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以下文段,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中。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A.画线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举出了一组当代“自己的英雄”。
B.画线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同类列举的省略。
C.加点词“寻找英雄”“恪尽职守”都是动宾短语。
D.“执着”这个名词修饰“坚守”,概括了英雄精神的实质。
2、
给下列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我们既从《黄河颂》那激昂的旋律、磅礴的气势中领略诗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又在《老山界》里读到了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坚强意志。我们既然听到了甘愿为美丽的故乡牺牲一切的《土地的誓言》,又看到了巾帼英雄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飒爽英姿。古今中外,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祖国有着近乎本能的热爱,爱国的方式多种多样。
(1)磅礴_______(2)飒爽英姿______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星
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星星,美丽的是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哀诉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空的星群讲过话。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坐在钢琴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献给二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赞叹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地闪烁着的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吧。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湿了。
【1】在作者笔下,“星星”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角色,请你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
【2】“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不少于100字)
4、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各》)
(2)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西山村》)
(5)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6)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7)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孙权劝学》中,借鲁肃的惊叹之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业的精进。
5、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100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经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1)选段出自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故事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小人康塞尔,跟着_____(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多里的环球旅行。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知识盘点)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星城,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冬至节(阳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
(节日现状)
近年来端午节似乎过程了单纯的“粽子节”,“有美食,缺文化”,甜咸相争之尘嚣赛过龙舟锣鼓。许多人尚未养成在紧张繁杂的生活中重拾传统、体味美好的习惯。其它的节日,例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也是如此。
(节日美感)
美味如何更美感?中国古典美学就有品味、韵味、“味无味”的概念,从“体味”到“体悟”,从“物”之味到“意”之味“艺”之味,距离并不遥远。视听嗅触味等感官获得的快感,需要渗透到美感当中,转化为美感或加强美感。也因此,传统节日能帮助那些味觉麻木、视觉疲劳、听觉迟钝的人们慢下来,享受生活。
美食如何更健康?我们不必胡吃海喝、摆谱比阔,萝卜白莱各有所爱。《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曾禁火寒食,强调体育活动。清洁明净,物华养生,亦有菖蒲、艾叶、白芷、雄黄。春在溪头齐菜,立夏种瓜点豆,秋令无“藕”不欢,何用冬虫夏草。
传统节日如何从“舌尖”到“指尖”?暂时放开手机,体验手作魅力,用艾叶、菖蒲编制花环、福袋,把“艾”带回家。
(回归文化)
元宵象征合家团圆,月饼寄托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美食的背后是美好。元宵节又称灯节,你多久没有赏花灯、猜灯谜了?万家灯火已是寻常,灯红酒绿更不鲜见,如何重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古典浪漫?在当今社会,我们品尝美食过传统节日,更要吟诵那古雅隽永的诗词曲赋,体悟那种美感、那份美好。
班里召开“传统节日话美感”主题班会,你收集了以上材料。
(1)请认真阅读(节日现状)(节日美感)(回归文化)三则材料,指出如今传统节日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美感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2)在分组讨论环节中,你听到了组员的议论:
小雨说:“现在的孩子们只知道清明节放假可以回家吃顿好的,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过清明节,更有同学祝别人‘清明节快乐’呢。”
小爱说:“我觉得传统节日离我们很遥远,越来越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小华说:“我感觉过节时大吃大喝很浪费,不过过节时在外面的亲人能够回家团圆,这是挺好的。”
围绕班会主题,你作为组长,针对组员的讨论,该说些什么?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感染力;⑤不少于100字。
7、
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有血多的事,像一盏盏灯,照亮了你的心扉,给予你精神力量,指引你前进的方向。生活告诉了你做人要诚实,面对困难要乐观,荣誉不仅属于自己,要关心别人。
请以《这件事告诉我要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不少于500字。
8、
翠鸟移巢
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③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注释: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②避患:避免灾祸。患:灾祸。③稍下:稍微低一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及生子 及鲁肃过寻阳 B.爱之,恐坠 恐前后受其敌
C.复益爱之 水陆草木之花 D.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遂反溯流逆上矣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等幼子长出羽毛“又更下巢”,是为了让幼子学习飞翔。
B.“稍下作巢”是怕幼子掉下来摔伤。
C.“翠鸟先高作巢”是为了躲避祸患。
D.这则故事的寓意说明如果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到头来反而会害了他们。
- 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
- 参考下面材料,探究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材料一抒情...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他对独立的要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在《羚羊木雕》一课中,文中用“月亮出来了,冷冷的”...
- 读课文《安恩和奶牛》,能说明安恩的奶牛“是一头好母...
- 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
- 以下哪些是丑小鸭拼死也要飞向白天鹅的原因()A.对...
- 读《在山的那边》“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
- 读课文《最后一课》,“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
-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我的老天爷!”他...
- 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莎莉文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我“...
- 根据课文《社戏》内容,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A...
- 读课文《安恩和奶牛》,符合安恩性格特点的词语是()...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
- 阅读理解:生命的掌声董保纲我常常想起一个关于掌声的...
-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
- 读课文《伟大的悲剧》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想一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大圣的每次变化,为什么小...
- 读课文《土地的誓言》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
- 《蝉》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 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
- 新闻这种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_____...
- 一盏油灯生日这一天,我又点燃了这盏灯,一盏极普通又...
- 本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主体部分为什么先...
- 从杨利伟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 读课文《丑小鸭》,以下不属于丑小鸭身上的突出特点是...
-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
- 《蝉》的结尾处说“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
- 读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像贝多芬这样顽强地向命运...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三颗枸...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课《天上的街市》同...
-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五四制...
-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黄鹤楼...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赫尔墨斯...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我的老...
- 河南省镇平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课邓稼先同...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卜算子...
- 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北京市第一五九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盲孩子和...
- 北京市教育学院附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
-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莲河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月...
-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
- 湖北省宣恩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河北省武邑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八课《斜...
- 山东省沂水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课《人民解...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我们家...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母亲...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课《“神舟...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伟大的悲...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
- 江西省南昌市二十八中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