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必修第单元第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同步练习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窠臼   迷惑   岛屿   清天白日

B. 骚动   穹顶   木屑   讫今为止

C. 毗邻   筹画   阈值   富丽堂黄

D. 格调   蚁冢   书籍   苦口婆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海 豚

任何一种动物,体形小,便怕我们;体形大,则对我们构成威胁。只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例外——海豚。“野生”海豚不怕人类也不对其构成威胁,相反,如果有人落水了,在附近游弋的海豚还能把他救起来。它们为何喜欢我们?

也许正是因为海豚对人类的这种态度,使我们施予它们从未给过任何其他动物的东西——部分地把自己的道德规范惠及于它们:禁止猎杀海豚。令人注意的是,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不需要特别地去说服谁。这对所有的人来说很自然。如果有人对您说捕杀了一条鲨鱼,你的反应会很平静。可如果您听说有海豚被捕杀了呢?那可就不一样了!用鲨鱼翅烧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可哪个正常人会同意吃海豚?

人类喜欢海豚。这表现在许多小事上,比方说,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第一,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第二嘛,驯兽——一种糖果加鞭子的驯化方法,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强化训练,即奖赏和惩罚。而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用正面肯定的强化方式训练。

对海豚来说,最大的惩罚是训练员突然转身离去,因为海豚喜欢嬉戏和学习。当海豚突然领会到训练员让它做什么,它会欣喜异常,跳跃、欢笑。然后,当训练员离开或在某个角落里观察它时,海豚无需任何命令,全凭自己的意愿,一次次练习刚刚学会的动作,以便第二天施展出来使人们娱悦。

海豚是唯一一种乐于与人在一处而不争自由身的动物。任何一种动物,哪怕是最驯服的,也会伺机逃脱樊笼,然后死掉,因为它们荒疏了(或者根本不会)自己获取食物的技能。而训练有素的海豚,哪怕是习惯了多年海洋馆里坐享切好的鱼肉块,也不会在大海中饿死——它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捕到鱼:海中鱼很多,而能像海豚那样游的可没有。即便是偶尔获得自由,海豚最终还会回到人那里。在黑海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在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暴风雨毁坏了几处铁围栏,撕破钢丝拉成的防鲨网。于是夜里海豚游到了大海里,而早上它们便全部回来了。

海豚为什么会救那些溺水者?它们是从哪儿知道这个徒劳地蹬腿挣扎的家伙是呼吸空气的,因此需要紧急把他送到他生长的陆地上去?那是因为它们看到我们是透明的!救助的概念根植于它们的天性中,而且由于海豚不但具有视觉,还有超声波方式的接收系统,所以它们可以像超声波仪透视产妇那样来“透视”我们:这种生物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也就是说呼吸空气!比起鱼来,海豚同与自己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更“投脾气”。

除了人类以外,与海豚“投脾气”的还有海豹。海豚也喜欢海豹,当然,程度不及喜欢人类。海豚属于顽皮的一族,它们喜欢捉弄不太聪明的海豹,像玩球一样逗弄海豹,而后者大为光火。

(《海豚与人》)

【1】对第二段信息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海豚对人类的友好态度。

B.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人们将海豚纳入自己的道德规范。

C.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被通过,是因为海豚的味道没有鲨鱼翅鲜美。

D. 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出台后,人类又制定了针对其他动物的类似的国际公约。

【2】“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

A. 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B. 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能用正面肯定的强化训练。

C. 这是由于人类喜爱海豚。

D. 这是因为海豚需要用奖赏和惩罚的方式进行训练。

【3】下列不属于海豚救那些溺水者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救助概念植根于它们的天性之中。

B. 因为人类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需要呼吸空气。

C. 因为它们具有透视产妇的超生波透视仪。

D. 海豚喜欢与它们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

【4】对文中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并非只有在听说海豚被捕杀时,才表现出极大的不平静。

B. 海豚自觉地训练源于它喜欢嬉戏和学习。

C. 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的海豚游回来的原因是它们荒疏了自己获得食物的技巧。

D. 海豚喜欢人类的程度超过喜欢海豹。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3、

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白色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来不过是芝麻大点儿的小事,但却与祖国的环保事业息息相关。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4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