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1、

阅读下文,回答题目

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①从历史来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和汉语写作饱经磨难。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冲击,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意识不断衰微,中文成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那样,在这一百多年来经历了如此重大的变革。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80年代的电脑化挑战等。面对民族性生存危机和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作家王蒙也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是出现了汉语危机的事实。

②现在看来,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祸起萧墙更让人忧心忡忡。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是一种投降,使得汉语文化的被颠覆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③很多作家对汉语也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没有道德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了汉语写作的尊严,也就失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当代中国作家几乎都走在一个介乎"欧化"的中文与被中文化的带翻译腔的"西文"之间的"中间道路"上。创作界如此,而批评和理论界也难以超拔。一百多年来,我们学术话语"西化"色彩浓重,从概念、范畴到理论命题,都很少使用传统古典文论的东西,出现了"失语"的症状。出现了"失语",还有一个原因,我们不能回避,那就是"文革"语言的影响,"大批判语言"、"样板语言"形成了千篇一律的套话,新时期以来,许多作家为抵抗这种模式化语言的束缚,主动选择了"西化"的表达方式,从而加速了汉语传统的断裂。

④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外患"的多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延续其传统的血脉,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我们能否意识到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鲁迅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延续着几千年中华文化命脉的,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呢?

⑤汉语危机还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一位学者曾经作过一项统计,在"社会·文化"网点下的120多个讨论本国文化的小组中,放弃本国文字而使用英文的国家中以中国为最大。一个以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联网讨论组,本来应该是使用汉语的好场所,然而多年来也一直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就连中国人之间的网络通信,也为方便安全而使用英文。

⑥汉语危机不仅仅来自"全民学英语"热潮的冲击,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也为原因之一。一位语言学家曾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一位高级教师曾说,有些同学在作文里时常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清是什么意思。“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⑦有一条让人非常难忘的新闻的题目是:《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我的理解是,汉语交流的障碍率是50%左右。这意味着汉语的魅力和公信力都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是如此的隐蔽,以至于人们会为"半数以上的中国人能用普通话交流"感到高兴和自豪。

⑧发人深思的是,目前,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世界上有100多的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⑨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1】第③段□□处最合适的词语是哪一项

A.传送   破坏 B.表达   毁坏

C.传播   损害 D.散播   污蔑

【2】根据文章观点,下列措施中不能“拯救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的一项是

A.作家的创作应该禁止使用"西化"语言,多用古典化的汉语语言。

B.每个炎黄子孙都要树立和强化保护母语的责任意识。

C.学生作文应该不用网络的专用语言,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D.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应该尽可能使用普通话,降低汉语交流的障碍率。

【3】第③段中提到“失语”一词,其含义是什么?

【4】第⑦段中,为什么作者觉得这则新闻的标题非常让人难忘?

【5】第⑧段提到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观点进行分析。

【6】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汉语危机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盛文肃察人

沈括

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①。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无,未曾发诗。”又曰:“无乃笔札不严?”曰:“有章自书,极严谨。”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公曰:“不曾读,已还之。”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秀,谓必远器②。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③。

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④,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未几卒于京师。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许可:赞许。②谓必远器:意思是,认为他一定是前途远大的人才。③召试:应召赴考。 ④寝夺:停止任命,免官。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知扬州(_________)   ⑵文肃骤称其才雅(_________)

⑶盛公未尝燕过客 (__________)  ⑷明年除馆阁校勘 (_________)

【2】比较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盛文肃为尚书右丞 别日为一诗谢之

B.文肃骤称其才雅 始见其气韵清秀

C.今乃不读其诗 乃荐为馆职

D.先使人持诗以入 具言所以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

【4】“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表现出盛文肃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5】盛文肃对夏有章先后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3、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__,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3)可堪孤馆闭春寒,___________。(秦观《踏莎行》)

(4)_______________,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5)______________ ,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_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予·密州出猎》)

(7)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日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的字数多少看,这首词属于词中的 _______。

【2】对这首词的鉴赏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望江南》是这首词的词牌,标示着这首词的音乐特征,而“超然台作”是其题目,与词的内容相关。

B.开首两句写时间,点出了风细柳斜、春意盎然的景色,体现了“春未老”的特点。

C.下片首句“寒食后”又是写时间,与上片首句相呼应,在传统的扫墓之时,自己却流落他乡,无法祭扫亲人,自有一份借酒浇愁的无奈,也有一种及时行乐的超然。

D.全篇语言清新,似冲口而出,境界开阔,秉承了苏轼词一贯的豪放风格。

【3】联系词作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五、作文 (共1题,共5分)

5、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总是这样的矛盾,当你习惯性地去相信时,常常被骗得遍体鳞伤;而当你一味怀疑时,偏偏有人那么善良, 让你觉得自己的内心肮脏。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35)
总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作文(1道)
难度分析