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面的诗句、谚语、典故在文中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三峡一带的险恶、悲凉的氛围,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B.“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表现了瞿塘峡的雄伟、壮丽。
C.“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中“赴”字运用巧妙,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
D.文中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突出了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丰收岭绿岛
梁 衡
①从戈壁新城石河子出发,汽车像海船一样颠簸了三个小时后,我登上了一个叫丰收岭的地方。这已经到了有名的通古特大沙漠的边缘。举目望去,沙丘一个接着一个,黄浪滚滚,一直涌向天边。没有一点绿色,没有一点声音,不见一个生命。我想起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丁在我国新疆沙漠里说过的一句话:“这里只差一块墓碑了。”好一个死寂的海。再往前跨一步,大约就要进入另一个世界。一刹那,我突然感到生命的宝贵,感到我们这个世界的可爱。
②我不由回过身来。只见沙枣、杨、榆、柳,筑起莽莽的林带。透过绿墙的缝隙,后面是方格的农田,红的高粱,黄的玉米,白的棉花,正扬着笑脸准备登场。这大概就是丰收岭名字的由来。起风了,风从沙漠那边来。那苍劲的沙枣,挺起古铜色的躯干,挥动厚重的叶片;那伟岸的白杨,拔地而起,在云空里傲视着远处的尘烟;那繁茂的榆柳拥在白杨身下,提起她们的裙裾,笑迎着扑面的风沙。绿浪澎湃,涛声滚滚,绿色就在我的身后,我不觉胆壮起来。这绿色在史前原始森林里叫人恐怖;在无边的大海上,让人寂寞;在茫茫的草原上,使人孤独。而现在,沙海边的这一点绿色啊,使人振奋,给人安慰,给人勇气,只有在此时此地,我才真正懂得,绿色就是生命。现在,这许多的绿树,连同她们的根须所紧抱着的泥沙,泥沙上覆盖着的荆棘、小草,已勇敢地深入到沙海中来,形成一个尖圆形的半岛。
③我沿半岛的边缘走着,想到最前面去看看那绿色和黄沙的搏斗。前面杨、榆、柳那类将帅之木已经没有,只派这些与风沙勇敢肉搏着的尖兵。她们是红柳、梭梭树、沙拐枣、沙打子旺等灌木,一簇簇,一行行。要论个人容貌,她们并不秀气,也不水灵,干发红,叶发灰,而且稀疏的枝叶也不能尽遮脚下的黄沙。但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方圆几百亩,我抬头望去,一片朦胧的新绿,正是“沙间绿意薄如雾,树色遥看近却无”。这绿雾虽是那样的淡,那样的薄,那样的柔,但却是一张神奇的网,她罩住了发狂的沙浪,冲破了这沉沉的死寂。
④我沿着人工栽植的灌木林走着,只见一排排的沙土已经跪伏在她们的脚下,看来这些沙子已被俘获多时,沙粒已经开始黏结,上面也有了稀疏的草,有了鸟和兔子的粪,已有了生命的踪迹。治沙站的同志告诉我,前两三年这脚下是流动的沙丘,我们引进这些沙生植物后,沙也就驯服多了。梭梭林前涌起的沙梁,虽将头身探起老高,像一匹嘶鸣的烈马,但还是跃不过树丛。那树踩着它的身子往上长,将绿的枝去抽它的背,用绿的叶去遮它的眼,连小草也敢“草假树威”,到它的头上去落籽生根。它终于认输了,气馁了,浑身被染绿了。治沙站的同志又转过身子,指着远处那些高大的防风绿墙说:“七八年前,连那些地方也是流沙肆虐之地。”
⑤我停下脚来重新打量着这个绿岛,她由南而北,尖尖地伸进沙漠中来,像一支绿色的箭,带着生命世界的信息,带着人们征服荒原的意志,来向这块土地下战表了。
⑥我在这座人工绿岛上散步,细想着。这里的绿不同于黄河上碧绿的水库,也不同于天山上冷绿的天池,那些绿的水,是生命的乳汁,是生命的抽象,是未来的理想,而这里的绿,就是生命自己,是生命力的胜利,是伟大的现实。
⑦丰收岭的绿岛啊,就从这里出发,我们会收获整个世界。
(1)请结合语境,品味第①段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结合上下文,简析第④段画线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思想。
(4)第⑥段是作者对丰收岭的“绿”的评价和感悟,对此你怎样理解?
3、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后,你所在班级拟召开一次以“话说三峡”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假如你是此次班会的主持人,请拟写一段开场白。
(2)结合课文内容,仿照下面例句续写句子。
例句:船行三峡,赏山奇水异,常胆吊心提。
仿句:舟出白帝,______ , ______。
(3)为充分开发三峡的旅游资源,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以提高三峡的知名度。
答:______
(4)三峡大坝工程已竣工,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三峡大坝景区内人潮如海。有同学搜集到下面一则消息,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内容。
新华网湖北频道2012年10月9日电 (记者 刘紫凌 李思远)“中秋国庆”黄金周,三峡大坝旅游区呈现前所未有的井喷式火爆场面,8天共接待游客22.45万人,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创下历史新高。
4、
【写法借鉴】本文的最大特点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如抓住巫峡“水险”的特点,从“窄”“急”“曲折”“多滩”等多角度描写了巫峡的水之独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某处水的特点,从“清澈”“柔美”等角度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
-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 【写法借鉴】本文的最大特点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
- 现代文阅读和草木在一起周华诚①都说“草木无情”,我...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簰洲湾(...
- 课内阅读《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阅读“砍伐和焚...
- 下面对课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阅读《答谢中书书》全文,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加...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安谧(n...
- 名著阅读。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回答问...
-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如何处理这...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智能家居安防 ①智能家居安...
-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让他们搬家行不...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王大怒,使相之。译文...
- 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谁也不会否认,...
-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①肉食者鄙_____...
-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师乃剪纸如镜...
-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山川之美...
- (题文)名著阅读。《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____...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她讲得娓...
- 古诗文默写。(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 读《答谢中书书》,按要求填空。①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
-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甲】秦王谓唐...
- 【写法借鉴】本文语言极富生活气息,符合中学生的年龄...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石桥巧妙地将古...
- 填空。《满井游记》是一篇______(体裁),全文...
- 综合性学习。学完本文,班委会决定召开一次以“做一名...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我是一条小河冯至我是一条小河我...
-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高尚的...
- 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王/购子头...
- 下列句子中没有别错字的一项是()A.在空矿的灌木丛...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四单元第课选举...
- 江苏省苏州市青云中学2017~2018学...
- 陕西西安西工大附中分校第一学期语文初二月...
- 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初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
- 初二语文部编最新版八下第10课《小石潭记...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七单元第28课...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七单元第课干将...
- 平阳中学初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 浙江萧山区义蓬第一初级中学初二期中考语文...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五单元第20课...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夏镇一中度第二学期初二...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七单元第课劳山...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二单元第7课生...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二单元第课生命...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一单元第2课周...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四单元第14课...
-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初二第一次月考-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四单元第课山米...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二单元第课别了...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一单元第1课巴...
- 江苏省苏州市青云中学第二学期月初二语文试...
- 初二语文人教版语文八下第课《大雁归来》同...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二单元第课杂交...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二单元第5课北...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七单元第课曹刿...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六单元第课答谢...
- 语文版八上训练·达标检测第一单元第3课青...
- 江苏省盐城中学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第24课《我骄傲,...
- 江苏省苏州市区第一学期初二阳光指标学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