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斜塔上的实验》同步训练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C.“你就去吗?小栓的爹。”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

D.新浪网曾经声称,新浪“不希望任何人或机构”通过公开市场使用这种“非正常手段”来获得公司控制权,并强调“无论盛大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新浪都有信心最大程度地保证新浪公司和新浪股东的利益”。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使文段语意连贯、完整。

有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时常轻视饱经风霜的老人,包括他的父亲。

一天,父子俩同游公园。青年顺手摘下一朵鲜花,说道:“爸爸,我们青年人就像这朵鲜花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你们老年人,怎么能和青年人相比呢?”父亲听罢,在经过小卖部的时候,顺便买了一袋核桃,取出一颗,托在掌心里,说道:“孩子,你比喻得不错, 如果你是鲜花,我就是这干皱的果实。不过,事实告诉人们:鲜花,喜欢让生命显露在眩目的花瓣上;而果实,却爱把生命凝结在深藏的种子里。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

年轻人还是不服气:“要是没有鲜花,哪儿来的果实呢?”父亲哈哈大笑:“是啊,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阅读理解、分析。

伽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前喀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

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一举动使其他礼拜者大为惊讶。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前喀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准备做他的实验。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两个人分别数了两条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总数是一样的,各为100次。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

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1)文章开头一句话“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在文中有何作用?

(2)读了选文,你能说说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吗?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4、

读课文《斜塔上的实验》,伽利略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如你有机会见到他,你会对他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五、其他 (共1题,共5分)

5、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11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