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对(xiào) 忍俊不禁(jīn) 炽热 不可捉模
B. 亘古(gèn) 怏怏不乐(yāng) 俯瞰 鞠躬尽萃
C. 赢弱(1éi) 酣然入梦(hān) 污秽 微不足道
D. 菌子(jūn) 屏息凝神(bǐng) 烦燥 锲而不舍
2、
老王(节选)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登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似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销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选文画线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
古诗文默写。
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③宜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____,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④周敦颐《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语意相反,集中表现了莲的高洁品质。
⑤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泰山什么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5、
名著阅读。阅读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两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
①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著作),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
②尼摩船长是本小说中的核心人物,请你简单介绍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6、
综合性学习。
语文组将在7年级2班举行“我的语文生活”的主题活动,把全班同学分为三组:正眼看招牌组;我来写广告词组;寻找“最美对联组”。现邀请你来参加“寻找‘最美对联’组”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班级同学讲解对联的基本要求,至少写出两点。
(2)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把自己勤奋读书的感受或经验写成对联,以鞭策自己,激励别人。请你从下列短语中为所给上联选出对应的下联。
A.无益身心事莫为 B.立志读尽人间书 C.白首方悔读书迟 D.甘面壁读十年书
①苏轼:发愤识遍天下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中山:愿乘风破万里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业宣传标语中,对联是一种常见的形式,联语中突出了行业的特征。请你选出与下列宣传语对应的行业。
①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
②几处青帘沽酒市,一竿红日卖花声。( )
A.茶馆 B.药房 C.超市 D.书店 E.酒楼 F.电影院
7、
请以“________________(妈妈、爸爸、朋友…),请听我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抓住细节;②情感真挚;③选材围绕中心选材;④把题目补写好;⑤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
8、
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 阅十余岁。(经过,经历)
B.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在)
C. 转转不已(停止)
D. 如是再啮(撕咬)
【2】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其反激之力 D. 一老河兵闻之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掉”“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4】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众服为确论。
【5】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其二”的具体内容。
- 阅读诗歌,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
- (三)综合理解、比较阅读:(1)布封的另一篇说明文...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
- 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事例...
- 读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大圣是怎样变化的?小圣又...
- 下列关于丑小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一出...
- 《化石吟》第3节中“平凡的真理”指的是什么?
- 阅读理解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
- 结合课文《秋天的怀念》,说说文中动词“扑”和“挡”...
- 读课文《十三岁的际遇》,作者对“北大的人”喜欢的是...
- 读课文《秋天的怀念》,对“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
- 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运用...
- 文《秋天的怀念》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
- 【类文拓展】散步龙应台【注】①回屏东看母亲之前,家...
-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南方初春田野...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黄杜鹃紫杜鹃花开了,白杜鹃花开...
- 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
- 本文《最后一课》是以______为线索安排情节,按...
- 下列对于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稼先在...
-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
- 读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即将去世的句子有...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
- (一)①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
- 《伟人细胞》一文中多次提到贾里对“伟人”的看法。符...
- 《竹影》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本...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不要是只讲他在这严冬所受的困苦...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
- 课外阅读:好一朵木槿花宗璞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春...
- 【各方争论】下面是同学们在网上收集来的资料小标题,...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虽有佳...
- 江苏省镇江市镇江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
-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在山...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赵普》...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协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
-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湖北省利川都亭初级中学、民中七年级上学期...
-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联盟七年级上...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课《未选择...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课《从百草...
- 湖北省荆州松滋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我的中...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母亲...
-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安塞腰鼓...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嫩绿...
- 贵州省黔东南州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女娲造人》...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智...
- 河南省上蔡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七年级月月考语文试卷
- 福建省晋江市南侨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
- 湖北省宣恩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湖北省宜昌市东部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可《木兰诗...
- 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
-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