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汹涌(rǒng)   劫掠(lüè)   骈进(pián)   心无旁骛(wù)

B. 娉婷(pìmg)   涵养(hán) 瞥见(piē)   根深蒂固(dì)

C. 冠冕(guān) 箴言(zhēn)   宽宥(yǒu) 鸠占鹊巢(jiū)

D. 恪守(kè)   坍塌(tān)   豢养(huàn)   矫揉造作(jiǎo)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换个角度看问题》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把它们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出乎意料的是,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选择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后来老板发现了问题: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 个死角。于是,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而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 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

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 看到,有些同志坚持直线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闯 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 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有些同志坚持惯性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 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 实际上,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 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发挥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如果我们在农作 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人后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 等形式。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 胜之道。思维活动也是如此,一个方向受阻了,不妨换个角度作逆向思考。《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舞姿, 日常生活中“推推不成拉拉看”的俗语,对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思考,都有直接的启示。

从相反的事物有同一性、既对立又统一这个前提出发,明确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开阔思路,克服直线式、习 惯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1】下面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 观察事物的角度,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B. 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

C. 思维科学中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

D. 明确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开阔思路,克服直线式、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2】下面对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自然段使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玩具店的摆放为喻,证明了要换个角度看问题。

B. 第二段使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苏轼的诗句和鲁迅的评论,证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认识也不同。

C. 第三自然段举了防治害虫的例子,以此来证明习惯性思维不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

D. 第四自然段中举孙膑和虞诩的事例,告诉大家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是克敌制胜之道。

【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开头的“由此可见”,“此“指第一段所叙述的事情。

B. 直线思维和习惯性思维都不可能获得对事物全面、正确的认识。

C. 反弹琵量、推推不成拉拉看是直线思维和习惯性思维的例子。

D. 文章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得出本文的结论。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 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 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 吾谁与归?

【1】下面各句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横无际涯   际涯:边际

B. 南极潇湘   极:至,到达

C. 宠辱偕忘   偕:一起

D.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要求

【2】下面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B.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潮之远则忧其君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用湖的浩洁汤汤、气象万千的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

B. 二、三段细致地描绘了阴、晴两种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忧、喜两种览物之情,为下面的议论奠定基 础。

C. 文段中“进”指的是“不以物喜”,“退”指的是“不以己悲。

D. “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藤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李白《行路难》)

(4)我欲乘风归去,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软《水调歌头》

(5)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树木丛生,_____(曹操《观沧海》)

(7)毛泽东《池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5、

请根据下面人物的简介形式。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做一个人物小传。

武松,绰号行者,他本领高强,有胆有识、光明磊落,他曾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后来在攻打方腊时失去左臂,留在六合寺照看林冲,后出家成僧。

备选人物:林冲   鲁智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

6、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与“窗”相关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 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等。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 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富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 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外 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

(材料二)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 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

(材料三)狮子林中设计了众多的窗子,但内容最具文化意义的,当推狮子林的“四雅”。这四个不同形状的窗 子,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气。 再加上窗下栽植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四季常绿,与“四雅”相配,既具有形式美感,又饱含耐人寻味的幽 雅情调。

(材种四)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 把风和太阳遂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全了章处,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1】(材料二)中将窗分为“生存的窗”和“生命窗”,请你根据这四则材料,说说“生存的窗”和“生命窗”是什么意思?

【2】根据(材料一)判断(材料三)中“四雅”属于哪种窗子?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7、

作文。

在《园日涉以成趣》一文中,作者说“人活着,还是应该拥有一座自己的小园”。其实这“小园”既可以是一座小小的园子,也可以是一个角落,一种爱好。一份执有。……,“小园””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就像毕淑敏所建 造的“精神的三间小屋”一样,这个“小园”可以承载我们生活中的许许多多,可以在忙忙碌碌中安放我们沉静 的心灵。

请你以“自己的小园”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事件,也可以发表看法。如果是发表看法,注意要将自己 的观点表达明确。

要求:(1)自拟题目;(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 600 字:(5) 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7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