.

【考点】
【答案】

(1)

大西|亚

(2)

40°W|20°N

(3)

深夜

(4)

热|中

(5)

甲|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火热干燥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大西洋,B为亚洲,C是白令海峡. (2)①点的纬度位于赤道以北,所以纬度是20°N,经度位于0°经线以西,所以经度是40°W,故①的经纬度是:20°N、40°W; (3)②地处于①地相对的经线圈上,故二者相差12小时.故当①地正午太阳高照,②地处于深夜; (4)看纬度位置,丙地的纬度范围0°﹣20°N,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属于中纬度. (5)根据气候资料图: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均匀; 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火热干燥.

所以答案是:(1)大西;亚; (2)40°W;20°N;(3)深夜;(4)热;中;(5)甲;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火热干燥(描述合理即可).

30、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

(2)当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纬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节气名称).

(3)地球从甲到乙的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南(方向)运动,东莞的白天在逐渐变短(变长或变短).

1

【考点】
【答案】

(1)

自西向东|一年

(2)

北回归线|夏至

(3)

南|变短

【解析】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2)甲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3)地球从甲到乙即由夏至日向秋分日的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即向南运动,北半球白天在逐渐变短.所以答案是:(1)自西向东;一年;(2)北回归线;夏至;(3)南;变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