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 失其所与,不知
D.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之死
夏一刀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朦胧,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
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对比中凸显出来。
B.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个有责任心但文化素养不高的人。
C.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D.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
【2】小说中的金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
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节选自《鸿门宴》)
【1】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刚愎自大性格的一组是( )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
②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③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④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⑤项王按剑而跻曰:“客何为者?”
⑥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即可看出,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B.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体现了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的心理状态。
C.刘邦貌似心诚、吹捧的话语,使得项羽轻易改弦更张。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
D.樊哙带剑拥盾入门,瞋目视项王,而项王赐之卮酒,彘肩,表现了樊哙的智勇双全,对项羽指责中又满含尊重,同时也颇受项羽尊重。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唱的“易水诀别”歌的歌词是:“_______,_______ !”
(2)《烛之武退秦师》中,表明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
(3)在鸿门宴上,樊哙说的“_______,_______”,确实是一种抓主要矛盾、不要顾及细枝末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诗人由眼前秋景而想到了谁是国家命运的主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①骆宾王,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高宗时曾任武功主簿、侍御史等。武则天废中宗自立后,骆宾王对其统治深为不满,曾为兵反武则天的徐敬业起草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瞾檄》文。
②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第二年(679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要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可是苦无时机的压抑与无奈,使得诗人陷入了彷徨企求的苦闷之中。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点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同时巧妙地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此刻之易水送别两个场面融为一体,深沉婉约。
B.“壮士发冲冠”高度概括了易水送别的悲壮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壮士”指当年白衣白冠送别荆轲的勇士。
C.末句的“寒”字,移情入景 ,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
D.三四句“人已没”和“水犹寒”今昔对比虚实对照,斯人已逝,唯余易水寒冷彻骨如昔;表明荆轲不畏强权、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已不再流传、光耀后世,令人叹惋。
【2】本诗借易水送别友人关合荆轲故事,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请试分条简析。
-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肇造(zh...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1.在...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3月...
- 对《虞美人》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以“...
- “抛来”和“抛给”在实质上有何主要区别?
- 下面有关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生活...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泰山记》的作者姚...
-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远涉重...
- 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是我国伟...
- ______,气息奄奄,人命危浅,______。(...
- 《拿来主义》文中的“大宅子”指代______,这里...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作者是南...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以色列与巴勒斯坦...
- ______,以望复关。(《诗经·氓》)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北师...
- 对“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的正确理解是___...
- 以下是香港大学近年在内地招生的部分面试题目,请用简...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练习题爱的契约[美]威尔·斯...
-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
- 下列加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文过饰非属予作文...
- 仿照下面画线句的内容和形式,联系前文,续写两句话。...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段话。新任全国政协委员...
-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
- 下列各项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满清末造末...
- 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建设“活力四...
- 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____...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既然政...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曼妙的文身在美...
- 《归去来兮辞》中“归去来”的意思是______,“...
- 山西太原五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广东阳春一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下高一期中考试模拟测试语...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课《我有一个梦...
- 新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
-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练习...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第课《逍遥游》同...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单元第课《荆轲刺秦...
-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下学期期末考...
- 河南郸城县一高高一月考三语文试卷(解析版...
- 河北定州二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湖南岳阳华容县一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课《滕王阁序并...
-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单元第课《飞向太空的航...
- 贵州凯里一中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课《始得西山宴...
- 湖北江汉平原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卷(...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课《虞美人》同...
- 鲁人版高一必修一:第单元综合测评语文试卷
- 黑龙江红兴隆第一高级中学上高一期中考语文...
-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单元第课《别了,“不列...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月月考语...
- 山西临汾一中高一月考语文卷(解析版)
-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单元第课《飞向太空的航...
-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调研考试语文试...
-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第二学期高一周练语文...
- 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一月月考语...
-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单元第课《鸿门宴》达标...
- 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一(承智班)下学期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