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市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少些“精神贵族”,多些贵族精神

①如今已经不是宣传“高贵者最愚蠢”的年代了。看看我们的“街道”,处处在标榜着“高贵一族”;路边,“贵族”、“富豪”、“帝王”等招牌林林总总;店内,“豪华”、“名贵”、“贵族气派”等广告词比比皆是;贵族学校、贵族俱乐部之类的词语在街谈巷议之间伴随着羡慕的目光……而我们的学界,也早已不是那种“打倒贵族”的法国大革命称颂不已的时代。在“保守”取代“革命”而成为美德象征的今天,大雅之堂上的文化伟人自然是诗礼名门、贵族之后,甚至乡儒新修《村志》,也不忘标明此村系出贵胄,“实属世家大族,殊感光荣”(见某县新出之《上柏石村志》、《南湖村志》等)。

②然而,在如今满是“高贵一族”的“街道”上,到底能有几个真正的贵族呢?这样讲,并不是说我们今天还不够富裕,尚未到炫富的夸贵之时——尽管这是大实话。问题在于什么是“贵族”?“贵族”在古希腊语中是“最优秀的”一词的派生词,意为贤人、大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把贵族定义为道德高尚、情趣高雅和(最后才是)富裕尊贵的人;而对那些富裕尊贵但道德低下者,古希腊人并不称之为贵族。而是称之为“寡头”。

③贵族是高贵的——因为他们是幸运者,他们没有受到社会不公正的侵害。贵族的确是高贵的——因为他们心系不幸者,他们抗议并纠正社会不公。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看来,贵族与寡头之别就在于:前者维护社会正义,而后者只谋一己私利。

④社会不公的受害者要求公正,这是不奇怪的。但倘若一个社会里只有不公正的受害者才要求公正,那就如同只有被偷窃者才反对盗窃、只有被杀害者才反对谋杀一样,这个社会还可救药吗?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之有“贵族”,有为不幸者呐喊的幸运者,实为社稷之福,兆民之庆。

⑤古今中外,但凡尚有活力的社会都能看到这种情况:如俄国的十二月党人,出身贵胃之家而甘为平等理想受苦赴难;如狄更斯笔下的查理•达奈与雨果笔下的朗特纳克侯爵,政治态度截然相反但都对受苦百姓有深切的博爱之心;痛斥传统的虚无主义者克鲁泡特金公爵和珍爱传统的保守主义者列•托尔斯泰伯爵,主张虽殊而对黑暗现实的抨击如一,出身类同而道德文章的浩然正气更似。在我国,清末出身官宦之家而为共和民主奋斗、民国时出身富贵之门而投身工农革命者,更是史不绝书。这些先贤,无论其“主义”如何,都已超脱了既得利益的藩篱,表现了一种高贵的精神,也就是柏拉图意义上的贵族精神,它是一个社会的精神脊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

⑥然而也有另一种情况:一些人以新贵自居,自诩高人一等而耻与齐民为伍,其主张却只以既得利益为转移:贫寒时便“激进”,一富贵即“保守”;当“知识分子”,便一味抱怨“脑体倒挂”(本文并非为“倒挂”辩护),当城里人,便只知阻止农民进城;被人整时呼天抢地,而整人之时声色俱厉;有道是买者但怨价昂而卖者只嫌价低,股市里暴赚一笔,便欢呼改革形势一片大好,一旦被套,又发现旧体制不应全盘否定……这就是人们经常讲的“精神贵族”,自以为高贵,实际却很浅薄。

⑦当然,对此应以平常心宽容视之。□一个正常社会里阿Q有其存在的权利,但正常的社会里不能只有阿Q,尤其在社会变革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总会是利益格局调整的时代,是最需要公正的时代。即使不谈什么“人文精神”的大道理,仅从社会运作功能来说,一个只有被窃者才反对盗窃的社会必然是盗窃横行的乱世。避免这类乱世自然首先要靠法治,但如果只有被窃者才关心立法,这法如何立得起来?因此至少在这个意义上,少些“精神贵族”,多些贵族精神,在我们的社会中培养起一种超越既得利益,捍卫社会正义的高贵品质,应当是十分重要的。

⑧当然,贵族精神不等于贵族制度—一种赋予少数人以特权的、可恶的过时制度,但在中外历史上,最早抨击贵族(应当说是寡头)制度的那些时代先觉者往往不正是贵族阶层中人吗?看来真正的“贵族精神”,倒是实现消灭贵族(寡头)制度的斗争所不可缺少的呢!

(有删改)

【1】第②段从___和_____两方面阐述了当今社会还缺少真正的贵族。

【2】对第④段的文意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社会不公的受害者要求公正的待遇,是应该加以提倡的。

B.对别人的不幸漠不关心的社会,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社会。

C.“贵族”和“不幸者”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

D.不幸者敢于站出来呐喊是一个社会具有公平公正的表现。

【3】指出第⑤段论证的特色,并结合具体文本作简要分析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⑦段方框内,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浅薄不是罪过,从既得利益出发也属人之常情

②而阿Q“革命”成功之后会怎样?那恐怕就不仅可笑而已了

③但是,不是贵族并不可耻,假充贵族却至少有些可笑

④这不禁令人想起那自以为与赵太爷同宗的阿Q

⑤要求人人具有贵族精神更无异于重演“道德净化”的历史悲剧

A.④②③①⑤ B.①⑤④③② C.①⑤③④② D.④①③②⑤

【5】请从现实生活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文中阐说“贵族精神”的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他们的关联性。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者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②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③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④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⑤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⑥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⑦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⑧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⑨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⑩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节选自《左传·秦晋殽之战》)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为从者之淹

(2)使皇武子辞焉

(3)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

(4)子墨衰绖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一项是(   )。

A.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B.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C.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劳苦而功高如此

D.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3】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2)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4】第②段画线部分,通过对郑商人弦高的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位_______________的商人形象。

【5】秦晋殽之战,一方败,一方胜。有人认为秦穆公的一败预示着大胜,晋一胜中预示着大败。对这种说法你怎么看?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3、

填空题

(1)吴宫花草埋幽径,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青眼看人则是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指正眼看人 。黄庭坚在《登快阁》一诗中这样写道________(青眼)_______。

(3)左思《咏史》一诗中,“_______,_______。”这一组对比,庸庸碌碌的世家子弟占据高位,而具有极高天分的“英俊”,本来应充分发挥其才能,但现实却没有重视其才能,给予应有的待遇,门阀制度的厚垣无情的挡住了他们的出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去者日以疏

佚名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煞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注)选自《古诗十九首》第十四首

【1】从题材上看,本作品属于_______________。

【2】对本作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运用了比兴创作手法,高度概括,富有哲理。

B.七八两句情景交融,动静结合,渲染一种萧瑟的氛围。

C.“一去一来”属于时间顺流,把异乡的“郭门和故乡的“里闾”放在两个空间的对照呼应中去写。

D.本诗语言看似浅显朴素,实则清新典雅、余味无穷。

【3】清人朱筠有云:“末二句一转,生出无限曲折来。”请结合作品对此加以分析。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5、

选择题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________________,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____________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______________着。

A、夸夸其谈 违反 存在 B、侃侃而谈 违反 存在

C、夸夸其谈 违犯 存留 D、侃侃而谈 违犯 存留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___)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

B、中国政府历来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地区间矛盾,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

C、你既然身体微恙,那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在家里好好休息一下。

D、欣闻苏教授执教五十周年纪念会召开,本人因事未能躬逢盛事,谨此电贺。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6、

写作

前不久,两个社会热点事件——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和罗尔事件(去年11月27日,《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等文章引发朋友圈的疯狂刷屏,白血病女童罗一笑的父亲罗尔,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的赞赏功能“卖文救女”,其原创文章经朋友的公司推广转发,短短几日就获得网友打赏260余万元)刷爆了朋友圈,但这两个事件都经历了一次次的反转。“反转”即面对一条新闻,舆论都把矛头指向了某一方,可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

类似的“真相永远在路上的反转”现象不少,其出现绝非偶然。

对此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35)
总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